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刍议

2013-04-12 06:54
关键词:院校政治高职

李 明 灿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福建 泉州 362700)

在我国高校的学生结构中,高职学生是一个有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群体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同龄青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高职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从整体上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学校的时间安排上,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将时间花在网络上。

众所周知,网络在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沉迷于此而无法自拔。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而这其中,高职学生占据了很大比例。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信息、知识的同时,也充斥着大量的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不健康内容,加上在校大学生从未真正走进社会,年纪轻、阅历浅,政治敏锐性和辨别能力不高,而且由于年龄的关系,大多处于较为强烈的心理逆反期,这些特点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表现尤为明显,在一些消极、极端甚至反动信息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容易迷失方向。

1 新时期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思想和学习生活的冲击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包罗万象,错综复杂。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特别是在当前网络监督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不良信息更是随处可见。这些不良信息包括暴力游戏、情色笑话、淫秽图像、反动信息等内容,它们通常披着大众文化的外衣,以不断翻新的形式大肆传播,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一股泛滥之势,无形中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较容易沉迷网络的“90后”高职学生而言,这些不良信息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对其心理健康、思想观念都造成许多消极影响。另外,这些经过包装的网络不良信息很容易使喜欢上网的“90后”高职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本就不注重学习的高职学生荒废了学业。

1.2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渗透

当今世界存在着对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是到处都充满祥和与善意。过去,由于自然屏障的存在,制造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黑色信息多数不能直接浸入他国民众,而在网络四通八达的今天,地域的屏障作用已经消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网络信息的关键技术,将网络作为灌输西方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工具。如今,这些西方国家利用网络,通过控制信息,极力向世界各国倾销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90后”高职学生作为网络主体,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很容易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从而使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传播方式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的图谋得逞。

1.3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认识不足

第九次全国党校的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互联网是一个新的思想阵地,我们要变被动防范为主动占领,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信息的传播,充分发挥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但是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接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信息大多是通过一些网页的链接,仅有15%的大学生曾经从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主页上获取过信息。究其原因,这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与网络的飞速发展相比,许多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手段都显得十分滞后,从而造成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访问量过少、影响范围有限。而且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职业技能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未能正确认识网络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认识不足。

1.4 课程网络建设无法吸引学生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大学阶段必须完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很多高校都在网络上开辟了专门的课程网站,有些高校还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但大多集中在本科院校。对于教学队伍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网站的建设还不成规模,而且现有网站依然侧重宣讲理论教育,在内容上依然较为传统,对于国家政策法规、国内外时事评论、热点问题交流、实践教学等不够重视。另外,专题网站内容单一、互动性差,对学生以宣讲为主,这对于逆反心理较为强烈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产生不了足够吸引力。

2 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2.1 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作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除了要懂得利用传统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还应能够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网络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工具。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高职院校应努力培养这类复合型人才来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通过加大培训的力度,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来提高教师网络教育的能力和素质。

2.2 建立生动性、互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

无论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是从育人工作的职责来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并依托网络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针对当今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数目少、访问量低的窘迫现状,高职院校应配备专门的硬件设施,落实专项资金投入,提供专业的网络指导,力争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网站建设成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热门网站,从而不断提高点击率,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这样有助于使他们减少与不良网络思想文化接触时间,减轻危害。

一个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不仅要生动活泼,富于吸引力,还需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沟通显得尤其重要。同样地,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要通过良好的互动性才能更好体现。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快捷、易传播、易交流的特点,结合高职学生上网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网络载体建立与学生互动的平台,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要组织一支有战斗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各种网络载体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

2.3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引导网络舆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同样的道理,走进学生,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是顺利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针对思想活跃的“90后”高职学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通过网络载体时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监控网络贴吧、校园论坛,关注班级聊天群、校友网等。在了解后实施沟通,在沟通中进行正面引导。根据“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心理疏导的新方法,发挥心理疏导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形成校园网络正面舆论强势,塑造良好的网络风气,同时及时抵制各种错误的舆论,防止错误的观念在学生中蔓延,杜绝虚假及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

总之,在当今时代,网络以其平等参与、虚拟情境、瞬间扩散等信息特征,在高职学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面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网络条件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转变工作观念,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互为补充,更好地利用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兰兰,朱秀芬.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9).

[2]贾廷秀,周从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宋元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及其指导价值探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周璐.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院校政治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