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与管理中的“四化”手段

2013-04-12 06:54王亚芳
关键词:四化顶岗监控

王亚芳 梁 榕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顶岗实习教学和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内涵提升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近年来,各地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开始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但随之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比如对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工作和生活关注的缺失等,使得顶岗实习的效果得不到保障。采用顶岗实习环节的“四化”手段,能使学生的顶岗实习真正与职业发展、基地建设、课程教学等有效对接,构建科学、长效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1 顶岗实习课程化

顶岗实习期间的专业教学一直是各大高职院校工作的难点,由于学生分布地域广泛、岗位繁杂、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参差不齐,这个阶段不可能像学生在校一样组织大规模的课堂授课。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如何确保顶岗实习管理的“无漏洞”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对于顶岗实习的课程化建设注意力相对薄弱。

未来顶岗实习工作的重点应该在课程化建设上,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稳定性、量化考核评价标准等等,都属于课程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针对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按专业制定和完善课程标准、任务书和教学计划[1];打破学校、专业的界限,有效整合专职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三支队伍,发挥其基层教学组织功能;量化课程的考核标准,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教务部门、顶岗实习教育管理部门、教学督导部门与系部要密切配合,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监控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对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予以完善。

2 质量监控多元化

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面对的是复杂的机器设备、紧张的生产场面、规范的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学生通过自身实践主动地、更直观地获取知识与专业技能。这一过程的每个步骤、每个层面、每个方位都离不开有效的质量监控,既要检验在此以前学校的教学效果,又要监督和控制学生在当前的实践课程学习情况;既要监控专兼职教师“传、帮、带”的质量,又要监控学生“学、用、做”的质量。

首先,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顶岗实习单位是质量监控的基本要求。既要尽可能考虑到岗位的专业对口程度、时间、安全、交通等问题,还要考虑到企业帮带师傅的技术、职业道德、责任心等因素。要注重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尤其是优质的合作企业,这类单位不仅能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企业“气质”,解决学生就业等。

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质量监控,齐抓共管是对学生顶岗实习实施质量监控的有效保障。顶岗实习管理部门和教务部门是顶岗实习的总管与归口部门,应当强化质量监控,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标准和实施办法,不断完善质量监控的规章制度,健全质量监控机制,按照学生顶岗实习的总任务,加强检查与督促[2];教学系部应当落实质量监控,根据教务部门关于学生顶岗实习的总任务、总要求,逐项落实,责任到人,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现场管理、协调沟通,确保学生顶岗实习任务的全面完成;教学督导部门应当按照学生顶岗实习的整体要求、质量标准和实施办法,选派督导人员对各个过程和各个层面进行跟踪监督、检查、评估,动态督导,及时反馈质量信息,提出建议。要着力打造校企双重监控、院系两级监控相结合的多元化、全方位质量监控体系,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顶岗实习不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做中学”、工学结合。

3 过程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源于企业管理中形成的一种理念,其核心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顶岗实习工作包括校企共同的管理过程、学生实习过程和教师指导过程,涉及学校、企业、学生等各方面的因素,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精细化成为管理的必然要求,这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在精细化管理中,要注重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要加强顶岗实习期间的走访,提高覆盖率,保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在可控之中,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有问题的学生加大重视,及时进行深度交流和指导,将个性化指导和分类指导结合起来。

在实际操作中要围绕管理、实习、指导三个环节展开。首先是要对顶岗实习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课程计划的落实、教学过程的管理、效果的分析及反馈修正等整个过程管理的质量要求和操作流程,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与专业岗位有效对接;其次,要落实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教学功能;最后,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和最终的实习效果[3]。从顶岗实习准备到上岗,到考核,要努力做到每个步骤和环节的零误差。

4 心理辅导全程化

对于高职生来说,心理健康的意义远远超过躯体健康。它不仅关系现在,更关系到将来。学生在面对即将开始的顶岗实习时,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而陷入迷茫和困惑[4]。这种不适应主要体现在心理不适应、工作不适应、人际环境不适应、身体不适应、待遇不平衡、满意度不一样等。面对这些心理困惑,我们除了加强实习过程中的管理之外,在实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侧重点的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顶岗实习之前,要侧重于从心理上帮助学生祛除对顶岗实习的担忧,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对学校信任,对实习单位充满向往,帮助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勇敢迈开顶岗实习的第一步。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形成和提高专业综合能力方面的指导,更需要在对今后的就业和继续发展方面的人生指导和帮助。平时要将顶岗实习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心理、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指导,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引导机制。可通过抽样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学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踌躇不前。

5 结语

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延续,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构成内容,是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能否实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围绕“顶岗实习课程化、质量监控多元化、过程管理精细化、心理辅导全程化”这“四化”内容,形成健全合理的教学制度、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校企合作的育人氛围,全面落实顶岗实习教育教学环节,将顶岗实习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寻云杰,李宇红,平若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课程化探索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1,(6):80.

[2]周胜保.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控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1):166.

[3]徐芳敏.高职生实习管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36.

[4]陈长生,商冬梅.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社科纵横,2011,(5):135.

猜你喜欢
四化顶岗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