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味人生”专栏的采写

2013-04-12 06:54
关键词:通讯细节

杨 立 华

(呼伦贝尔日报,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把这些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写出来,就是一篇人物通讯。每篇人物通讯成功与否,与故事能否感动读者、打动读者的心密切相关。一个细微的细节,或许就是一篇人物通讯的升华点。

1 人物通讯的概念

新闻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多姿多采,这就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人物通讯是通讯的一种,是以人作为主体,通过一些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一种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人物通讯的表现手法除了叙述外,还可以适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语言更具有文学色彩,比较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一篇好的人物通讯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特别是要通过有本质意义的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使报道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

2 人物的选择

写好人物通讯,首先要选取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采访对象,这是关键。呼伦贝尔日报在前几年开辟了“五味人生”“百姓故事”等专栏,选取不同的人物进行报道,这个栏目获得了读者的好评。这些人物都是普通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的酸甜苦辣让读者感同身受,对这样的人物进行报道读者很愿意看。总结几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几处入手选择人物采访对象:

2.1 爱岗敬业型

俗话说:“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每行每业都有自己的突出人物,记者采访时可以通过行业典型、工作模范选取人物,将其闪光点展现出来,震撼人们的心扉,留下深刻的记忆。

如《贾克彬,身残志坚写辉煌》一文中,就选择了全国劳动模范、伊敏矿供电局主调度长贾克彬。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双手,从一个健康人变成一个处处需要别人照顾的残疾人,贾克彬曾一度情绪低落过,但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以惊人的毅力向困难发起挑战。文章以几个点突出贾克彬的坚毅与执著:克服生活不便,为了少上厕所尽量上班时不喝水;工作上,到百余公里的线路上熟悉送配电线路,靠自己的实践撰写出多篇论文,为电厂节省了大量经费。

2.2 创业励志型

创业需要很大的勇气,而选择这样的人物采写,无疑会给许多有梦想的人提供一个参照,给他们一种鼓励与激励。

如《孙丽君,开辟人生新天地》一文,孙丽君就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人:她曾是国企的车间主任,为了换一种活法,体现自己的更大社会价值,她选择了辞职,创办了棚靠厂、豆花庄、火锅店。这样的人物,不鲜见,因而更具特点,采访时记者抓住她“如何产生干体户的想法”入手,到展现创业初期的艰难:缺厂房、闯市场的酸甜苦辣,她都一一品尝过,付出总有回报,她的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而且越来越红。

与孙丽君不同,《孙艳丽,方寸间苦辣酸甜》中的孙艳丽则是由于下岗而走上创业之路的。她下岗后经商六年,搬了五次家,也许,她很快就要面临搬第六次家。通过记者的采访,读者对创业的艰辛有了感受,同时钦佩她的那种认真生活、拚命工作、百折不挠的生活态度和奋斗精神。

2.3 道德模范型

在我们不时听到儿女们拒付父母抚养费、兄弟姐妹为争房产对薄公堂,甚至出台了将子女定期探望父母列入法律规定这些消息时,人们不禁叹息道德的缺失,而宣扬身边的道德模范,无疑将释放一种正能量,弘扬社会的一种正气。

如《段福英,邻里心中一颗星》中的段福英只是开了一个小卖店,被人们戏称为“小驴棚”,尽管收入不高,但她的精神境界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月工资只有28元时,经常受到她接济的“五保户”却有十多人;她拉货时,小推车上常常坐着不认识的老人,别人问,她说“顺路捎捎脚”,就是这样一副热心肠,赢得了邻里的心,她被居民们推荐为牙克石市人大代表。

2.4 身边的普通人

与普通人相关的是普通的事,这些事情看来很平淡,但娓娓道来却有另一番滋味。

如《苍狼之约》主人公梁静,是个爱折腾的女孩,总是以其惊人的变化吸引着朋友们的关注,做过舞台设计,开过服装店,从一家事业单位辞职,开了一家民族工艺品店,她就想“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就是这么一个普通女孩,她有着许多故事:阿里河、甘河等地的老民间艺人,听说有梁静开的店,不顾路途遥远,将工艺品送到店里。一位老艺人非要把自己精心制作的一桦树皮船赠送给店里,“我只想通过这个店,通过这个桦树皮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鄂伦春民族文化”。一个普通女孩,做着不普通的事。在她的带动下,周围的民族工艺品店迅速发展起来,而如今遍布在全市的大大小小旅游工艺品店都是在其后发展起来的。这个女孩其实做的事情并不简单,她的行动带动了一个行业,也带动了大量就业。

再如《春天花会开》主人公袁俊峰,18岁从军,在部队大力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时,他通过几年时间的勤奋努力,通过了中国政法大学律师专业高自考,每一科成绩都在80分以上,并顺利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司法资格考试。袁俊峰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军营后发展天地更加宽广。而他,无疑也为同龄人,尤其是部队的战士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3 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要写好人物通讯,需要做好多个环节的工作,只有勤于钻研思考,认真做事,不断积累,才能成就一篇佳作。

3.1 采访要细致

每采写一个人物前,记者都要做好功课,从信息来源处了解人物的主要突出点,这是成就一篇人物通讯的最基础工作。这也使得记者与受访者之间有些共同话题,打破两个陌生人之间的隔阂,引导受访者打开话匣子,这样记者才能拥有更多的细节,以备后续写稿时采用。记者采访的同时要注意捕捉精彩的“只言片语”,这些话语往往会成为一篇人物通讯的亮点,有时还可将其提炼成为标题。采访深入,掌握了很多材料,才可以写出引人入胜的通讯。记者采访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析事物,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它的各个侧面,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争取对人物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占有了材料,同时也积累了思想,很容易挖掘出主题来。

3.2 写稿要突出细节

采写人物通讯,切忌记流水账,平铺直叙毫无波澜,这样的文章会让读者看得发困,难以打动读者。每采写一个人物,记者都应想一个问题:我想告诉读者一点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否确实为读者所关心和感兴趣。记者要有很强的读者观念,要设想到读者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要使读者从你的人物通讯中得到一点启发和教益及感动。要想文章感动别人,首先记者要投入感情去写,将一些感人的、突出人物个性的细节加以认真描述和表达,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记者要善于从大量的材料中提取各种细节,各种有用的细节,才能把文章写好。一篇生动的故事也只能摘取几个横断面来表现,如果没有细节,文章就很难立体生动,就不具备打动读者、吸引读者的条件。

如笔者采写人物通讯《修鞋人的故事》时,写到主人公沙其昌为父治病卖掉房屋,使自己一直处于四处租房、居无定所的状态。这段文字,突出了沙其昌的“孝”;妻子去世已10年,沙其昌几异场地靠修鞋将一双儿女拉扯成人,末尾一段“明年是妻子十周年的忌日,重情的沙其昌又想到了妻子”,突出了沙其昌的“重情”。

3.3 要注重积累

平时多看书、多看报、多听新闻,注意知识和资料的积累。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从他人处借鉴写作经验,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以免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积累采访经验,每次采访可能回去写稿时都或多或少觉得有些不足,采访多了,实践多了,经验就丰富了。并且随着采访经验的日益丰富,你可能很快就会捕捉到有价值的内容,为写好人物通讯打下良好基础。

契诃夫曾说:“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只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鲁迅也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多写,此外并无心得方法的。”只要我们勤于探索,锲而不舍,生动活泼、感人至深的人物通讯就会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翟向东,等.消息通讯写作[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4:108~113.

[2]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59.

猜你喜欢
通讯细节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奇妙的细节
本期通讯之星:郭雨薇
本期通讯之星:王宁
细节取胜
通讯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