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在医患谈话中陈述病情时所起的作用

2013-04-12 06:54
关键词:陈述亲戚语料

刘 晓 佳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0 引言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语料来讨论第三方在陈述病情时所起的作用。首先,我们先将第三方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患者有血缘关系的第三方,第二类则是与患者无血缘关系的第三方。其次按照与患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将第一类的第三方划分为患者的父母、子女以及亲戚;同样对于第二类的第三方我们可以划分为患者的配偶和朋友。

1 分析

1.1 第三方为父母

1.1.1 父母和患者共同陈述病情

01 医生:怎么啦?

02 患者:拉肚子。

03 医生:拉的什么啊?有没有粘的东西?

04 患者:啊?

05 医生:有没有粘的东西?

……

09 母亲:他是从前天开始(拉稀)

10 医生:(接黑水水?)你过去有没有溃疡病什么的?

11 患者:没有!

12 医生:那怎么有黑水水呢?拉黑水水那就是啥……了,来把本,把本给我吧。

13 母亲:他是这样子,我跟你说大夫,……

……

在这个语料中,患者和第三方共同陈述病情,但是我们可以明显地比较出二者的不同。一方面,医生通过向患者提问引出话轮,患者首先回答。但是,患者始终在回答医生所提出的问题,话轮的发起权一直由医生掌控。另一方面,当母亲开始陈述病情时,她首先通过直接的话语“我跟你说,大夫”控制了话轮的发起权。在获得了医生的允许后,母亲开始用自己的方式陈述患者的病情。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患者和母亲共同陈述病情,但是母亲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1.2 父母单独陈述病情

01 医生:怎么了,小朋友?

02 母亲:脚给崴了么!

03 医生:哪儿崴了?把鞋脱了,袜子脱了。

04 (母亲帮小孩脱鞋,脱袜子)

05母亲: 我是怕她伤到骨头,要是伤到骨头应该是一下也不能走了,是不是?

……

在这个语料中,由于患者是个小孩子,母亲则成了她的代言人,全权负责向医生来陈述病情。

以上我们讨论了父母为第三方时的情况,无论父母是否独自陈述病情,他们都在整个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总结出:(1)有时,患者和父母共同陈述病情,但大多情况下是由父母单独陈述病情;(2)有时,父母通过主动陈述病情来发起谈话,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由医生通过提问来发起谈话;(3)当父母在陈述病情时,他们只是负责回答医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也做出扩展回答,但从来没有掌握过话轮的主动权,都是由医生来设计和组织问题。

1.2 第三方为亲戚

01医生:怎么啦?

02患者:肚子疼

03医生:疼了有两天啦?

04患者:噢,两天啦!

05姑姑:她是这两三天发烧,完了在这个之前她叫唤了很长时间说她肚子不舒服。

……

12姑姑:你自己说。

……

37姑姑:嗯,她奶奶,她不是长期跟爷爷奶奶在一块儿生活嘛。

38医生:嗯。

39姑姑:他们怕她烧,然后给她打退烧针,后来我说这不行,得赶快带她来看看!

40我是她姑姑!

41医生:噢。

从这则语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1)从笔者搜集的有关亲戚为第三方的语料来看,绝大多数都是患者和亲戚共同陈述病情,很少有亲戚独自陈述病情的情况。(2)患者在整个陈述病情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主要负责回答医生的问题,陈述自己的病情;然而,亲戚则只起到了补充或是中间人的作用。当认为患者的描述不足以使医生完全了解病情时,亲戚便会补充陈述。

1.3 第三方为子女

1.3.1 患者和子女共同陈述病情

01医生:你咋啦?

02儿子:不是腰不是啥了腰椎间突出啦是咋了,是腰疼了!

03医生:腰椎间突出你拍这个片子干嘛?

04儿子:嗯,是疼的,现在,是(音辨识不清)压的,这个腿也是发软的。

05医生:让我看看。

06医生:哪儿疼?

07患者:就是这里,腰!

在这个语料中,患者和子女共同来陈述病情。在整个过程中,患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来负责回答医生提出的问题。而对于儿子来说,他则起到了介绍的作用。一开始,他将患者的病情和前来就诊的原因向医生做了介绍,之后便将回答问题的权利转交给了患者。在后半阶段,儿子又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1.3.2 子女独自陈述病情

01医生:怎么啦?

02女儿:我爸。

03医生:噢。

04女儿:别人打了!

05医生:哦,哪儿不舒服?

06女儿:就是这背上有划的,打伤的。

从这个语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当第三方替患者陈述病情时,虽然得到了医生的认可,但是医生和子女双方都避免提到涉及病情具体感受的问题。从这个语料来看,子女告知了医生患者的病情和前来就诊的原因,但是无法提供有关具体感受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子女代替患者来独自陈述病情时,所起到的只是介绍的作用。

1.4 第三方为配偶

01医生:咋啦?

02患者:我这是坐骨神经,不能坐。

03医生:不能坐就是坐骨神经?以前看过?

04患者:以前,噢,以前……

05妻子:人们是说他,不是,人家大夫说他。

06患者:腰椎间。

07妻子:医务所的告他说是腰椎间盘突出。

08患者:压迫的坐骨神经……

在这个语料中,患者和妻子都参与到了陈述病情中来,就妻子而言,除了涉及到病情具体感受的问题以外,她几乎回答了剩下的所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与患者不同,在她的回答中,妻子通过引用第三方,也就是其他医务人员来减少自己的责任,维护医生的权威。就患者而言,他回答了涉及到病情具体感受的问题。

1.5 第三方为朋友

01朋友:医生,她这儿长了个疙瘩。

02医生:这儿疼?

03患者:嗯

04医生:噢

05朋友:就是那儿,那儿感觉有一个疙瘩!

06医生:嗯,是。

虽然患者没有从一开始就参与到陈述病情中,但是我们仍然认为患者在整个过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整个过程的进展都是在医生和患者的问答中展开的。而作为第三方的朋友,虽然在一开始便向医生描述患者的病情,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也只是起到了介绍的作用。

2 结语

我们已经对父母、亲戚、儿女、配偶以及朋友这五类第三方在陈述病情时的表现做了逐一的讨论,现在让我们首先来总结他们之间的相同点:第一,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医生通过向患者或第三方提问来引出话轮;第二,第三方在陈述病情时,通过对话语的组织和修正,以达到维护医生权威的目的。他们在与医生交流时,十分注重话语角色的得体性。所谓话语角色,是指社会角色在言语交际领域的具体化(代树兰,2008:64)。相比较共同点来说,第三方之间的不同点更引起我们的关注。第一,上述五类第三方都参与到了陈述病情这一活动当中,但是他们在此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却大不相同。当患者同父母共同陈述病情时,父母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当患者同配偶共同陈述病情时,除了涉及到具体感受的问题,配偶几乎会回答医生提出的剩下所有问题,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不仅帮助患者向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且还起到了调节者的作用,保证了谈话的顺利进行。当亲戚或子女和患者共同陈述病情时,他们在整个过程中更多的起到的是补充的作用。当朋友和患者共同陈述问题时,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起到了陪同的作用,并不参与陈述病情。第二,第三方陪同患者陈述病情时,只有父母和子女会单独代替患者来陈述病情,但是二者的作用却有很大差别。当患者为小孩子或者婴儿时,父母会代替患者来陈述病情,他们会回答医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当患者的年龄过大不足以单独陈述病情时,子女便会代替患者来陈述病情。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子女只能有限地回答医生提出的问题,医生也会尽量避免问一些涉及到具体感受的问题。第三,当患者在亲戚、子女或朋友的陪同下就诊时,有时患者会独自向医生陈述病情,而此时,亲戚、子女或朋友则起到了陪同的作用,不参与陈述病情的讨论;但是当患者在父母或配偶的陪同下就诊时,患者则很少单独陈述病情,都是由患者和父母或配偶共同来陈述病情。

参考文献:

[1]代树兰.话语角色研究的缘起与进展[J].外语学刊,2008,(5):63~68.

猜你喜欢
陈述亲戚语料
Which Is Important?
结对帮扶成“亲戚” 扶贫路上心连心
比亲戚
陈述刘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关于“福建当代艺术展”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