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

2013-04-13 03:51马传谊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文化

郑 洁, 付 有, 马传谊

(重庆邮电大学思政部,重庆400065)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信息获取以及信息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的信息传播和分享。当前,微博这一新生事物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识和使用。微博的使用给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道德、学习风气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对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这也是网络环境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主要采取发放问卷和网络调查两种形式,共有608名大学生参与了问卷的填写。这些大学生以重庆市高校的大学生为主,涉及全国28个省市和地区①重庆61.18%,四川8.55%,贵州、河北、福建、广东各0.99%,湖南、云南、陕西各0.66%,黑龙江、江西各1.64%,安徽1.48%,浙江1.81%,北京0.49%,山东3.45%,湖北2.14%,河南、江苏各2.3%,上海3.29%。。其中,男女比例为:男生 264人,占 43.4%;女生 344人,占56.6%。所在年级的比例为:大一62人,占10.2%;大二164人,占27%;大三130人,占21.4%;大四252人,占41.5%。所学专业比例为:人文社科类202人,占33.2%;理工农医类196人,占32.2%;体育艺术类57人,占9.4%;其他专业153人,占25.2%。

参与调查的608名大学生中,有550人拥有微博账号,占参与调查人数的90.5%,只有58人没有使用微博,占9.5%,并且大学生使用的微博主要集中于新浪和腾讯两大提供商。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程度极高。

但调查也显示,大学生微博的活跃程度并不是很高。一是从大学生每天花在微博的时间来看,花1小时以内的人数为454人,占74.67%;花1小时至3小时的占20.23%;花3小时至5小时的占3.13%;花5小时以上的占1.97%。

二是从大学生平均每天发表微博篇数来看,平均每天发表微博在0—5篇的人数为575人,占 94.57%;5—10篇的人数为 25人,占4.11%;10—15的人数为6人,占0.99%;15以上的人数为2人,占0.33%。

三是从大学生微博的“粉丝”量来看,“粉丝”数量在 100以内的人数为 431人,占70.89%;100—300的 人 数 为 121人,占19.9%;300—500的人数为24人,占3.95%;500以上的人数为32人,占5.26%。

二、微博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网络社会向大学生呈现了一个无限大的世界,它贯穿大学生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成为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网络的介入,大学生社会化在整体上包括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等已经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内容。网络直接而强有力地影响着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方向、内容乃至进程。”[1]作为20岁左右的青年,大学学习阶段正是他们在心智上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在生活上由依赖逐步走向独立,为在不远的将来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做好思想、心理、知识、能力、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准备的关键时期。而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微博平台,对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微博加快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现代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积极作用社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2]。大学阶段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是指个体在所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个性,内化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不断地适应、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然而,微博的出现使之呈现出“时空聚缩”现象。在传统的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互动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和客观实在的,而微博的出现,使大学生的社会化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微博平台创造了虚拟的人际交流场域、情境,既可以使人与社会的互动在虚拟的场景中发生,又可以使人与虚拟的社会发生互动。从本次调查的数据看,大学生通过微博平台,关注、转发、评论社会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比例较高,这表明微博能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微博的出现加快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另外,如果仍然把大学生当做社会化的受化者,那么,在微博平台上的虚拟社会里,施化者往往是来自多方面的、不确定的。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所收听的用户中,知名学者的选择率最高,为62.99%,其次是媒体和娱乐明星,分别为60.69%和52.63%。这种互动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消解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少障碍和禁忌,大大拓展了大学生感知社会与进行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层次,这为大学生尝试与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身份提供了可能。因此,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也会加快。

(二)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拓宽了人们接受社会化教育的范围,但也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网络的出现,构建了跨越地域的全球信息传媒,信息通过网络在全球自由而快速地传播,一切文明财富都可以为人们所共享,信息的共享意味着人的发展资源的共享。微博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先进的技术向大学生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及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微博为大学生进行终身学习从而迈向更高的发展境界提供了新的可能。调查显示,对于微博平台上巨大的信息量,34.38%的大学生认为“完全可以”扩宽自己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有59.38%的大学生认为“有时可以”增加知识储备;2.8%的大学生认为微博做不到这一点,3.45%的大学生认为接收别人的观点太多反而限制了自己的思考。

(三)微博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动性。

作为社会上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一个青年群体,大学生在当今社会中具有更为强烈的个性化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网络时代,他们在信息的获取上,在与虚拟社会的亲近上有其特有的优势。微博使大学生接受社会教化的“信息传导”方式与传统社会有所不同,“自我实现”的趋向更加明显。在传统社会里,信息的获取是在“受动”状态下进行的,主体的选择性极其微弱。家庭、学校、社会是极具权威性的施教者,大学生是“中弹即倒的靶子”。然而在微博信息传播交流平台上,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实现”趋向愈益突出。调查显示,微博使大学生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社会的主动性都得到了加强。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有90.3%的大学生认为微博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有助于其自我反省和自我监督;对于社会而言,也有89.8%的大学生认为微博的双向关注不但增强了其主人翁意识,更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

(四)微博为大学生建立起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宽了大学生的活动范围。

“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3]在微博的信息传播交流平台上,人们接触社会的范围成倍增大,思想和感情也随着网络跨越时空地延伸到世界每个角落,网络社会虚拟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通过微博的信息传播交流,人们创造了一个既能即时共享又彼此相分离的虚拟的交往环境,缓解了传统的面对面交往方式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因此,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了较为宽松、自由的“虚拟环境”,这种新型的社交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进行社会交往,解决人际冲突,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

同时,微博突破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使大学生在这里学习和积累知识,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并形成独特的个性。调查显示,在知名学者、成功人士通过微博平台发表的言论对大学生产生的激励作用中,选择“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和“有一些激励作用”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16.61%和75.66%,二者之和为92.27%;选择“没有激励作用”的为7.73%。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利用微博可以更为广泛地了解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和文化思潮。

微博为大学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大学生通过微博“结盟”,积极参与社会,担当社会责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时,一批大学生奔赴灾区进行支援。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志愿者借助微博平台,分享着自己的志愿心得,也在社会上树立了志愿奉献的良好形象。马克思说过,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他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4]。微博具有的原创性、快捷性、交互性的传播特性符合大学生对群体生活、理解交流等的要求,对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成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解了大学生个体在交往中的文化和心理需求差异,满足了大学生个体物质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需求。

三、微博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J·汤因比指出:“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部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5]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一)微博的信息传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阵地。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认为,“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布”[6]。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7]可见,在信息网络时代,微博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在网络传播中得到进一步强化,使西方文化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传统的国界和种种管制,实现向发展中国家的倾泻。不可否认,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技术霸权和信息霸权,在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的传播、竞争和较量中处于主动位置,在表现出对处于弱势地位文化的排挤和渗透的同时,也对弱势文化主体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博传播的“去中心化”一方面造成多元复杂的文化生态,而多元文化生态又使整个社会价值体系极度分化,这就使得核心价值体系的维系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的后果是权威的消解。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参与无中心状态的交流,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参与甚至建造个人发布平台,成为话语主体,“对于何时、为何、与何人交换何种信息,用户们能进行非中心化的、分散的、直接的控制”[8]。微博以其独特的信息传播交流特性,使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信息方式中主体不再固定于绝对时空的某一点上,不再拥有一个物理的、确定的、能够有理性地估测其利弊得失的制高点”[9]。随着微博的信息传播,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精神被带入千家万户的同时,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也对我国大学生产生着影响。

(二)微博的信息传播弱化了大学生的文明道德意识。

微博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传播、交流、互动的“自由时空”,同时也对现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微博平台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其中一些极易诱惑和误导尚未完全确立自身价值标准的大学生,弱化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微博上有很多迎合人们求新求异心理的信息内容,也有一些反社会的言论。对于追求新奇的大学生而言,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感官刺激,价值标准的弱化又降低了他们对于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往往使他们中的一些人被多元的文化信息和价值体系弄得晕头转向但又乐此不疲。调查显示,在面对这些信息时,62.99%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原有信任感和道德感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有7.57%的大学生认为生活只要快乐就好,信任感和道德感都可以忽略,还有29.44%的大学生认为微博未对其原有信任感和道德感产生负面影响。可以看出,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性格、心理、行为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微博信息传播平台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在网上交汇,谁对谁错一时难以判别。调查显示,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各种信息,有42.43%的大学生“认为可信”,有25.33%的大学生“从不考虑”,有32.24%的大学生会产生质疑,选择“认为不可信”。网络既是信息资源的宝库,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学术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类色情、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掌握的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极力向其他国家全方位、全时空地推行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在多元文化冲突的背景下,置身于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思想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在成长中已经树立起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当代大学生自制力和辨别力有限,面临这种冲击和挑战,其道德观、价值观都会受到影响。

(三)微博平台的海量信息弱化了大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微博平台具有巨大的、无可比拟的信息存储量与传播量,使得信息传播与获取更加便利,网络技术提供的“信息快餐”满足着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让不少大学生逐渐沉迷和更加依赖于网络技术提供的“信息快餐”。与此同时,丰富和便捷的网络资源也逐渐造成了大学生的思维惰性,滋生了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料的依赖心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概而言之,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当我们陶醉于微博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时,也不能忽视或回避它带来的消极影响。当然,作为一种信息传播交流方式,拒绝使用微博是不可取的,阻止微博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微博的双重影响,对微博的运用加以研究和引导,为大学生营造一个优良、洁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环境,使其能在这个网络时代中健康成长。

四、大学生文明使用微博的建议

结合以上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基本情况,以及微博对大学生群体的双重影响,对于如何引导大学生文明使用微博,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将鼓励大学生建立和使用微博作为引导大学生文明使用微博的出发点。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是网络信息传播发展的必然,微博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信息交流的新工具。微博的信息传播与交流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断地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需要,微博已成为一种校园时尚和文化。对于微博在校园的运用和发展,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不应该仅仅看到微博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加以禁止。因为微博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构建了新的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更在于这个平台不断地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信息时代和民主时代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微博也是一种民主力量或者民主进步的标志。因此,应当将鼓励大学生建立和使用微博作为其引导工作的出发点。正确地看待正在大学生群体中兴起的微博热潮。当然,仅仅消极或被动地鼓励大学生建立和使用微博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对大学生使用微博进行有效的引导,对微博的运用和发展加以重视和研究。高度重视、积极研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媒体的传播功能和信息动态,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流价值形态的制高点,以此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

(二)将微博自身作为积极引导大学生文明使用微博的重要手段。

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仅仅靠适当的教育和加强管理还远远不够,必须充分利用微博,从大学生群体自身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使大学生科学、理性地使用微博。

首先建立学校的官方微博,借鉴“微博问政”模式,形成“微博问政”的教育管理机制。

在校园特殊环境下,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而言,微博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更大。高校应该主动借鉴“微博问政”模式,积极建立官方微博,发挥微博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作用,把微博建设成为学校各类教学信息公开和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交流互动平台。

二是积极利用微博,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生的思想积极活跃,要充分利用高校的特殊环境,积极利用微博开展不同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大学生的引领和指导。

三是建立教师微博,营造师生之间双向关注的互动关系。信息网络时代,微博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流的互动平台,师生之间的微博交流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大学生而言,利用微博交流有一定的便利和优势。首先由于高校的特殊环境,部分师生缺少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交流习惯,导致师生关系逐渐冷漠以及大学生在心理、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偏差。通过微博交流互动,在师生间建立起良好的即时互动关系,可以保持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有效地弥补这一缺失。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时俱进的选择。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现代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已经很难在网络时代发挥作用。与时俱进,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的紧迫任务。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微博的作用和功能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机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利用微博,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和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既能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情基础,又能够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与学生共同关注实时性的网络舆情,随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传统灌输模式向紧密联系实际、师生共同探究方式的转变。

四是开设微博群,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随着微博在校园的兴起和流行,高校可以广泛开设微博群,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通过建立以辅导员为核心、以学生会干部和学生党员为主力的微博信息员队伍,在微博群里广泛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积极加入,参与大学生的思想引导。这样,一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拓展和丰富了微博文化,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清新、健康有序、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大学生的个性化特质以及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将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作为引导大学生文明使用微博的目的。

正确的网络观是理性使用微博的前提,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趋于成熟与稳定,因此,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对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而言意义重大。

首先,要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和监管。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离不开外部的法律法规约束。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微博的专门法律,只有相关部门颁布的部门法规作为其法律依据。随着网络的发展,相关法规规范显得无能为力,尤其是无法规范和监管大量不良信息,这就容易导致大量有害信息和消极文化在微博空间里的传播。因此,在相关法律不完善的同时,高校及相关部门要及时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的宣传和教育,同时,要对大学生的微博空间的信息传播和交流进行即时跟踪和监管,对于不良和有害信息传播行为要通过技术手段及时过滤,对于相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通过外部约束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网络观。

其次,要弘扬网络道德,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网络道德的失范是当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要从思想教育上做起,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将网络道德纳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来,大力弘扬道德主旋律,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避免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其三,要积极开设网络文化选修课。网络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并且这种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微博的发展也体现出这种文化的强大力量。作为教育部门,其责任不应该局限于教会大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还在于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文化的发展和本质。高校要积极开设与网络文化相关的选修课,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另一方面教育他们正确认识网络,在网络虚拟空间里自觉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增强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辨别网络世界的虚实真伪,不至于迷失方向。

最后,要加强网络使用的自我教育和管理。除了必要的外部约束外,还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使用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这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可以预防不规范的网络行为。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优势,发挥专业教育、社团实践、主题活动等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培养大学生绿色、健康、科学、文明使用网络的良好习惯,营造一个优良、洁净、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空间。

[1] 张华勤.论计算机网络的社会化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 奚从清,沈赓方.社会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52.

[3]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7.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5.

[5] [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388.

[6]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88.

[7] [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吴迎春,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05.

[8]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9.

[9]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4.

猜你喜欢
大学生信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