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重建研究
——以汶川地震灾区为例

2013-04-18 06:17邱云志蔡淑华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羌族汶川民俗文化

邱云志 蔡淑华

民族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和民族旅游之魂。21世纪以来的十年左右,印度洋大海啸、汶川大地震和日本大地震等重大灾害频发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性影响,其中对旅游业的影响尤其明显。笔者现场考察调研认为,汶川地震灾区十分重视民族民俗文化的旅游恢复重建,推进了文旅结合相彰发展。

一、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一)民族民俗文化是旅游业之魂

旅游业就其根本而言是文化产业,因此,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在民族性和区域性或者是地方性强的区域更是如此。旅游业的经济性是旅游业文化性的经济外观表现,二者是内核和表象关系。旅游业将托马斯·库克1841年7月5日组织的570名人员从莱斯特到拉夫伯勒参加禁酒大会的活动视为人类有组织旅游的发端,当时的活动只有公益性和文化性却没有经济谋利性,但通过活动,库克天才的发现了其中的商业经济秘密,开启了近代旅游并迅速壮大和产业化,使旅游业成为独立的新兴产业,并在二战后发展成为人类现代文化消费、度假休闲、空间迁移和生活质量提升方面的代表性产业。旅游活动实质是一种文化赏异性活动。严格讲,旅游中没有纯粹的自然观赏旅游,因为不见人的自然是没有的。许多看是纯自然的景观实际介入了深厚的人文因素,如青藏高原的众多雪山似乎是纯自然的但它往往是藏传佛教中的神山,在内蒙古高原你可能看不见什么建筑,却有祈祷草原的敖包,犹如青藏高原上的玛尼堆,它们是长在牧民心中的最具民族性和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是一种悠久的基因性民族民俗文化。现代登山、极地探险、生态体验等众多所谓自然化或生态性的旅游,则体现了人类自古具有的探求未知、对远方崇拜和挑战自我的人文精神,只是它同时具有显著的现代科学性。所以,民族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区域最具代表典型性的文化,并因此受到游客瞩目倾心。

(二)民族民俗文化是旅游形象代表

现代旅游不仅是资源和服务竞争的旅游更是形象竞争的旅游。而旅游形象是凝炼了地文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游客的普遍概括性认同感知。它成为游客判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的标志。民族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性成为旅游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成为旅游形象的具象载体和游客最易感知的部分。如提到汶川地震灾区的藏族和羌族。游客立刻会从他们的服饰、生活、建筑、宗教等具体的民族民俗文化中做出判别区分。两个民族都热情好客,他们都会载歌载舞以酒迎宾祝福吉祥,但显然给游客留下的印象是不同:藏族的弦子、青稞酒和洁白的哈达,羌族则以羌笛、咂酒和羌红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三)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重要的体验性旅游

现代旅游的参与体验性需求不断增强,这是游客在求异大背景下求同融入心理所致。在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旅游方面反映了游客临时同族同俗以实现身感心悟似同一的旅游目的和追求愿望。这种体验性旅游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观光感受式体验。这是最浅表的体验形式,游客身临某类场合,仅作为一种普通成员旁观感受其场景与气氛。第二层次是贵客参与式体验。如进入羌族家庭受到献戴羌红歌舞迎宾的礼遇。第三层次是角色融入式体验。体验者在游客身份前提下,通过临时扮演融入某个民族民俗角色,具有主人般的参与角色。如在藏区耍坝子的民族季节去旅游,游客融入村落牧民的队伍,围圈唱起藏歌跳起藏舞,甚至排队接受活佛的摸顶赐福,这是游客进入了藏民角色,因为此时游客的角色已经换位,并在那时较全面地甚至宗教的融入去旅游体验。相比第三层次,第一和第二层次,游客都是客人身份和角色,其中第一层次游客以第三者的角度观看感受着主人和贵宾的活动。

二、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民族民俗文化

按照民族分汶川地震灾区的主要民族民俗文化包括藏族、羌族和汉族的民族民俗文化。其中藏族主要分布在阿坝州,集中区域包括南坪、九寨沟、松潘、理县以及茂县和汶川的部分乡镇。羌族则集中在茂县、汶川、北川和青川等地,其他重灾区和极重灾区主要是汉族。按照民族民俗文化类型划分包括宗教类、建筑类、生活类、民歌类。其中藏区主要是藏传佛教。以藏式寺庙、喇嘛、经筒、经幡等构成典型的符号,“磕长头”是藏民族宗教信仰典型特色形式,具有系统的神山系统和转山祭祀活动等;羌区主要是原始多神宗教。崇拜的神有三十种,大致可分为四类:自然界神、家神又称“角角神”、劳动工艺之神(又称柱柱神)、寨神及地方神。外在形式上体现为白石崇拜,即以白石置放于不同的地方代表祭祀不同神,如把一块白石供在山上石塔顶上以代表天神或寨神。从宗教活动的形式看,以祭天神为最经常,以祭山神为最隆重。释比是羌族宗教的人物代表。汉族区域以佛教禅宗和道教为主。建筑类上以藏式建筑、羌族的羌碉和川西民居三者区分。饮食上藏族的酥油茶、糌粑和牦牛肉,羌族饮食较杂,但传统的代表性饮食包括由玉米或小麦为主要原料做成的馍馍或面蒸蒸。玉米和大米比例不同所做“金裹银”和“银裹金”,喜好咂酒、羊肉和猪膘。汉族则以大米为主食,喜食川菜。藏袍是藏族传统的典型服饰,具有肥大、长袖、宽腰、右襟等特点。羌族则是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头帕和云云鞋为代表性服饰。藏羌两个民族服饰都有色彩艳丽和善装饰的特征,汉族服饰已接轨世界,无独特民族个性。民族歌曲舞蹈方面藏族的弦子、羌族的羌笛,而地震灾区的汉族民众除了各个地区流行的山歌、民间艺术乃至川剧外,更多的是现代歌舞。

三、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民族民俗文化破坏情况与重建成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区域民俗文化的精华代表。据《四川省地震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恢复重建规划纲要》统计,地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重大损失。“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四川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5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9名,其中遇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名。截止2008年6月底公布的10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中20项、18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的中88严重受损。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11个民俗博物馆严重受损,142个传习所倒塌或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大量珍贵实物和普查资料全部被废墟掩埋,茂县羌族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等成为危险建筑,绵竹年画传习所被夷为平地[1]。羌族文化破坏严重,比如北川县的羌族博物馆和文化馆倒塌,40多位羌族文化研究者、工作者和民间艺术传人遇难,覆盖全县的近300个公共文化设施几乎全部被毁。

地震后,为了挽救民族民俗文化,按照“恢复重建非遗基础设施、救助安置传承人、恢复重建非遗保护体系、建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四个重点内容,系统恢复重建取得了重大成就。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看,截止2011年,四川省共公布了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0项,分别比地震发生时净增226项和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57人,省级574名,分别比地震发生时净增32名和515名。据笔者统计,地震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6项,占全省2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8项,占全省的32%。包括传说、曲艺、舞蹈、刺绣、年画、编制、酿造、石刻、建筑营造,民族节庆等。总体上民族民俗文化得到了更全面系统和现代化的恢复建设与保护传承,民族民俗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特色更加凸显,更加容易观览体验,这在重建基本经验部分有实证阐述。

四、汶川地震灾区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重建基本经验

(一)建立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重建指导思想

考虑到地震极重灾区和重灾区位于龙门山生态脆弱区以及灾后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将长期存在,《国家汶川大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明确了旅游业的先导和重点产业地位。各市州县的总体规划和旅游产业单项规划也选择旅游业为重建主导产业。如阿坝州按照旅游富民和全域景区建设战略,把旅游业恢复振兴作为全州产业恢复的标志性工程实施建设。茂县以羌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目标,开展了以羌民族生态保护核心区、羌文化产业园区、羌文化走廊为主要内容的“一区一园一廊”建设。北川县以青片乡为中心,联合10多个乡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打造羌族原生态风情走廊。安县以罗浮山温泉区、白水湖旅游生态园和中国院子等项目为核心建设安昌-桑枣-晓坝-茶坪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示范带。汶川县按照“旅游统筹,全域景区,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旅游发展思路,围绕建设四个中心,以4A和5A景区创建为抓手,统筹资源产业和村镇建设,形成了高目标引导-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统筹整体推进的“三高一统” “汶川模式”。其中四个中心是指建设世界大灾(大地震)灾后振兴建设成功示范中心、世界熊猫生态旅游中心、中国或国际禹羌文化体验旅游中心以及中国最东藏乡文化体验中心[2]。

(二)以民族民俗文化为核心彰显旅游特色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此,民族民俗文化从旅游的角度看就是一个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和重要吸引物。汶川地震灾区通过灾后重建实现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涅槃重生,和更加系统的发掘恢复、呈现应用。主要途径和措施如下:

1.系统收集整理重建完整的民族民俗文化基因库

汶川县开展了深入的收集整理和走访,系统编写了反映汶川文化的一套书籍,包括“汶川故事”、“圣土”、“禹蹟羌风”、“汶川新旅”。书籍内容丰富。如汶川故事选录了“羌丫化凤凰”等人物故事十个、姜维故事四个、神话故事八个、聪明故事六个和传说故事六个。“圣土”分“解读汶川”、“品位汶川”和“铭记汶川”三个部分,就羌族文化、历史景观、震前和历史上的城镇建设、诗文学府和宗教等进行了整理记述。“汶川新旅”共八章:“ 第一章苍茫岁月、第二章战略决策、第三章大禹故里、第四章阳光谷城、第五章雁门羌寨、第六章克枯栈道、第七章龙溪色彩、第八章汶水岷山”,从各个方面反映的汶川的特色历史、乡村和名胜古迹等。“禹迹羌风”以精美的画册方式形象记录了汶川人文与自然。北川县也开展了羌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发现重要线索和项目73个,成功申报世界级非遗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非遗项目12个、市级非遗项目39个。收集到羌族民俗文物、实物2000余件。组建了羌族民间艺术团、羌族歌舞团等,开办了口弦、羌笛及原生态歌舞培训学校;创办了羌绣文化产业培训班,完成了“北川羌绣”商标的注册[3]。羌文化传承人母广元整理出版了《羌山情歌》。

2.实施重点文物遗产修复保护和重点文化恢复重建

依照《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有关文化自然遗产恢复重建规划,完成了都江堰古建筑群、彭州领报修院、理县桃坪羌寨、松潘古城墙、茂县黑虎寨、梓潼七曲山大庙、江油云岩寺、德阳文庙、罗江庞统祠墓、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汶川布瓦黄泥群雕和萝卜寨与羌维城、广汉三星堆等众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护修复。重点文化方面汶川和北川开展的大禹文化,汶川、北川和茂县等开展了羌族文化,汶川、理县、小金等开展的藏族文化,绵竹开展了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和剑南春酒遗址与酿造技艺相关文化的恢复重建。其中茂县还创制了原生态歌舞《羌魂》,成为重要的文化旅游品牌。 安县恢复了具有200多年历史的雎水春社踩桥民俗活动,以及融合了土著文化、明清移民文化及藏羌文化的安县剪纸民俗艺术。

3.村镇整体规划建设使民族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灵魂

村镇整体规划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氛围,使其真正成为了旅游的灵魂。村镇整体规划建设具有四个方面的旅游功能。第一,实现民族民俗文化的可见。第二,实现民族民俗文化的美的提升。第三,实现了民族民俗文化的可感。第四,实现民族民俗文化主题分工下的旅游产品整合。

以民族民俗文化为核心元素实施县镇、乡镇和新农村建设,通过建筑风格风貌,建筑装饰、特色街区、文化休闲场所等使它们得到了更充分的应用展示,具有了更大视野空间、更全面系统和更深入充分的观览体验,置身其间风情浓郁特色鲜明。如绵竹的年画村整个村镇民居都以年画图案装饰粉墙白屋,门神守护联对祝福。巴拿恰(羌语集市或市场)成为新北川县城的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四川最大的羌文化特色旅游商业步行街区和体验羌族文化的重要旅游点。吉娜羌寨包含了碉楼、白石、羌字旗、羌红、羊头骨、祭祀塔等典型羌族民族符号,号称“北川第一村”。汶川建设了三江藏乡水寨、水磨羌城、震中映秀、神禹绵虒、具有浓郁羌族文化特色的布瓦羌寨和萝卜寨等村寨以及威州县域旅游集散中心。茂县建设了凤仪、南新、沟口、光明、东兴、雅都、黑虎、回龙、叠溪、太平10个特色魅力乡镇。理县修复建设了甘堡藏寨、桃坪羌寨等,平武县以县城龙安为中心,以平通、响岩、南坝、古城等九寨-黄龙旅游环线沿线重点场镇为重点,按照羌式、藏式、川西北民居和蜀汉等风貌根据民族分布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了牛飞、易阳、三桥为代表的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安县晓坝镇形成了中国院子民居特色旅游产业区:以川西北民居为主线融合了北京四合院、山西深院、徽派民居和江南水乡等中国典型民居形态[4]。通过主题分工建设,旅游产品获得了四个方面的整合:一是特色村镇在县域内形成相互补充各具特色的旅游点进而连接成旅游线。如北川形成了吉娜羌寨、龙平羌寨、小寨子沟羌文化旅游线路。二是人文与自然生态旅游景观互补整合。如汶川的各个特色村镇与县内的三江风景名胜区和卧龙生态旅游区域与世界自然遗产地组合形成不同特色线路产品。三是融入四川大旅游环线丰富其资源产品,获得提升发展。即分别融入了古蜀文化与三国文化旅游线,九寨-黄龙环线,以卧龙、香格里拉、贡嘎山等构成的西环线。通过核心景区点的带动获得新的提升发展。四是实现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整合。特色村寨乡镇景观化和宜居化建设使其不仅有重要的观光价值,更具备的休闲度假的功能,提升了旅游产品品质,步入到度假旅游时代。

五、民族民俗旅游取得重大成就

自地震发生后至2012年1月,灾区新建设4A级景区25个,3A 级景区6个,2A级景区10个,其中包括绵阳市平武报恩寺、广元市昭化古城、茂县羌乡古寨景区、汶川县水磨古镇景区、汶川大禹文化旅游区、绵竹年画村等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和汶川映秀5·12纪念地、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景区、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等地震遗址景区。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向世界展示了地震灾后重建重大成就,推出了60条灾区旅游精品线路。从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看,地震灾区各市州县民族民俗旅游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推进了四川旅游业除入境旅游外成倍的增长。

截至2012年,阿坝州建成2个国家5A级景区、8个4A级景区,九寨沟成为全国首个“智慧景区”。成功打造102个精品旅游村寨,地震遗址游、民俗文化游、乡村游、自驾游等迅猛发展。2011年,全州游客达到14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4亿元,分别比震前2007年增长70%和69%[5]。2012年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2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43.5%和46.1%。 2012年,绵阳市接待国内旅游者1919.54万人次,比2007年的1338.5万人次增长43.3%;旅游总收入137.2亿元,比2007年的80.9亿元增长69.5%。目前,绵竹市年画从业人员近2000人,销售收入近4000万。2011年1-10月,茂县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到了3.5亿。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000人,间接的从业人员7000人。北川县文旅局统计,2011年国庆七天假期,巴拿恰商业步行街共接待游客20.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497万元。2012年,北川接待游客突破2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56.3%,比2010年翻两番[6]。2007年,汶川县接待海内外游客8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占当年GDP的8.1%。 2012年全县接待旅游600.1万人次,旅游收入29.6亿元,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6.1亿的64.2%,与地震前相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升了56.1%。旅游业已成为全县最重要的产业,见下表:

结论

从汶川地震灾区旅游重建看,人类经过重大自然灾害破坏后,及时整理抢救能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延续保护。以旅游为主导融合村镇规划和产业规划,形成特色文化旅游景区与旅游产品线路,即发扬了民族民俗文化,也促进了灾后民居、生态和经济的重建,实现可持续发展。以A级景区为主规范创建,有利于旅游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大力提升灾区旅游的吸引力。

[1] 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地震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恢复重建规划纲要[EB/OL].http://www.sccnt.gov.cn/fwzwh/stbhghfwzwh/201108/t20110815_7711.html

[2]郑柳青、邱云志.基于灾后旅游重建的“汶川模式”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p107-112

[3]四川省文化厅.北川灾后文化重建获新生[EB/OL].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1/03/30/013119751.shtml

[4]徐尧.涅槃重生,惊艳举翅-安县旅游业恢复发展纪实[J].中国地名,2011年第7期,p22-27

[5]杨茂华、 樊兴明. 阿坝州2011年旅游产业发展综述[EB/OL].http://www.tibet3.com/news/content/2012-01/13/content_725565.htm

[6]邹俊川.北川2012年接待游客突破250万人次[EB/OL].四川日报(电子版)http://sichuandaily.scol.com.cn/2013/02/04/20130204508033902536.htm

猜你喜欢
羌族汶川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云上远眺新汶川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