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探析

2013-04-24 13:56郑芳梅
学理论·上 2013年3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高校图书馆

郑芳梅

摘要:高校图书馆对新生实施入馆教育,既有利于学生的求知与发展,也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目前,地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或多或少地存在内容单一,方法陈旧,忽略个性等问题。改善地方高校入馆教育效果可从夯实内容、创新方法、优化管理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新生;入馆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47-02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与学生的第二课堂平台,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新生入馆教育,指导新生认识图书馆、熟悉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掌握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综合技能。然而,不少地处二、三甚至四线城市的地方高校,由于经济实力、人力资源、生源素质、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对新生入馆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新生入馆教育是值得地方高校图书馆探索的问题。

一、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课外知识、攫取动态信息、知晓外面世界的重要窗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认真做好入馆教育,尽快引导并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入馆教育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图书馆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从新生视角看,入馆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求知与发展

与中学时代那种以积累和掌握基础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填鸭式的忙碌生活不同,大学有了大量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自学往往比课堂更重要,学生可以也应该自觉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以弥补课堂所学知识的不足。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料最容易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也最容易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索意识与创新精神。然而,没有经过入馆教育或者入馆教育不充分的学生,面对浩如烟海的馆藏图书,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料,甚至还会因自己的不当行为而影响其他同学的借阅效率。为此,组织新生入馆教育可以帮助新生尽早了解和熟悉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可以培养新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质;可以培养新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二)从图书馆方面看,入馆教育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图书馆工作的初衷与旨归就是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如果读者缺乏使用图书馆的常识,馆员就不得不每天回答不同新生重复的相同内容,时间长了难免不会影响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这势必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借阅质量,也会影响图书馆的良好形象[1]。因此,加强入馆教育,不仅有助于维持图书馆正常的流通和阅览秩序,加快读者的借阅速度,而且有助于新生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改善图书馆管理人员和读者的关系;同时,有助于馆员更好地了解新读者、研究新读者、辅导新读者、指导新读者选好书和读好书,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二、地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地方高校图书馆都意识到了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也或多或少地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活动,但由于受时间、场地、资金、人才、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从后续借阅实际来看,入馆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入馆教育内容比较单一

不少高校新生入馆教育主要是建立在图书馆传统服务功能(图书借还、期刊阅览、书目检索)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各借阅室收藏情况及服务功能、开馆时间、文献编排方法等等内容进行馆员讲座或视频演播或发放手册,这几种形式虽然针对图书馆的借阅要件展开教育,但没什么新意与特色,新生想看就看,不想看则算了,效果并不理想。

(二)入馆教育缺乏形式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基本上应用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同时增加了大量的数字、网络资源,可有不少高校的入馆教育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地采用新兴的网络信息数字技术进行教育,乃至不少学生不会充分利用电脑与网络查询借阅图书。同时,就传统入馆教育形式来说,也缺乏创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

(三)入馆教育忽视读者个性

当前,不少高校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主要是分院系班级集中普及教育,或者是针对学生的共性特点设计教育内容与方式,没有考虑新生因来自不同地区而素质各有不同,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借阅需求与借阅手段的不同,忽视了差异化和个性化问题,同时也缺乏互动,这自然会影响入馆教育的整体效果。

三、地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方式探析

我们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对入馆教育内容加以充实,对入馆教育方法加以创新,对入馆教育管理加以优化,才能为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一)入馆教育要夯实内容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学习研究中心”,入馆教育应该始终围绕“如何让学生全面快捷地懂得利用图书资源”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问题展开,换言之,也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学习兴趣。针对前一个问题,入馆教育着重凸显图书查询借阅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馆藏布局、书目查询、借阅流程、规章制度等常识性知识以及图书分类与排架、数据库利用、文献检索与传递、科技查新与定题服务等专业性知识。对于一看就懂的图书馆结构布局、借还书规则、开放时间等信息可制作成经济实用的小卡片分发给学生,方便他们随时查用,对于稍加介绍就能懂的书目查询、借阅流程、规章制度等常识性内容可制成光碟,以班为单位分发给新生班级(每班一套),利用教室内的专用电视机组织学生军训间隙反复观看,看完后光盘回收,来年循环利用[2]。对于那些图书分类与排架、数据库利用与文献检索、科技成果查新与定题服务等图书专业知识,则可采取开设公选课与专题讲座的方式集中面授,这两种形式要不间断地进行,以便错过学习的同学及时弥补。针对后一个问题,入馆教育着重激发新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入校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此,可在新生入校参观图书馆时重点介绍图书馆的自习室,争取用历年在此苦读考上研究生或公务员的事例激励刚入校新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举办读者经验交流会,请本校利用图书馆成功的读者现身说法,激励和教育新生读者喜欢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让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的第二课堂。

(二)入馆教育要创新方法

传统新生入馆教育主要采用发放读者手册,实地参观,开设讲座,播放多媒体介绍片,试卷考核等方法,但因新生数量多,时间任务紧,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校图书馆除了充分挖掘利用传统方法的优点进行教育外,更应该不断探索符合当今时代网络化数字化特点的新方法。因此,高校图书馆在面对3G手机以及电脑日益普及的90后大学新生时,应针对他们喜欢新潮,崇尚个性,酷爱网络的特点,采用符合新生个性化特点的网络教育方式,充分利用Blog、RSS、Wiki、IM等这些不断创新的软件和工具,对新生进行即时、互动、自主、新鲜、高效的入馆教育。比如,可利用博客新颖时尚的特性吸引新生的眼球,建立面对新生的图书馆基础知识博客。博客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图书馆可以利用发帖的形式直接向新生讲解图书馆的使用方法,也可以把新生入馆教育内容制成音频或视频文件放在博客里,让新生在生动活泼的视觉冲击下接受入馆教育。可利用RSS向新生推送图书馆信息,实现新书通报、超期催还、预约书到馆通告、个人借阅信息列表等主动的RSS推送服务,避免新生在不了解自己的借阅状态下受到超期罚款等问题的困扰。可利用Wiki构筑图书馆与新生双向交流平台,图书馆通过Wiki发布新生入馆应知应会的知识及图书馆最新信息,新生可以通过Wiki将自己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图书馆,双方可以籍此平台加强沟通,使图书馆在新生入馆教育方面更全面、更具体、更符合新生的特点。可利用IM对新生提供在线技术支持与培训;利用群发功能迅速地将图书馆的相关信息发送到新生的“桌面”;自建公共聊天室,经常召开新生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网上知识讲座和专题报告,讲授电子文献使用方法、新进数据库检索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使新生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入馆教育[1]。利用网络数字新技术不仅可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利用各自的空余时间学习,而且可减少馆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入馆教育要优化管理

入馆教育是否有效果,除了充实内容,创新方法外,还需优化管理来释放更大的空间。首先,办证工作提前到新生入校前基本完成,便于随后的入馆教育。开学前依据新生信息事先做好数据,填好证件,发给报到处让新生贴好照片和信息条就马上可用,这可让新生提前利用图书馆。其次,组织新生参观,让其在现场观摩、实地感受中增强对图书馆的感性认识,产生对图书馆的敬畏与向往之情。通过参观,使新生感受到在图书馆不仅环境幽雅,而且藏书丰富;既可以补充课堂知识,还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知识。再次,对入馆教育进行事后跟踪,完善入馆教育。可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一步的需要,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服务大多数学生的潜在需要。最后,开学一两个月内,设置“新生借书日”,派专人“专机”(计算机)为新生读者服务。高效、优质的参考咨询与实践指导,能深化、提高与巩固入学新生利用图书馆的技能[3]。

总之,要“让图书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读者入馆教育真正起到导航的作用,各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生源情况、经济实力、人才特点等,进一步充实完善新生入馆教育。

参考文献:

[1]田玲玲,高芷岘.新生入馆教育的新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9,(11).

[2]刘时容.谈地方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创新[J].河北科技图苑.2011,(5).

[3]陈靖,郑宏:普通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方法新探[J].图书情报工作.2009(12).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高校图书馆
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期正能量教育探索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