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3-04-27 10:20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北院区急诊科邯郸056200
陕西医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尿激酶原通率溶栓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北院区急诊科 (邯郸056200) 王 琦

静脉溶栓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治疗,尤其适用于我国广大市级及县级地区,及时迅速的溶栓治疗可以尽快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有效心肌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范围,从而降低病死率,挽救患者生命。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是具有纤维蛋白选择性的溶栓剂,因其作用强,再通率高等优点而受广大临床医生所青睐,本研究应用该新型药物对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现将溶栓疗效及安全情况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在我院急诊科确诊的AMI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rhPro-uk组)39例和对照组(UK组)3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溶栓禁忌证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rhPro-uk组:首先取20mg溶于10m1生理盐水中,在3min静脉推注完毕 ,剩余药物30mg溶于90m1生理盐水中于30min静脉滴注完毕。UK组150万U溶于l00ml生理盐水中,30min静脉滴注完毕 。

3 辅助治疗 两组患者在溶栓前 ,均给予阿司匹林300mg口服,以后持续100mg/d,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可服用氯吡格雷300mg,以后75mg/d,并静脉注射肝素4000U,之后以750u~1000U/h维持48h,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维持在正常值的1.5~2.0倍。其他药物包括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均按需常规使用。

4 疗效判定 采用数字血管减影机,在静脉溶栓90min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情况,依据TIMI分级,达到2、3级者表明血管再通,计算再通率。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IRA再通率比较 溶栓后两组再通数(TIMI2级+3级)及完全再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438、4.864,P 值分别为0.011、0.027,均<0.05。

表1 两组IRA再通率比较

2 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 溶栓后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再次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梗死后心绞痛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

讨 论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急症,发病率亦逐年上升,结合我国目前治疗情况,多数地区不能开展急诊PCI,因此,静脉溶栓成为开放梗死相关动脉,实现再灌注,挽救心梗患者生命,改善幸存者的心功能的重要手段[1]。

rhPro-UK为尿激酶(Urokinase,UK)的前体,并不直接与血纤维结合,而是通过激活与血纤维Y/E片段结合的纤溶酶原来实现其血纤维和栓塞血栓的专一性。由于血管栓塞时,栓塞前部血管表皮细胞因血压改变或缺氧而大量释放贮存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导致栓塞血块部分降解,使得其Y/E后片段的含量明显高于非栓塞的血块,因而使得尿激酶原能够倾向性诱导栓塞血块的溶解,从而发挥更加强大的溶栓效果[2]。而且,溶栓的时间也是溶栓是否成功的关键,秦进侠[3]研究发现,缩短发病到就诊时间是实现早期溶栓提高疗效不可缺少的环节。本研究发现,在AMI的抢救治疗中,rhpro-UK组溶栓再通率明显高于UK组,这与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有关。该研究与高仁芬[4]、宁荣霞等[5]的研究结果相符,其亦通过rhPro-UK进行急救溶栓治疗AMI,并且与UK组对比研究发现,rhPro-UK组再通率明显高于UK组,溶栓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发现[6],ST段下移幅度可间接反映溶栓再通情况及溶栓后并发症出现概率,本研究在溶栓过程中监测心电图亦发现rhPro-UK组ST段下降更加明显,但未作进一步统计,在今后的研中可以拓宽研究范围,让更多的指标反映溶栓再通情况及预测溶栓后的心脏事件的发生。

[1] 沈新平,张敬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6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83.

[2] Wu W,Narasakir,Maeda F,et al.Glucosyldiacylglycerol enhances reciprocal activation of prourokinase and plasminogen[J].BiosciBiotechnolBiochem,2004,68(7):1549-1556.

[3] 秦进侠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4):496-497.

[4] 高仁芬.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18):2818.

[5] 宁荣霞,崔晓迎,黄志民.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07,22(23):1720-1722.

[6] 沈珠军,戴淑婷,阿丽娅·吐尔干.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早期ST段下降幅度的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2):134-137.

猜你喜欢
尿激酶原通率溶栓
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进展
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尿激酶原10 mg联合替罗非班500 ug冠脉内注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应用临床观察
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