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2013-05-06 06:47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钙通道胺碘酮缺血性

吴 雪

河北燕达医院,河北廊坊 065201

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病因是缺血性心脏病[1]。传统观念认为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时的首选药物一般为胺碘酮,但由于胺碘酮对人体有很多副作用,例如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肺部纤维化,同时也有引发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危险,因此胺碘酮在老年患者中应用受到限制。所以我院采用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并与服用胺碘酮的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对照,经过研究了解到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相当。因为稳心颗粒不良反应较少,有良好的安全性,所以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2年5月期间,从该院急诊科及住院老年病人中选取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病例80例,所选取的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把选取的80个病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实验组40例和胺碘酮对照组40例。其中稳心颗粒实验组中女9例,男31例;年龄为(69.5±5.9)岁;其中室早患者28例,交界性早博患者7例,房早患者5例。胺碘酮对照组中女10例,男30例;年龄(70.2±8.3)岁;其中室早患者31例,交界性早博患者5例,房早患者4例。

1.2 治疗方法

稳定颗粒实验组和胺碘酮对照组的患者均接受硝酸酯类、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常规治疗。与此同时实验组加用稳心颗粒3次/d,9 g/次,温水服用;对照组加用胺碘酮,3次/d,0.2 g/次,1周后改为2次/d,0.2 g/次,服用1周后,改为1次/d,0.2 g/次,坚持此剂量服用两周。所有的研究病例应在治疗前后作24 h动态心电图和12导联心电图,根据检查结果来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2]。

2 结果

稳心颗粒实验组与胺碘酮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分别作对比,室性早搏、交界性早博、房性早搏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稳心颗粒实验组与胺碘酮对照组均作治疗前后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基本一致。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3 讨论

在心肌缺血较严重时,心肌细胞的代谢就会发生很大变化,线粒体的氧化功能减弱,会增加人体血液循环中游离脂肪酸的量,缺血心肌的局部节段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导致该局部的心肌不能同时复极,结果有可能形成折返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3]。胺碘酮在以往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有显著的疗效,但由于胺碘酮对人体有很多副作用,例如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肺部纤维化,同时也有引发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危险,因此胺碘酮在老年患者中应用受到限制。我国传统的中医学认为,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是导致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故中医学主张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治疗。稳心颗粒由五味中药组成,包括三七、党参、琥珀、黄精、甘松,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甘松提取物。稳心颗粒的功效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悸复脉等。其中三七的功效为活血化瘀、通络、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度等。同时还有的研究证明三七中的三七皂甙有延长钙通道的关闭时间,缩短钙通道的开放时间及减少钙通道的开放概率等作用。稳心颗粒可改善因心肌缺血而引发异位心律失常,此功效和奎尼丁相似但较奎尼丁安全。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中医学角度还是从现代药理研究方法的角度,都符合本临床研究的结果:即稳心颗粒对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治疗有确切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大的意义和推广价值,为中国的传统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开辟的新的途径。

[1] 肖昭元.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10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1):18-19.

[2] 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6):405.

[3] 王瑛,付强,刘海霞.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12):890.

猜你喜欢
钙通道胺碘酮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T型钙通道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豚鼠心肌组织Cav1.2钙通道蛋白的提取与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