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前瞻性调查分析

2013-05-06 06:47廖雨琴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前瞻性产科感染率

廖雨琴

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贵州六盘水 553000

产科感染是目前排在医院感染率的第二位,目前感染率还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如果消毒灭菌措施做得不好,极易传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感染,影响新生儿身体健康。本文就我院开展的前瞻性调查情况,讨论降低产科院内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该院产科住院的产妇(包括阴道顺产和剖宫产)、新生儿3589例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于院内感染科制定好相关项目的调查表格和计划,于2010年6月开始每天与产科配合调查,产科主任与护士长配合调查工作中的监督、管理。调查项目包括:①产妇产前的细菌性检测。包括阴道分泌物细菌真菌学检查、HIV初筛、梅毒抗体检测。对结果阳性的孕妇,采取积极治疗、控制感染、隔离、新生儿跟踪监测等。②加强婴儿用品管理。各种护理用品均为一婴一用一消毒,注意操作前后洗手、感染婴儿后洗澡的细节工作。③加强会阴切口和腹部切口的护理监测。产科要加强对产妇产后对切口护理知识的宣传,护理人员做好切口换药,无菌、隔离操作技术,并掌握好各产妇切口的愈合情况。④加强产房的环境监控。清洁卫生的病房环境可减少非侵入性交叉感染的机会。经常开窗通风消毒和打扫,可降低呼吸道感染机会,加快切口愈合时间。⑤严格无菌物品的管理。设立产科无菌物品的使用记录本,每天监测有无违规使用情况。严格按照《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执行,定期对无菌物品进行检查。⑥控制抗生素使用。防治抗生素滥用情况,否则会造成院内感染和耐药菌增多和爆发流行。制定抗生素的使用规则,加大监督力度,及时对抗生素使用情况监控。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率的比较采取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010年6月-2012年6月和2008年6月-2010年6月产科院感情况比较(n)

2 结果

在进行这次产科危险因素的前瞻性调查分析后,产科包括院内其他各科对院内感染的因素认识较深刻,控感意识提高了。在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抗生素使用规则》、《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后,很少出现违反制度现象,产科院内感染率明显减少,见表1,产妇对妊娠结局满意度大大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前瞻性调查后,产科院内感染率明显下降,为0.2%与前年的0.6%相比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一例新生儿感染,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并且抗生素使用率明显降低,各环境类别监测和无菌物品监测合格率大大提高,产妇切口感染率也大大降低。

3 讨论

由于开展了产科感染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监测,加大了监测力度,院内各工作人员对院感意识也更深刻,促进了其自觉性,违反制度的现象很少发生;其次,抗生素使用率大大降低,种类明显减少,无耐药菌株产生;加强会阴切口和腹部切口的护理监测,切口感染率显著降低,愈合时间加快;加强婴儿用品管理,无一例新生儿感染;加强产房的环境监控,呼吸道感染率明显降低。产科院内感染率占总院内感染比例明显降低,由原来第二降低到第六。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对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监测,能有效控制产科的院内感染率,提高了围生期和产后母婴的健康度和生活质量,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日后,要加强前瞻性监测,代替之前的被动性回顾性监测,提高监控效率、医疗质量和院内感染管理水平。

[1] 陈印璇,陈婉新.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7,6(3):65.

[2] 张爱芹,王爱国.早产儿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9):1001.

[3] 黄煐,许婉辉.基层产科分娩室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851.

猜你喜欢
前瞻性产科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3D-ASL在TIA预后的前瞻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