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清洁度与念珠菌阳性率的关系

2013-05-08 13:15陈秀红周红霞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5期
关键词:杂菌清洁度念珠菌

陈秀红 周红霞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妇女自身健康意识的提高,阴道疾病的就诊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解其解念珠菌的发病情况及其与阴道清洁度的关系,探讨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分布规律,为妇女的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是对2006年1月-2012年5月本院1448例妇科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念珠菌及阴道清洁度检测的结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2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的妇科疾病的妇女为对象,共1448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分析。年龄18~65岁,平均(32.19±7.06)岁;所有研究对象均2周内全身及阴道局部未使用抗生素,3 d内无性生活者纳入本研究。

1.2 检查方法 样本均于患者月经干净后3~7 d内,用无菌棉拭子自阴道后穹隆或阴道侧壁1/3取分泌物2份,一份分泌物涂在带灭菌生理盐水的玻片上,立即用低倍镜和高倍镜检查。另外一份分泌物涂在玻片上,干燥、固定后进行革兰染色,染色原理见说明书,染色方法按说明书操作,再用油镜观察分析。

1.3 阴道清洁度判断标准 将阴道分泌物涂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按阴道杆菌、白细胞(WBC)及杂菌的多少来判定阴道清洁度,共分4度,Ⅰ度:有大量阴道杆菌及上皮细胞(均为++++/HP),无杂菌,白细胞0~5/HP,视野干净,是正常分泌物。Ⅱ度:阴道杆菌及上皮细胞中量(均为++/HP),少量杂菌,白细胞5~15/HP,仍属于正常阴道分泌物。Ⅲ度:少许阴道杆菌及鳞状上皮,较多杂菌(++/HP),白细胞15~30/HP,提示有阴道炎症。Ⅳ度:无阴道杆菌,只有少许上皮细胞,有大量杂菌(++++/HP),白细胞>30/HP。提示有严重的阴道炎症,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1]。

1.4 白色念珠菌诊断标准 置油镜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成群革兰染色阳性的形似卵圆形孢子、呈藕节状的真菌孢子、瓜子仁的单个孢子和假菌丝[2]。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念珠菌总阳性率为18.2%,阴道清洁度为I、Ⅱ、Ⅲ和Ⅳ度患者念珠菌阳性率分别为1.3%、2.5%、5.7%和8.7%。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患者念珠菌阳性率为14.4%,明显高于阴道清洁度为I~Ⅱ度患者(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1448例患者阴道清洁度与念珠菌的关系 例(%)

3 讨论

正常阴道分泌物的形成与雌激素有关,为白色或透明、絮状、带有黏性的液体,其量和形状随着月经周期稍有变化。在雌激素作用下,阴道上皮细胞层次增多,上皮层增厚,乳酸杆菌能分解上皮细胞所含糖原,使其转变为乳酸,产生大量乳酸,使正常阴道保持pH值3.8~4.4之间,只有阴道杆菌能在此环境中生存,以抑制其他杂菌生长,形成正常的防御功能。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患者念珠菌阳性率为14.4%;明显高于阴道清洁度为I~Ⅱ度患者(3.8%),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阴道内以阴道杆菌占优势,还有少量厌氧菌、支原体及念珠菌,这些菌群形成一种正常的生态平衡[3]。当人体免疫力低下、内分泌激素发生变化,或外来因素如组织损伤、 性交,妊娠、糖尿病、应用免疫抑制剂、避孕药、广谱抗生素破坏了阴道的生态平衡时,这些常住的菌群如霉菌(真菌类)会在阴道壁上过度繁殖替代了正常的阴道乳酸杆菌变成致病菌,这些致病原菌消耗了糖原,阻碍了阴道杆菌酵解作用,使之pH 值上升,从而阴道杆菌减少甚至消失,进一步使致病菌霉菌(真菌类)繁殖,刺激白细胞增加,使阴道清洁度下降,导致容易引发霉菌性阴道[1]。

霉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病原体,其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造成广泛的生殖道感染,并可导致不孕。我国人群中霉菌感染率在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已超过其他菌。有的霉菌感染后症状隐匿,不易获得及时诊治,更易传播和蔓延,而且可增加艾滋病、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病的易感性[4]。阴道清洁度升高,霉菌的阳性率随之升高,呈正相关,这本次的研究一致[5]。因此阴道清洁度可以作为霉菌感染的过筛试验,当清洁度Ⅲ度或Ⅳ度时,才对患者进行霉菌的检测,这样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缩短了诊疗时间。故念珠菌阴道炎与阴道清洁度有密切关系,乳酸杆菌是维持正常阴道生态内环境的关键,当阴道乳酸杆菌群的平衡,增加繁殖念珠菌和念珠菌阴道炎症发生的机会。

[1] 焦啸波. 966例阴道分泌物临床常规检验分析[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09, 1(6): 79.

[2] 叶心梅.296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5,12(8b):2200.

[3] 罗金秀,冼坚,李红玉.阴道清洁度与支原体和衣原体阳性率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9(12):1490-1491.

[4] 陈丽娟,陈美珠.细菌性阴道病与清洁度相关性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2006,27(16):1708.

[5] 王伟敏.认识霉菌性阴道炎学会家庭自我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0,5(11):235-236.

猜你喜欢
杂菌清洁度念珠菌
发动机零部件清洁度检测技术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清洁度控制标准分析
无菌部位的念珠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熟料生产双孢蘑菇基质培育过程中杂菌防控措施
茶树菇感染杂菌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三种常见杀菌剂对白僵菌纯化以及生产中作用研究
交换生的计谋
某型号旁通阀内部清洁度的清洗次数验证
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