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一座“城”的使命

2013-05-19 11:54裴佩
四川党的建设 2013年11期
关键词:科博会九洲绵阳

●本刊记者/裴佩

(责编:李妍婕)

为期三天的高科技盛宴在一片赞叹中完美谢幕。绵阳,这座“智慧城市”让所有参展观展的人伸出了大拇指,13年的厚积薄发,让科博会不仅仅成为一场科技盛宴、一次科普讲堂,更成为一个平台、一次检阅、一次机遇。站在新起点,绵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引擎该向何处寻觅?会以怎样的姿态走向未来?

使命:铸国之重器

“建设好绵阳科技城,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的具体实践,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2001年国务院《关于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的批复》

“科博会是中国国防科技的一场大阅兵。在中国,绵阳科技城雄厚的国防科研实力是没有哪个城市可以媲美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张源明盛赞。科博会上,长虹、九洲等老军工企业的军民融合展品集体亮相,成为了一大亮点。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国防科研资源优势,“军转民科技兴市”战略在绵阳拉开序幕。长虹、九洲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军转民”企业迅速崛起,逐步形成了这座城市巨大的科技“宝库”。

“在我国载人航天发展进程中,几乎都有长虹集团强大的军工技术支撑”。长虹人自豪地说。近年来,长虹先后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配套了9 大系列、5 万多只电连接器。

九洲作为我国最大的军、民用空管系统及装备科研生产基地和空管系统核心设备供应商,十余年来,先后承担了10 余项国家国防重点项目,并保持着每年20%的持续快速增长。

2012年,绵阳GDP 达1300 多亿元。这是一份可喜的成绩单。但仔细对比,便会发现:论经济总量,绵阳可能还比不上沿海一个县;论科研实力、产业规模,也远远无法同北上广等发达城市相比;论各方面的综合优势,绵阳也远在成都之下。

那么,唯一的“国家科技城”为何选址绵阳?对于这一点,绵阳市委书记罗强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与天津滨海、上海浦东、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等国家级新区不同,后者定位在全面开放开发,讲求规模经济,而绵阳科技城核心在于科技创新。

从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今的绵阳,擎起了国家军工产业的发展大旗。“13年的探索,绵阳国家科技城历史使命和未来方向已经十分明晰。”罗强说,“科技城就是要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富国与强军相统一趟出一条路来,实现地方经济与国防科研事业的两翼齐飞”。

示范:探西部转型之路

“‘十二五’期间,绵阳科技城将努力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军民融合示范地、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汇聚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

——摘自《绵阳科技城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上世纪80年代,九洲历经改革的“阵痛”。30年的迅速成长,九洲成为百亿规模的大型企业,成功实现了“军民自转”。绵阳的民营企业——岷山实业集团一度砸2000 万元搞无人靶机,最后成功实现了“民企参军”。“院所自转”、“院企联合”、“军工自转”、“民企参军”等四种主要发展模式在绵阳已初步成型。

今年5月,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上,我省明确提出要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作为我省第二大城市绵阳领命而行,转型升级在提速。

图/廉钢

去年底,科技城创新中心第一期正式启动运行,数十家孵化企业入驻。58 所军转民产业园以维博公司为平台建成运营,东材科技产业园新区基本建成,西普、日普技改扩能全面完成并已投产;长虹智能电视联盟、九洲空管系统联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相继成立;汽车及零部件、冶金机械、节能环保和化工、材料及新能源等已形成百亿产业集群……

目前,绵阳成为我省布局各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最多的城市之一。2012年底,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企业达到200 家,产业覆盖300 多个专业领域,产值达到1030 亿元。

“我们将在新一轮科技城建设中帮助绵阳招引军民融合重大项目,推动知名国防院所和企业来绵开展项目合作,加快军民融合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加速将强大国防科技势能转化为我们经济发展的动能,在全国形成示范和带动作用。” 罗强表示。

突破:塑造经济增长点

“努力把绵阳科技城建设成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国家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摘自201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指导意见》

科博会完美谢幕的同时,一组数据也让人惊叹:对外开放合作及采购对接签约项目146个、金额425.2亿元,促成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交易68 项、签约金额61.3 亿元,人才交流合作达成意向性协议近1000 个……“这批项目的加速落地,将给绵阳科技城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活力。”绵阳市投资促进局局长陈华斌说。

如今,四川已成为西部最大的经济体。绵阳,在“重塑四川经济新版图”中担任重要任务。“要将绵阳科技城作为我省经济发展次级突破的率先突破点,推动绵阳科技城依靠创新驱动率先实现突破发展,形成全省新的增长点。”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表示。

一个“突破点”、一个“增长点”,绵阳作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军,正朝着产业倍增的目标大步前行。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平台已经搭建。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的战略决策。规划超过100 平方公里,先期启动的30 平方公里“中国(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核心示范区”,将重点布局国防科研院所、军工产业集团、高校和企业的军民融合重大产业化项目,全力打造科技城发展新引擎。

不仅如此,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努力把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成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国家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并出台了支持中国科技城加快建设的10 项政策措施。

绵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涉及知识产权、信贷融资、股权激励以及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等20 余项政策措施;下放19 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成员由11 个增至18 个,先后安排项目约1200 项、支持资金近百亿元。

绵阳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在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的大背景下,蓄积科技发展新动能,更需要开放合作。“我们将推动科技城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区,深化与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交流合作,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港澳台等区域的经贸往来。力争到2015年成功引进投资50 亿元以上的科技型重大产业支撑项目10 个、10 亿元以上项目20 个。”

科博会不是终点。我们期待,这场科技盛宴过后,绵阳以创新为驱动力,在四川多点多极支撑、次级突破中做到“一马当先、率先突破”,驶向快速发展的下一站。

绵阳,定不负众望!

猜你喜欢
科博会九洲绵阳
广东省廉江市安铺中学九洲江文学社
“论展”融合
四川绵阳卷
四川绵阳卷
大数据时代,谁领风骚
记忆深处的绵阳(绵阳老照片)
绵阳为中医药“强身健体”
绿色的世界
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