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浅见

2013-05-27 09:47贾曼
关键词:范读阅读方法

贾曼

[摘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用范读感染学生。

[关键词]突出重点 阅读方法 范读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没有一致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每节课都必须有教学目标,为什么要确立教学目标呢?在简单不过,他解决的是为什么教的问题,我们忙了一节课要让学生得到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之所以重要,还因为他有指向功能。有了明确的目标,人在活动中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目标有关的事情上,尽量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上一节课,教师有无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有无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会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效果。教学目标还有激励功能,目标最能激发人的行为动机。有助于形成竞争环境,特别是自我竞争,学生在具体目标诱导下,为之努力奋斗。教学目标还有评价功能。教学目标一旦确定下来,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同时又有了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

因为现在的教学确定的是三维目标,兼顾的方面很多,造成了在实际的听课中,很多课堂教学面面俱到,教学重点在课堂上的体现非常不明显。老师讲了半天,觉得很累。可是下课你问学生,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却说不出来。这种现象在中高年级讲读课文中比较普遍。

明确教学目标后,我们会确定出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不但老师自己知道,还要让学生知道,给他指向、激励,评价。把学习重点明确地展示出来,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应该是魏书生老师,他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学习目标,把学习重点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逐一落实。例如《故乡》这课学习重点:1、文学常识:作者及时代背景;2、人物肖像及语言描写;3、分析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学习目标简洁,操作性强,没有空话套话,有的句子都不是完整句。但学生看了之后,就会非常清楚地知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目标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目标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这一点我们要向魏书生学习。

一节课要结束时,也要提醒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学会了什么,看一看本课的学习目标都实现没有,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也有一个评价。突出重点,不等于不要其他学习目标,而是要舍得在重点上花费时间,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会重点内容,做到学有所得。

俗话说“少则得,多则惑”教师对纷繁的教学内容要敢于取舍,表面上学生失去了一下东西,却能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抓教材的重点,这实际上是“以少胜多”。只要能坚持这种做法,学生肯定会受益匪浅。

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上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我们老师也愿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会设计一些自主学习环节,小组合作环节,希望让他们动起来。有时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是比较有启发性的,就是一些专家来讲这课,可能也得这么提问题。那为什么学生仍然无动于衷,打不起精神来。小孩子都是爱显示,爱表现自己的。我觉得根本原因是,有的教师平时只注重了课文内容的理解,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更不知道该说什么。有的老师课上也有阅读方法的指导,但不系统,比较凌乱,老师不注意帮助总结,学生的感受就是每节课好像在用不同的方法学习课文,所以,一学期下来,你问他学会了什么阅读方法,读书要怎么读,他还是一头雾水,说不出个子午卯酉。

刚参加工作时,也听过很多节优秀课,课上总能听到老师说:“用你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去读书。”学生就开始自由读书,然后汇报,学生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非常羡慕。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到底是什么呢?一直没弄明白。我也跟学生一样,只看到了一节课的阅读方法,并没有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后来,经过看书,琢磨,终于悟出了一点点,然后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实践,果然有效果,多数学生知道学什么,也敢于发言了,课堂气氛明显比以前活跃。从三年级开始,学生有了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识字教学重点放在布置自学和检查学习情况上,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阅读教学上。因此应该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有时甚至需要单独拿出一个自然段,写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来教给学生怎样阅读一段话。当一个三年级学生面对一段话,要他学习,做什么,思考什么呢?

1.每句话写什么?这段话写什么?

2.句子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或从哪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3.有没有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4.有没有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好标记。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这几条实际上是把教师要落实的阅读训练目标,转化为了学生的学习目标。第一个是把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二个是体会关键词句的作用;第三个是帮助学生增加对句子的敏感度,积累好词佳句;第四个是练习质疑。完全在自主阅读下的质疑,这也是第二学段的学习目标之一。

在运用阅读方法读书时,要边读边想,边画,边批注,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读书所得记录在句子旁边,并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当学生面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这样有目的地去学,他肯定会有收获,课上学生也敢于发言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发言该说些什么,那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只是一句口号了。这是一个比较概括的阅读方法,有时不同的课文会出现的新的需要学习的阅读方法,教师都应及时讲授和总结。如果每篇文章你都按这些内容要求学生去读,他肯定会掌握阅读方法,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每学期都有相应的阅读方法的学习和训练要求,老师只需逐步教给学生就可以了。阅读方法你要给学生教会了,一节课至少能减少你10个以上的提问,事实上我们平时讲读中的很多追问都应该是学生自己读书读出来的。减少了提问,你的作用才能真正变成“主导”

三、用范读感染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应体现独特的学习过程--------熏陶感染、体验感悟、激活情感,培养兴趣。感情朗读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我们的课堂上,老师们都注意了感情朗读的指导,但缺乏范读,所以很多感情朗读指导效果不够明显。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更好地领悟课文的内涵。另外低年级朗读能力较差,有了教师的范读,会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把握好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辽阳市太子河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范读阅读方法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