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课外阅读中快乐成长

2013-05-27 09:47李竹
关键词:读书笔记课外阅读读书

李竹

不论古今,不论中外,大凡有成就的学者名人,在他们一生中,无不广泛涉猎各种书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作为教师,我们清楚地知道,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成为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里,我就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学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乐趣;阅读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提供了挥洒自由与快乐的场合与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大致采用了下面几种方法:

(一)以教材为本,进行课外拓展阅读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人教版教材突出的特点是:围绕专题组织教材,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单元前面有一段导语,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引领的作用。比如,小学三年上册的“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献出我们的爱”,分别由《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好汉查理》和《语文园地八》组成。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爱是什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爱,还可以怎么表达?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班的课外阅读也确定了主题——爱。一周以后的汇报会,学生们纷纷介绍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其中一位学生介绍《我的老师》这本书,她声情并茂地为大家朗诵:“我有了学习语言的钥匙,我热切希望运用学到的东西……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帮我开了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她一来到我的身边,就给我带来爱,带来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她把一切事物的美展现在我的面前,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而有价值。”这个学生读完后,向大家介绍了海伦凯勒和沙利文老师的一些情况,然后说:“沙利文老师太伟大了,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她的爱,但是我知道,其实我们班老师对我们的爱也是伟大的、无私的,我感谢我的李老师。”这次课外阅读活动非常成功,让每个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受到了感动、情感在阅读中得到了宣泄。

(二)营造读书氛围,开展活动激趣

《孔子家语》里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在一个充满书香的教室里,不爱读书的学生也变得爱读起书来。我班教室里有一个很大的书架,原来有不少书,我和学生们又从家里带来了好多书,负责管理图书的学生将书进行分类摆放。不同风格、种类的书籍不仅开阔了孩子的眼界,也丰富了孩子的阅读范围,有的学生在家不爱看,到了学校,看到别人的书反倒看了起来。

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也是营造读书氛围的好方法。我班每周五下午开展一节读书交流活动。人人带上所读的书,一一向大家介绍自己本周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通过介绍,不仅让大家知道许多自己没有读过的书的名字及简要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交流读书经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及胆量。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借书阅读,也可以在班级书架上借阅,下周活动时间再归还,这不仅能激发每一个人读书的兴趣,还能使学生花较少的钱读较多的书,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爱护书籍、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指导阅读方法

(一)多种方法进行阅读

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就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一般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和浏览。精读——对一些名著、佳作和自己喜欢的需要的文章和书刊,要仔细地研究,及时地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略读——翻阅报刊可采用读版面、读标题、读导语、读摘要的方法,迅速了解作品的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浏览——有些文章,不需深钻细研,只需要知道个大概内容即可;或者只需从中选择一些有用的资料而已。另外,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二)运用迁移规律,沟通课内外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三)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内容包括摘抄和感悟两个部分。摘抄的内容指的是文中精美的词语、感受最深的地方……也可让学生在感触最深处进行圈点勾划,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学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慢慢地就会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写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的感悟部分。写读书笔记是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个良好的习惯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及时评价反思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关注阅读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反馈、改进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终结性评价关注阅读结果,有利于对阅读成果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2.阅读的质和量相结合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有些学生单纯为了追求自己阅读的量多,在阅读过程中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教师在评价时,一定要引导好学生保量更要保质。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让我们坚信鲁迅先生的话:“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祝愿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首山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课外阅读读书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