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研究

2013-05-30 04:52彭莉娜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8期
关键词:可能性现状

彭莉娜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学课程的现状研究,找出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总结大学新课程应具备的特点。基于新时代、新视角下,分析大学新课程开发的可能性,揭示大学新课程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现状;研究问题;新课程的特点;可能性;发展的趋势

1.大学课程的现状研究

首先,在课程建设中,由于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较大,制约新课程的开发。目前我国大学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的数量不多、内容不新颖、不适应我国人才的培养、大量科研成果和社会新需求中的教学价值被忽视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我国大学课程建设视野不宽、课程内容更新迟钝以及没有真正认识到大学科研新成果和社会需求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潜在意义有关。

其次,新课程从本质上而言不是预设方案与目标的展开,而是一种新知识、新智慧和新意义的的生成活动,新课程的实践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参与,但是,目前很多大学教学人员提倡“新课程”的观念不强、积极性也不高,从而导致新课程开发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尽管一些大学教师可能在某些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适时的补充一些新内容,扼要地讲述新内容,或者开设专题讲座。但是,没能形成理论的、系统的、有指导性的新课程。

最后,大学课程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转化为大学课程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相互机制问题。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化速度快。大学课程内容很难及时跟上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导致大学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

大学新课程建设至今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研究的命题,新时代下,新课程不仅要彰显当代教育理念,而且充分反映现代社会发展新需求对教育的要求与期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2.大学新课程的特征

从现代教育科学的视角来看,“知识爆炸、教育人口爆炸、教育需求爆炸”这三大爆炸被称为现时代的最显著的基本特征。传统的教育观和教育框架再也无法适应这三大爆炸的局面了。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创新人才成为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而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与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重要教学资源的课程,它不仅发挥着连接师生之间知识传递的渠道作用,教师通过课程把相关的方法理论、学习技巧、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同时课程还决定人才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因而,课程的数量、内容的前沿性、新颖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对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1大学新课程应具有时代性

这是新课程的时效性要求。在这个信息时代里,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的容量远远达不到有时甚至跟不上现代社会所需的信息的要求。所学的技术和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知识很容易随着时代的变迁陈腐化,丧失其原本应有的价值。这就要求随着时代的不同转变以往那种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状态,知识内容要反映时代的特征;转变过去“应试教育”的观点,以及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所造成的实用主义的成才观、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应该树立高素质教育的现代价值理念,加强课程内容与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大学生生活的联系。

2.2大学新课程应具备前沿性

这是新课程的时效性要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也相应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一信号反映到大学,则要求学校设计新的课程以适应市场需要,课程大学生毕业之后顺利就业愿望。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第一强国”的美国,其大学课程建设与创新,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它的博士生所学的内容不仅仅具有显著的前沿性,有的甚至具有明显的“超前沿性”。

2.3大学新课程应具有新颖性

这是新课程的本质性要求。转变观念,深化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综合培养。以新的逻辑思维、新的方式、新的态度对待新课程。美国有些州立大学倡导“开新课程”,通过对科研成果中具有潜在教学价值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之成为“新课程”是教授的学术责任之一。

3.大学新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新课程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提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逻辑的概念,关于新课程的可行性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大学聚集着较强的“知识创新、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创造能力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具备开发新课程所需要的充沛的教学科研资源和学术资源。据报告显示至 2007 年,全国大学科研经费比 1998 年增长了 5 倍,有 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建立在大学。大学的科研与学术活动具有显著的创新价值,近年来大学科研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性成果,其成果为前沿性新课程开发提供了充分的可加工材料,是保证这类课程内容新颖性的充分条件。

(2)大学所拥有人力资源是非常充沛的,这一优势为新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优秀的人才资源。据相关调查显示至 2007 年,我国大学拥有全国 2/5 的两院院士,2/3 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另外,通过各种“人才强校计划”,大学引进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效地改善了人才群体的学术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研究群体能力的机构。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各种科研团队、教学团队。还有一大批留学归国人士涌入到大学教学科研群体之中,大大提高了我国大学了解和参与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能力。这些人才资源为新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的知识和智力之源。

(3)从大学物质资源的投入方面而言,新课程的开发对人力、物资、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依赖性都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新课程的开发是基于大学现有知识、学术、人才、信息、和科研成果充足的基础和优势上。通过将科研成果中富有教学价值和适用现代社会新需求的新颖性、前沿性的内容,按照教学要求以及新时代的要求,进行筛选、移植和整合。因而是效益十分明显的教育活动和教学创新实践。

4.大学新课程发展的趋势

4.1新课程内涵上:人文的、科技的、社会的融合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将人文、科技、社会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问题,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重大的值得关注问题,即使在大学阶段也会因为专业、学科、课程内容各异而出现比较复杂的情况,三者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依然是需要探讨研究的问题。

4.2新课程价值上: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

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是基本的方面,然而,更基础的是课程在人的发展上所体现的价值。新课程的设置要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多种价值的融合,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将是现代新程研究发生变化的基本趋势之一。

4.3新课程目标上: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融合

在课程编制与实施的过程中,怎样促进和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难以实现的也是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思维发展和智力开发,。很难将它与具体知识结构的编排分离开来,但它又必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目标。课程目标的不同有可能导致在智力开发上起到不同的作用,但是无论如何,都应把思维训练与知识习得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为知识上的富有并不自然带来智力的发展,两者具有不同步性。通常情况下,智力提高的速度会慢于知识的增长的速度。课程的目标不仅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且精神层面上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才能推动新课程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可能性现状
供应链风险发生大小、发生与持续时间的估计:一个动态贝叶斯的推理网络研究范式
海南省热带花卉文化研究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