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校“开放性实践式教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3-07-02 07:11欧鋆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改中等职业教育开放

欧鋆

[摘要]当前中职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中职学校在教育上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开放性实践式教学,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是中职学校在教育上所寻求的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教学、实施电子化课件教学和探索实验教学的改革等是实施教改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改;教学方法;开放;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社会对各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开放性实践式教学,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当今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

一、当前中职生源质量现状分析。

1、中职学校学生知识基础、思想素质偏低。

自中职学校扩大招生,国家实行免试入学政策和各项国家资助政策以来,使得更多的原来没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的农村学生和很多原本根本无心学习的学生进入到中职学校读书,但我们也看到了中职学生的基本现状整体素质比从前有所下降,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了。这是由于升学和就业政策的改变,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普遍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所以,基础好、思想素质好的学生都想尽一切办法上高中,考大学或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生源是挑选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思想素质偏低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钻研精神不强,热衷于网络、游戏、享乐等,思想观念相对弱化,做事处世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高。同时还有一些学生步入社会多年,又重新返回学校学习。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思想差异很大。采用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不能适应当代中职教育的要求。

2、中职学生的优势。

综合分析,中职生源虽然知识基础差,思想素质低,但他们智力素质并不一定差,只要我们朝着他们各自兴趣、爱好方面正确引导,不难发现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仍比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快;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出人头地梦想依然很强烈。因此,我们要发掘他们的潜力,实施“因材施教”。

3、中职学校学生家庭的期望。

中职学生知识基础差已成为家庭、社会的共同认识。因此,家长、中职学生的目标很明确:学一技之长,以技能立业,也就是技能成才。我们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除了感慨之外,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如何面对这样一批学生呢?如何进行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实际需要?如何能尽快使他们主动学会一门技术以适应社会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中职学校还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呆板单一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很难提高,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而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各样的开放性实践式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才是中职学校在教育上所寻求的教学模式。

二、“开放性实践式教学”的研究背景。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运用前沿科技的的教学方式,开放性和体验式的技术手段,使职业教育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职业教育教学行为也有了新的认识:

1、职业教学的本质从认知领域拓展到生命领域。

教学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与生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应该归复学生应有的生存自由和正常的生活角色,不仅要强调人类的理性,更要重视人的生命性与完整性,把生命、命运、自由、自发性等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充满富有人文精神的生命意识。

2、教学的目标由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

课堂教学不仅突出对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而且是由只重实用“知识”提升为开发学生的生命“智能”,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生命所需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个体有丰富的生命涵养”,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幸福之人”。

3、教学的过程由问答式优化为多向互动式。

教学过程倡导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多向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通过师生的、学生的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4、学习的方式由知识接受形式转变为互动生成式。

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必然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最本质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实现学习由知识接受形式向互动生成式转变,其起点是师生通过互动发现产生新知识,并建构和完善新知识体系。

总之,课堂教学的理念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学习独有的文化内涵,意味着现代教育思想的重大转折和变革。

三、国外成功经验介绍。

德国和美国的职业教育,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在“开放性和实践性教学”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1、德国其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为职业教育注入了生命和活力;其严格的考试制度为培养大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保障。根据权威组织的统计,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的比例仅为20%,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则是职业教育,并以此走上工作岗位。正是通过成功的职业教育,为“德国制造”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也成为德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中等职教中85%的学生接受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是指职业教育中受训者以徒工身份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同时又以学生身份在职业学校接受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理论教育和文化教育,德国职业教育的考试是十分严格的,各类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和实施本行业职业培训的考试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与培训学校无关。像德国职业教育这样“职业教育与行业生产”相结合的开放性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2、美国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则更多的着眼于“动态性、生成性和真实性”。一是以学生为本,通过小组和独立的学习活动,探索知识,支持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利用对概念的质疑,刺激学生互动,鼓励学生通过竞争和合作进行学习;三是制作、使用适用职业教育的学习资源,选择有具体学习成果的活动,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四是运用六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教学方法进行培训:(1)Projects/Independentlearning(项目/独立操作法);(2)Simulation(虚拟环境法);(3)Using Models and learning objects in the VET classroom(职业课堂使用模型模具法);(4)Practical activities(实际演练法);(5)CaseStudies(案例分析法);(6)Games(游戏法)。这种模式成果经验在于:学习材料的呈现从静态提供到动态呈现,学习过程的推进从偏重解释、运用切换到注重发现、引发碰撞生成,教学任务的导向从“过程体验”到“目标达成”,他所强调的操作感悟是学生身心感知、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特点需要通过操作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青少年思维的抽象是属于操作性的,它的发生发展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一般是十分具体行动。我们强调用手做科学,而不要用耳朵听科学,道理就在此。

四、中职学校如何“开放性实践式教学”。

1、教育理念的转变。

其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应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导为主”。如:(1)引导——即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成功信心;(2)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掌握网上学习策略和认知能力;(3)诱导——即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辅导——即辅导学生利用各种手段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完成学习任务;(5)教导——即从“师道尊严”转变为“良师益友”,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

其二、学生教育理念的改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要成为开放教育的主体,也必须转变固有的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听讲,靠死记硬背,通过一层层的筛选,等待着被挑选,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只要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正确,学生完全可以成为开放教育的主体角色。如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获取知识,学生自主操练、分工协作,并随着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主地控制学习时间等。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分层次教学、实施电子化课件教学和探索实验教学的改革,关键要体现在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中。

新的教学模式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是降低对教师的要求,而是强化“教师为主导”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精心设计课程教学方案的基础上,要坚持教学过程的多层次、全方位改革。

其一,落实实践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规划实践教学一体化方案,全面指导学生实践学习。

其二,强化实践环节教学。配置现代化的符合要求的专业综合实验室,建立与专业要求相适应的先进的校外实践培训基地,配备较高水平的实验和培训教师,提供较为充足的教学实践时间等。

其三,规范教务管理,确保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基础上,坚持中职学校的办学原则,继续创建良好的教学管理机制和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以严肃的考纪、严明的校风和严谨的学风,保证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以质量立校,以质量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3、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4、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5、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在教学中应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6、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吴雪萍.中英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3.

[3]郑晓梅.当代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

[4]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教改中等职业教育开放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关于高职院校印刷色彩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