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

2013-07-02 07:11钟敏华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诗词

钟敏华

[摘要]柳如是是古代少数女诗人之一,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才女。她的一生诠释着古代女性在封建制度下的抗争精神。在她的诗作中显示出了独特的精神内涵: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不屈不挠、追求自由的抗争精神。除此以外,柳如是诗歌中显示了对杨柳的钟爱,赋予了杨柳新的含义。

[关键词]柳如是;诗词;爱国主义;独立自由;杨柳意象

柳如是是古代文坛上有名的才女和女诗人,但因其特殊身份,一直没有得到众人的重视,直到学术界泰斗陈寅恪先生在其暮年耗尽心血写下了传世巨著《柳如是别传》后,柳如是的才华和特殊的人生经历才得以向世人展示。下面,笔者将从其创作的诗词中简略分析其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以及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一、生平

柳如是是明末清初堪称传奇的风尘女子和女诗人,有“女侠名姝”之称,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由于其出身、周遭的环境以及其性格和抱负,铸成了其一生坎坷的命运,也因此作出了很多并非平常女子所能作为的事情。她不仅是一位“风姿逸丽”的青楼女子,更是个具有过人才情与忠烈意志的不凡女子,其文学成就也为后人所称道。

柳如是原名杨爱,字影怜,后改姓柳,名隐,字如是,一字蘼芜,号我闻居士,又称河东君。柳如是一生命运多舛。她幼年被拐,得浙江名妓徐佛的教导,指导其琴棋书画。14岁时被返乡宰相周道登强索为妾,教以文艺,后因被嫉妒而逐出相府。但柳如是并未因此而堕落,她以“相府下堂妾”身份高自标置,购置了一艘画舫,过着浮家泛宅的生活。在这段漂泊的日子中,柳如是交游于高才名辈,使得其文学造诣亦日渐深厚。她与陈子龙曾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但在封建制度下,以失败告终。后嫁与明朝才子钱谦益。明亡后,柳如是曾经劝说钱谦益反清复明,但是劝阻失败,后钱谦益过世,柳如是不堪钱家族人的索逼和侮辱,终以三尺白绫,结束了其四十七岁的年轻生命。

柳如是一生起伏多变,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明显感受得到。柳如是一生给后世留下的作品不少,其中主要有《戊寅草》和《湖上草》两个诗文集。

二、诗词中的个人精神内涵

诗词创作,往往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有感而发,触景生情,乃古代诗人创作的一大共同特征。柳如是一生所做的事情与其在诗作中所表现的情感是相互一致的。但是,由于柳如是的特殊身份,使得她的诗词多用典隐晦,就连陈寅恪先生也说:“岂意匪独牧翁之高文雅什,多不得其解,即河东君之清词丽句,亦有瞠目结舌,不知所云者。始知禀鲁钝之资,鄙陋之学,而欲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于三百年之前,诚太不自量矣。”[1]尽管如此,细心品味她的诗词,我们也可以感受得到诗词中的两种重要的思想情感: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独立自由的不断追求。

(一)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情怀。在诗词创作中,柳如是的爱国情怀自然流露,忧国忧民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根据陈寅恪先生的考证,柳如是在明朝灭亡,清军兵临城下之时,曾劝说钱谦益舍生取义,为国殉节,遭到了钱谦益的拒绝,她自己就奋身欲投池中,却被钱死死拖住。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复明运动》中也有记载:“乙酉五月之变,君劝宗伯死,宗伯谢不能。君奋身欲沉池水中,持之不得入。”[2]足见其爱国之情。在与江南名士的交往中,其诗文书法造诣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也深入其心。叶燮《原诗·内篇》日:“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3]一个人的胸襟可以从其诗作中看出来。如《戊寅草·拟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邑邑云中鹄,幽幽草间虫,务当得道步,恒坠荒思中。人生苦不了,意气何难雄?走猎邺城下,射虎当秋风。芳园置樽酒,妙伎呈嘉容。流苏夹绮毂,琱道列芙蓉,宝袂逞飞辩,上客齐卧龙。金吾一何鄙,悲歌心不终。”从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柳如是小小年纪就立志要当巾帼英雄,立下了报效祖国的理想,足见其胸襟之阔达。

柳如是在自己的诗词中也表现出对英雄豪杰的仰慕,以及对当下的政局的担忧。如《戊寅草·拟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我登北邙上,下望如蚁位。陇水匝树杪,乌鹊成夜魅。笙竽列长杨,丹旐空悦媚。朝见贵人入,暮见名士累。昔有苏仙人,千年一归视,华表华蝤猢,铜人亦垂泪。感此巢神山,长松读丹秘。此事我不欺,药成非汝类。孺子何无谋?日夕甘寤寐。”这首诗是柳如是登临北邙后,面对景物而引发的对世俗之事的感慨。诗人对那些所谓的“名士"、“贵人”的所作所为并不赞同,甚至致以鄙视的态度,她认为这些“笙竽”、“丹旐”对于救国毫无用处,而这些华丽的排场只是用于“空悦媚”,并没有实际的用处,反倒是增加了国家的负担。她一心向往的是像苏仙人一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拯救苦难的人,她认为有能志士,应当把自己的才能用到实处去,也只有这样,明朝才可以有振兴的一天。

使笔者感触最深的,应该是柳如是的《初夏感怀四首》了。这几首诗是在国家内忧外患,连年天灾的时候所作的。作者借着对夏初苍凉悲壮的图景的描绘,感慨大明江山的强盛已成过去,文人们追求的只是文章才绝,这些都于国事无补,并且对当时所谓的国家大臣表示鄙夷。柳如是在诗句中强烈地表达了一种报国的抱负,但是在现实中,环境与制度的制约,使得她壮志难酬,夙愿难伸。“我欲阳探龙,心雄翻是有阑珊。”(《初夏感怀四首·其三》)、“只有大星高夜半,畴人傲我此时情。”(《初夏感怀四首·其四》)都很清楚明了的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空有一颗赤诚之心,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一种悲伤和愤怒。

(二)追求独立自由的气息。“虽然,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缺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而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4]柳如是诗词中字里行间透露出超乎常人的独立、坚强、自信和豁达,是其诗词有别于其他的女诗人的一大亮点。古代的很多女诗人,在作品中都表现了一种软弱,虽对现实生活不满,但是又苦于封建社会的严厉制度,只能独自哀怜,所以也给自己的诗歌平添了很多被动的愁怨痛苦。但是柳如是的诗歌却恰恰相反,她不但在自己的诗歌中显示出一种难得的阔达,还表现出一种积极抗争、不为所惧、理想远大、意志坚定的高傲情感,这也是她比以往的女性作者诗作卓越突出之处,也是她能与众男性创作者分庭抗礼之处。她的诗作中,女主人公的主体意识很强,也有对自我的高度肯定,从而显示出对封建社会中的女性人格的自尊、自信的风流气派。如《题墨竹》一诗,就是其自身的写照:“不肯开花不肯妍,萧萧影落砚池边。一枝片叶休轻看,曾住名山傲七贤。”作者以翠竹比喻自己,揭示自己虽貌似弱柳,却骨为傲竹的情感。从“开花”、“妍”这些具有明显性别色彩的字词中可见诗词中暗隐了触发对象应该是男性,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不愿意被别人轻视,尤其不愿意被男性群体所轻视的心态。这具有朦胧的反对性别歧视和压迫的思想,也体现了柳如是独立的人格和铮铮的傲骨。

柳如是的出身,对她的一生来说始终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尽管如此,在诗人的感情生活中,她并没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豁达、自信和高傲。如脍炙人口的《金明池·咏寒柳》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了:

“有恨寒潮,无情残照,真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凡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怜低语。”

在古代,女子过了二八之年尚未能出阁的话,就会被他人当作笑柄。柳如是作此诗时,已经是二十三岁,大有美人迟暮之感了。词中不难感觉到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厌倦,除此还有未能寻觅到理想的人生伴侣的愁苦。“霜条孤影”、“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足见当时诗人境况的凄凉。从前美好的回忆,现在成了诗人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的安慰。但情人已远,青春已逝,生活凄凉,美人憔悴,知音难觅,前途迷离等等的愁苦,都没有将诗人打倒,没有抹杀掉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然得不到知音,就与梅花相伴,与梅花倾诉吧。可见这里的梅花是诗人傲岸的人格象征,表达了诗人不愿意向命运妥协的坚贞的人生态度。

三、一丝杨柳系千情

纵观柳如是的诗词,不难发现其对“杨柳”、“杨花”的情有独钟,在她的诗词中出现杨柳意象的就达到43首之多。这跟柳如是特殊的人生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首先是因为杨柳隐含其姓氏,故诗人对杨柳有着很多的眷恋。但笔者认为,诗人之所以对杨柳如此钟爱,更多的是因为杨柳可以激发起身世的思考。因为在古代,章台柳与青楼女子有着特殊的缘分,而青楼女子出身的柳如是对着飘飞不定的杨柳,自然就有着异于常人的特殊情感。在其诗词中,杨柳的意象已经超出了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折柳赠别、柳管相思的传统思维的范围,而含有了相思和离别之意了。如《杨柳·其一》:“不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杨柳·其二》:“玉阶鸾镜总春风,绣影旎迷香影迟。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这杨柳二首作于诗人与陈子龙同居以后的那段最幸福的时光。诗人借助“杨柳”婀娜多姿的风韵,表达了内心的幸福与忧虑。她并没有完全陶醉于和陈子龙的爱恋之中,出于对陈子龙家庭和当时社会的了解,她已经预感到这种幸福的时光难以保持长久,因此,在这两首诗中也隐含着劳燕分飞的伤感。

此外,柳如是对杨花也有着偏爱。如《戊寅草·杨花》道:“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这首诗也是作于诗人与陈子龙在徐氏南楼同居期间,诗人沉浸在爱情的美好中,尽管如此,诗人在诗中也表现出一种理智,她知道现在她得到了陈子龙的爱情,但是难以与他白头偕老,所以在诗中隐含着难以言语的悲伤。此处的杨花不仅勾起了诗人的愁思,也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忍受着相思的煎熬的痛苦。

其次,柳如是就杨柳的生长特性,以杨柳和杨花自喻,赋予它们以自强不息的人格,表现了诗人的独立自由的性格。如《杨白花》:“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杨花超去暮复离。”这首诗借杨花飘飞比喻诗人自己漂泊无依的身世,对不幸命运的慨叹,也表达了要改变命运,追求幸福的强烈愿望。

柳如是诗词中的杨柳情结正是柳如是对自我个性人格的肯定,对平等爱情的执著追求,对自由独立的生活理想的坚定信仰。如果缺少了这份执著和信仰,柳如是的杨柳意象也就不会在诗词中演绎得如此的凄美动人了。

柳如是的诗词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真正正的柳如是,一个旷世的奇女子。柳如是的诗词也像是一位遗世独立的美人一样,在历史的洪流中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风格,在众多的女性诗词中展示了独特的一面。

参考文献

[1]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八月第一版·第3页

[2]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八月第一版·第827页

[3]叶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诗一瓢诗话说诗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7页

[4]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八月第一版·第4页

陶慕宁.青楼文学语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刘燕远.柳如是诗词评注.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艾治平.艺妓诗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诗词篇】
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方法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猜诗词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