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致孤儿童教育公平路径的探寻

2013-07-02 07:11魏婷毋靖雨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全纳艾滋病儿童

魏婷 毋靖雨

[摘要]全纳教育立足于人权观,追求教育平等。本文试图从社会和学校的层面,从社会关爱与学校融合两大角度探寻艾滋致孤儿童的教育平等之路。

[关键词]艾滋致孤儿童;教育公平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立足于人权观,主张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无论他们是残疾儿童、天才儿童、流浪儿童、童工还是来自其他弱势群体或者社会边缘群体的儿童,每一所普通教育学校必须接受服务区域内所有儿童入学,该理念全面体现了其对教育平等的追求。然而,当前我国艾滋致孤儿童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日渐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全纳教育的目标是为每个人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托尼·布思(TonyBooth)认为,全纳教育是要加强学生参与的一种过程,主张促进学生参与就进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的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的可能。然而,当前我国艾滋致孤儿童的教育现状并非乐观,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特点使得艾滋致孤儿童无形之中被排斥于普通儿童之外,因此为艾滋致孤儿童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探寻教育平等成为维护艾滋致孤儿童权益的最佳方式。

一、社会加大对艾滋致孤儿童的关爱力度

正如对艾滋致孤儿童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分析那样,艾滋致孤儿童的教育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很大的隐患。这点足以引起社会警惕。因此,社会应采取积极措施来帮助艾滋致孤儿童接受教育。

1.政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投入适当且有效的教育经费。艾滋致孤儿童教育现状所隐藏的社会危机,各级政府都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要加强对艾滋致孤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各项救助措施,尤其是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以此提高艾滋致孤儿童的入学率,减少辍学率。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艾滋致孤儿童教育的重视,已出台了许多救助措施,如,2004年国家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艾滋致孤儿童实行免费入学,并免费提供生活费等。然而,还是有相当一批艾滋致孤儿童无法入学,据调查发现,是因为各级政府拨款所需的程序较为繁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救助措施不及时。此外,救助措施需要经多级行政机构审批及分配,很难保证上级拨款能够全额地发放到艾滋致孤儿童手中。因此,政府在艾滋致孤儿童教育专项经费拨款中应避免繁琐的程序,直接拨付给艾滋致孤儿童及其所在学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2.加强防艾知识的宣传力度,立法消除歧视现象。人们对于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和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心态,大多是由于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的匮乏。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再到社区,应该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宣传艾滋病的知识,让人们了解艾滋病的传播特点,以此减少对于艾滋病的恐惧心理,提高预防措施。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要通过立法形式保证艾滋病人及艾滋致孤儿童的合法权益,消除显性的歧视现象。如有段时期,驻马店的西瓜在河南及其周边省份根本没有销路,原因是人们都普遍听闻驻马店的艾滋病瓜农往西瓜里注射了自己的血液,事后经多方取证调查,这一说法是不存在的,是恶伤整个驻马店瓜农并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谣言。对此,就要运用法律手段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严厉惩罚那些制造谣言的人。

二、学校加强对艾滋致孤儿童的融合程度

艾滋致孤儿童教育现状能否有所改善,普通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校是否愿意接受这些孩子,是否愿意保证这些特殊孩子的隐私性,是否愿意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内心世界等,都关涉到艾滋致孤儿童能否身心健康成长、能否积极融入社会发展。

1.不宜为艾滋致孤儿童单设特殊学校,避免使他们标签化。全纳教育的主要观点就是普通学校要接纳全体所有的适龄儿童。然而相当一部分的艾滋致孤儿童是通过在类似于救助艾滋致孤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阳光家园)接受教育的,这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十分不利于其社会化的发展,很容易使他们标签化。即使能够获取良好的教育,但一旦步入社会将很难适应同他人的交流沟通。因此,普通学校就扮演促进艾滋致孤儿童社会化的作用。而据调查发现,普通学校中不足一半的教育工作者真正能够善待、关爱和帮助艾滋致孤儿童。因此,按照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入学原则,社区内的学校要提高对艾滋致孤儿童的重视,要积极吸收这些孩子入学。此外在艾滋致孤儿童入学期间要保证其隐私性,以避免收到歧视与羞辱。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监督所管辖学校的艾滋致孤儿童的接纳工作。此外,对于那些年龄较小又需接受社会福利机构救助的孩子,除了采取本地借宿外,还可以“异地就学”的方式进入普通学校学习,不过前提还是要保证其隐私。

2.学校要帮助艾滋致孤儿童走出心理阴影,弥补情感缺陷。艾滋致孤儿童在父母病逝后很难得到应有的照顾与关心,相反更多的是来自外界的羞辱、排斥和歧视。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久之,很多孩子形成了抑郁、孤僻的性格。因此,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定期疏导孩子,如学校可以组织孩子在福利机构中过集体生日、定期家访尚有其他监护人的艾滋致孤儿童家庭,帮助孩子树立健康快乐的生活心态。当然,作为学校,其自身的力量并不足以完全帮助艾滋致孤儿童走出心理阴影,还要积极同孩子所在的福利机构、尚存的家庭一起,协力共同为孩子营造“家庭”般的环境,弥补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调查显示,在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成长状况明显优于其他抚养形势下的孩子。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更有利于帮助艾滋致孤儿童走出心理阴影,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社会对艾滋致孤儿童的关注力度有助于其避免遭受外界的歧视,保障其入学率即体现教育起点平等,并最终提高艾滋致孤儿童改变自身的命运,体现教育结果的平等。普通学校对艾滋致孤儿童接纳与融合,不仅有助于艾滋致孤儿童接受良好教育,更可以促进其社会性发展,更好地融入发展,这不仅体现教育过程中的平等,更反映了教育是要人尽其才的结果平等。而艾滋致孤儿童教育平等之路的探寻,不仅可以保证艾滋致孤儿童作为一个人所应享受的教育权,体现了对其人权的重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教育民主化进程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敏.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

[2]张伶俐,廖伟群.非洲艾滋致孤儿童面临的困境和解决措施[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8).

[3]田友谊.全纳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的应然选择[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猜你喜欢
全纳艾滋病儿童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公平高效: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
全纳教育视野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缺失及提升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我国学前全纳教育师资培训刍议
时代呼唤“全纳性”的幼儿教师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