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3-07-07 15:15李东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3期
关键词:身痛汤加减腰椎间盘

李东山

(长春市双阳区中医院,吉林 长春130600)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东山

(长春市双阳区中医院,吉林 长春130600)

目的 探讨分析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50例患者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B组40例患者给予单纯双氯芬酸口服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A组总有效率明显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具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身痛逐瘀汤;腰椎间盘突出症平;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组成腰椎间盘的各部分,包括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1],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最高的部位主要以腰4-5、腰5-骶1为主,约占总发病率的95%。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遭到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的地方突出或者脱出到椎管内或者破裂处的后方,刺激或压迫到相邻脊神经根,从而出现腰痛、下肢麻木或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研究以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0.5±2.2)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X片等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患者50例,B组患者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痛逐瘀汤治疗,牛膝10g,桃仁10g,白芥子6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元胡15g,羌活15g,麦芽30g,地龙10g,地鳖虫10g。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适当加减药物,如患者腰部出现冷痛,在受到寒冷侵袭以及在阴雨天气时症状有所加重的患者,可酌情加入独活10g,术瓜10g,细辛10g;患者腰腿疼痛如刺,疼痛部位固定,舌质呈紫黯或出现瘀斑的可酌情加入丹参10g,黄芪10g,五灵脂15g。每日将1剂药进行水煎2次,取500mL左右的药汁,2次/d分。14d作为1个疗程,一个疗程后中间停服3d,后再开始第2疗程,治疗3个疗程,治疗时可根据患者年龄适量加减药量,如年龄在30岁以下的患者每味中药要酌减少剂量。B组患者给予单纯双氯芬酸口服进行治疗,用法及用量为双氯芬酸50mg口服,1粒/1次,2次/d。14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腰部活动功能恢复正常,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消失,下肢肌肉舒张力、皮肤直觉及腱反射功能恢复正常,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显效:腰部活动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腰痛程度减轻,下肢放射痛消失,对原工作影响较小;有效:疼痛等症状体征减轻,能下床自由行走,但对原工作生活有影响;无效:症状、体征均未得到改善。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3个疗程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A组总有效率明显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A组患者中共有3例发生了轻微的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B组患者中有3例发生腹痛,1例发生腹泻,4例恶心呕吐例,5便秘例,失眠1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B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腰间盘突出在中医中是无此名的,故人们同城会认为中医中无药物可以对其进行治疗,保守该病折磨的情况下多采用西医中用于消炎止痛的药物以减轻疼痛,甚至实行手术将椎间盘摘除进行治疗[2],医疗费用相当昂贵,且患者容易留下后遗症,部分患者甚至会由于手术治疗不当而造成偏瘫或者截瘫。

腰间盘突出在中医学中属于“腰痛”“腰腿痛”的范畴[3],其为痹症。中医学认为,导致痹症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湿邪、风寒乘机体虚弱时侵入人体造成的。痛者,为寒痹;游动走窜者,为风痹;著而麻木者,为湿痹,此乃识痹辩证的大纲。《内径》理论中指出,该疾病“系气血瘀滞而生”,应用防风汤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其主要治理原则为“调理气血、辨别阴阳”,此乃后世治疗该疾病的调理气血法的先驱。

据相关统计表明,近年来,腰间盘突出症患病率逐渐增高,且逐渐年轻化。通过研究发现,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外在及内在因素两种,外在因素是指患者由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者湿邪,邪气阻滞了经络而引发该疾病;患者劳累过度或者外伤损伤到了筋骨及血脉,导致络脉气滞血瘀而阻塞不通畅,筋脉失于濡养而造成该疾病。内在因素是由于患者本身先天禀赋不足,机体长时间生病而造成体弱或者由于劳累过度损伤到了肝肾,导致其经血亏损不能对筋骨静脉进行濡养,或者机体阳气不足对筋脉不能起到温煦的作用。另外患者的情绪变化也能造成肝肾的亏损,郁怒损伤肝脏导致肝脏受郁而不能疏解,气逆而在经脉中走窜导致该疾病的发生。腰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因素就是血瘀、湿阻[4]。临床实践表明,对患者实行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能对神经根水肿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对微循环发生的障碍能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且具有降低炎性介质水平等诸多作用。身痛逐瘀汤记载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其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补气血及益肝肾的功效,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腰膝疼痛,时日长久的痹症,肢节屈伸不便或麻木不仁等症状的治疗效果较显著。在本次研究中,运用的身痛逐瘀汤其药方主要突出化湿祛风、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患者进行养血及活血的主要中药组分主要以桃仁、红花、当归及川芎为主;通络、止痛主要以地鳖虫、地龙为主;祛风除湿有羌活及白芥子;牛膝具有引经作用;加用元胡进行止痛;麦芽具有护胃作用。现代医学理论上来讲,该药在临床使用中,具有扩张血管,减小血小板及红细胞凝集,江都血液粘稠度,改善血管通透性及循环,消除炎症,改善局部的营养状况及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的过程,对于关节、周围组织及神经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并能够够缩短其炎症期,减轻结缔组织形成黏连的程度,并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5]。该药剂无论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还是慢性期均具有较显著的疗效,患者使用该药物时出现的不良反应较轻微,故可以持续使用,与西药相比,其疗效较显著,更安全可靠。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进行治疗3个疗程后,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西药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身痛逐瘀汤组总有效率明显较西药治疗组高,身痛逐瘀汤组患者50例中有3例发生了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而使用双氯芬酸进行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较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显著,患者服用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1] 马晋生.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J].山西中医, 2011,27(11):23-24.

[2] 何春鄂.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的临床分析[J].国际中医药临床研究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二届中医临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45(56):121-122.

[3] 曹臣,汪经革.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腰腿痛40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0,31(23):74-75.

[4] 黄丽华.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2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8(23):45-46.

[5] 孙志新.身痛逐瘀汤及其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46(28):48-49.

R681.5

B

1671-8194(2013)33-0206-02

猜你喜欢
身痛汤加减腰椎间盘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产后身痛怎么办?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