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0例临床分析

2013-07-08 02:17黄汉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强的松特发性紫癜

黄汉美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0例临床分析

黄汉美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有效率超过90%,血小板计数明显提高,分娩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能显著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减少产后出血,是治疗该病有效办法。

妊娠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以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有皮肤黏膜出血、无明显肝、脾肿大为特征的妇产科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血小板抗体会经由胎盘引发胎儿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加大新生儿颅内出血风险,甚至在分娩手术中出现流血不止和感染现象,对胎儿和母体生命造成一定威胁[1]。因而,加强该病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对2009年7月~2012年7月来我院诊治的110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4.0±3.4)岁。初产妇有74例,经产妇有36岁,孕期为35~40周,平均孕期为38.9周。其中有59例诊断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史,34例有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史,患者牙龈、皮肤黏膜均有不同程度出血情况,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①首次诊断。应对患者既往病史进行了解,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通常在妊娠前就有血小板减少症状,即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并伴有出血症状。②其它因素检测。若出现血小板减少情况还应排除是由其它因素所引起,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性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和抗磷脂综合症等,并仔细分别与该病表现相类似的血小板减少症状如HEELP综合症和子痫前期等。对骨髓穿刺显示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并伴成熟障碍,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并有进行性降低即可[2]。③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通过对血小板膜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可用来区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状[3]。但相关研究表明,有大约40%患者在妊娠期具有对多种血小板抗原的循环或是结合型抗体,使得抗血小板抗体检测无诊断价值。在30周内首次出现血小板计数小于70×109/L即可作为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判断指标。

1.2.2 治疗方式对于血小板计数小于80×109/L患者口服强的松,给予血小板计数小于60×109/L患者采取静脉滴注50mg/d的糖皮质激素强的松+丙种球蛋白方式进行治疗,在注射5天后减少剂量,对血小板计数小于30×109/L患者使用强的松丙种球蛋白输血小板悬液加以治疗,而在孕晚期采用地塞米松10mg进行每日静脉滴注[4]。

1.3 疗效标准显效:血小板计数大于100×109/L,出血症状停止;有效: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出血症状消失;进步:血小板计数有所增加,出血症状有所缓解;无效:血小板计数和出血症状均未有好转改善情况[5]。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软件SPSS 17.0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在110例患者中, 56例有妊娠合并症(50.91%),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有5例,产后出血有8例,早产有6例,巨大儿有12例。110例患者中46例检测了母体PAIgG,阳性有25例,阴性有21例,骨髓穿刺检查19例,均有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110例患者都随着孕周进展呈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趋势,在妊娠早中期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中晚期血小板计数小于30 ×109/L。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孕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检测情况(n)

2.2 孕期治疗情况孕期治疗110例,有41例血小板计数小于80×109/L,患者采用(20~60mg/d)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口服治疗,在5天后维持最低剂量进行治疗;27例血小板计数小于60×109/L患者采用(50mg/d)糖皮质激素强的松+(20g/d)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42例血小板计数小于30 ×109/L 患者采用(50mg/d)糖皮质激素强的松+(20g/d)丙种球蛋白+(1~2U/d)血小板悬液静脉滴注治疗。

110例孕期治疗患者在治疗前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53±18)×109/L,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有53例,血小板计数在(50~70)×109/L范围有38例,血小板计数在(70~100)×109/L范围有19例,血小板计数最低值为小于15×109/L。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83±12)×109/L,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有9例,血小板计数在(50~70)× 109/L范围有23例,血小板计数在(70~100)×109/L范围有68例,血小板计数最低值为小于38×109/L。分娩前、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效果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效果对比[n(%)]

2.3 分娩情况110例孕妇中,经阴道分娩46例,剖腹产64例,产下单胎104例,双胞胎4例,流产2例,共产下112例新生儿,出血量均小于800ml,新生儿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大于100×109/L。

3 讨论

我国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约为2.1%~3.5%,经国外有关医学专家实验观察发现,仅有39.4%新生儿在孕妇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其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且无止血功能障碍,由此证明母亲血小板水平变化不能准确判断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情况,两者无明显相关性[6]。110例患者中46例检测了母体PAIgG,其中25例血小板抗体PAIgG呈阳性,阴性21例,由此说明,PAIgG检测结果无法作为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依据,母体PAIgG呈阳性只能证明其增高值和血小板计数之间具有负相关性。本实验行骨髓穿刺检查19例,虽该检查对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具有意义,但孕妇较难接受该检查。免疫球蛋白中包含多种抗病原的免疫抗体,能有效阻止抗原抗体反应,所以对于较严重的患者,尤其是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无效时,增加丙种球蛋白可明显减少血小板破坏和患者出血问题。但由于部分孕妇行剖宫产需进行麻醉镇痛,会增加硬脊膜外腔出血风险,因而应放宽用药指标[7]。患者输入血小板制剂后会发生输血副反应,尤其是多次输入后,反而会降低血小板计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8]。在本组实验资料112例新生儿中,其血小板计数均未见异常,可证实该观点。在对孕妇用药时需要考虑胎儿安全,有资料显示,在妊娠期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增加胎儿感染率。但强的松在进入胎儿循环前有90%的有效成分被脱氢酶灭活,只给予普通剂量进行治疗尚可保证胎儿安全。在治疗期间对孕妇、胎儿以及新生儿观察发现,无不良影响,且缓解了出血症状。

[1]梁梅英,王建文,王山米.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0 (06):273-276.

[2]杨剑秋,马良昆,盖铭英.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妊娠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36):333-335.

[3]王琪,聂六六.娠妊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2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39):729-731.

[4]邓姗.娠妊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10(31):256-257.

[5]申屠敏,叶伟萍,潘琢如.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1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0(05):26-28.

[6]尹红亚,辛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01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杂志,2010(03):327-330.

[7]葛自银.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232-234.

[8]李蔚,侯明,张茂宏.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异性免疫学诊断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22):374-376.

R554+.6

A

1673-5846(2013)08-0342-02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2700

猜你喜欢
强的松特发性紫癜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特发性腹痛一例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IV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匹多莫德分散片防治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疗效分析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强的松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