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端午没有屈原

2013-07-09 04:29吴燕
阅读 2013年6期
关键词:赤豆棉线柴火

吴燕

其实在农历四月初,河边的芦苇就长得有两三米高了。于是我奶奶就叫凤英去摘芦叶。凤英是我姑,那时候还没出嫁,她是奶奶当童养媳那样养的。我姑黑黑壮壮的,读不进去书,上完初中,认得几个字,就回家干活了。那会儿我爸早就大学毕业,分到苏北建电厂去了。当然同行的还有我妈,然后就有我们,一二三,相继被送到乡下。

我们跟着我姑去摘芦叶,她穿着白底小蓝花的的确良衬衫,自己纺的靛蓝粗棉布裤子,裤脚管塞进黑色橡胶雨靴里。她深一脚浅一脚踩进河边的烂泥里,先把芦苇拉弯腰,然后就拣那嫩绿窄长的,一叶叶往下拉。我姑一辈子没人夸好看。不过我始终记得她一头乌黑的短发,仰头伸手采摘芦叶的样子。好看。

芦叶摘回来撂整齐了,放在大铁锅里,锅里加满水。我奶奶坐灶堂后开始续柴火。那火不能太旺,水刚开始沸腾就要撤火。不然芦叶会变黄。滚水里出来的芦叶再用凉水激一下,激过了才有韧劲。

这时候满屋香气蒸腾,青青的、涩涩的、暖暖的,小孩开始兴奋得像小狗,四处乱窜,坐不安稳。我奶奶把我们洗澡的大木盆拿出来。芦叶就整整齐齐码边上,中间放一竹筐白糯米,一碗赤豆,一碗红枣,一团白棉线,开始包粽子。三片叶子排成一行,手一弯,弯成漏斗,再放糯米、红枣赤豆,用大拇指压压紧,再插进一片芦叶盖住几个角,嘴里咬上棉线的一头,三缠两绕扎紧,就成了。手慢了不行,一慢就容易松。还得用劲,得有手劲,还得有牙劲。我奶奶包粽子又快又紧。包好的粽子像块四角尖尖的青石。

我后来进城里上小学,在课文里学到吃粽子为纪念屈原。满心疑惑,我姑,还有我奶奶,她们采芦叶包粽子,从来没说过这是为纪念一个叫屈原的跟她们八杆子打不着、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男人。

近日又有人翻出60年前的旧案,说这屈原是个弄臣,因被楚王所弃想不开才投河死的。微博上一时哗然。不过我就闹不清了,这有啥好围观的?压根不新鲜啊。在那时候,爱国不就是爱君吗?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尔等生是王的人,死是王的鬼。献文、献计、献才华、献智慧、献青春、献热血,叫你献就得献,献不着还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哭天抢地抹鼻子上吊投河以求能再献一回,这就是那种臣子对君王热烈的、忠贞不渝的乃至以死相报的爱……可是在民间,人们用另一套体系,小老百姓管他屈原是谁,老祖宗传下的规矩,芦叶青了就该包粽子,姑娘大了就该出嫁,出门干活,吃饭睡觉,寻常日子,长远而扎实。

我惟一感叹的是,我奶奶老了,且不说包粽子,她现在连吃粽子都不知其味。于是我们只能吃超市的粽子,吃各类单位发的人情送的凭票提领的粽子。味同嚼蜡,聊胜于无。我奶奶就整天幽闭在城里的三楼上,有时糊涂,有时清醒。清醒时无语,糊涂时仍叫凤英去采芦叶。而那采芦叶的小河早浑浊不堪,那生柴火的灶台早已泯灭无痕……你叫我到哪儿去凭吊童年?

(摘自《江南时报》)

猜你喜欢
赤豆棉线柴火
小年夜里赤豆糯米饭在飘香
酒酿赤豆元宵
弄柴火
弄柴火
弄柴火
降脂赤豆“心之谷”
木醋液对赤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棉线挂饰
“这儿暖和”
命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