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教师沉默现象

2013-07-10 03:52马静静
关键词:课堂沉默沉默

马静静

[摘要]课堂上的教师沉默对课堂教学有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有效的教师沉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消极的教师沉默往往会导致教学的低效,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现有的大多研究是从教师沉默的积极方面着手,把课堂上的教师沉默作为教师的一种教育机智来进行研究,而本文尝试从教师沉默的另一角度出发,通过描述教师对后进生、中间生和优等生的不同课堂表现行为的沉默现象,揭示课堂上的教师沉默现象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沉默 教师沉默 课堂沉默

一、对后进生的沉默

在课堂上,很多老师为了保证教学的顺畅,往往对后进生的课堂表现行为选择沉默,有些老师甚至在上课前就警告那些他们眼中的后进生,“上课时,只要你不说话,你干什么都行”。因此,在课堂上就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做别的科目的作业,或者趴着睡觉,而老师从不问津,大摇大摆地视而不见,甚至还为自己成功地管住了这些后进生而心中暗喜。

其实,这些沉默中的后进生往往因为学习习惯欠佳,或者心理品质较弱,或者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而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处境卑微,[1]而老师的毫不关心、视而不见、默不作声,更把他们排除在了课堂之外。毋庸置疑,优等生本就是老师们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享有着更多的话语权,在课堂上他们总会频繁地被老师们叫起来,久而久之,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而在课堂上本就处于劣势的后进生群体,不管他们是好是坏,老师们总是熟视无睹,默不作言,渐而渐之,他们的学习兴趣必然会日趋丧失。老师们总是认为,后进生群体总是扰乱课堂秩序,反正他们也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只要他们不捣乱,不影响课堂纪律,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他们的很多行为也只是为了吸引老师的注意,而老师们却直接用“沉默”把他们一切的课堂表现行为扼杀。不言而喻,这样的课堂管理是不健康的,如果说一个老师只能用其沉默的力量来管理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只能说其课堂管理的能力需要改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天使,给后进生群体一份关注,一个舞台,他们也能舞出精彩的自己。

二、对中间生的沉默

在课堂上,优等生因为其精彩的表现而受到老师的亲睐,后进生因为其错误的行为时不时获得老师的“关注”,而中间生,不好不坏,不上不下,往往被老师忽视。

教育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注意力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可以说,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注意力的成长过程,教师注意力的成长带动学生注意力的成长。[2]这种注意力的成长不但可以引导出不同的课堂氛围,而且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对在课堂上处于中间地位的学生而言,他们总怀有一种矛盾心理,既渴望老师的注意,又害怕老师的注意,因为他们在课堂上被“关注”往往凶多吉少。[3]所以,他们中的一些人慢慢练就了逃避教师“眼球”的能力,他们总是缩着脖子埋着头,把自己藏在书堆后。而老师也用自己的沉默滋生了这些中间生群体的沉默,回应了中间生的沉默,使他们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事实上,年轻教师总是会敬佩有经验的教师,原因之一就是老教师们能注意到课堂上的一切,并能巧妙地应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显然,教师在课堂上享有权威的话语权,对于中间生的沉默,教师是了解的,是可以想到的,但老师却还是也选择了沉默,不曾记得,不曾想起。

三、对优等生的沉默

无可厚非,优等生在课堂是教师们的掌上明珠,他们是课堂上的主角,在课堂上与教师配合,往往能一语中的,赢得赞扬。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教师也慢慢希望改变自己的课堂面貌,希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喜欢热闹的课堂,喜欢用诸如讨论教学,合作教学等热闹的教学方式,显然这都需要学生的参与,而优等生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优等生往往都身兼数职,不亦忙乎。也正因为这样的过分关注,这样的万般催促,教师很少去留心优等生的需要,优等生的缺点,或者一时有所察觉,也默不作言,既不言表,又不引导,从而错失了一些有意义的教育机遇。

对于优等生而言,虽然他们总能获得不错的考试分数,但他们毕竟还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就必然需要教师的教育和监护,使他们既成为合格的学生,也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如果一个优等生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很多教师不问缘由,就指责另一学生,在这些教师的意识里,优等生总是不会做错的。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既然出现了问题,很少会绝对地只是一方的错误。试想一下,长此以往,这些“获益”的优等生能真正获益吗?再诸如优等生的过度的自尊心,优等生的清高,优等生的不合群等等,这些成长中的个体,需要的是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而不是教师的沉默,教师的不愿说、不能说、不用说。

课堂上的教师沉默现象是由教师的教育素养使然,也是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解读与诠释。当然,在课堂上,教师不仅拥有权威的话语权,他们也有沉默的权力,不过要把握好“度”,保持对学生的适切沉默。首先,教师应该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质,强化自身的教育能力,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其次,教师应该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以“责任”改变沉默,[4]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3]庞妮.课堂沉默:一种被规训的“自由”[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

[2]张翔.视而不见也是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4(9).

[4]孙山.教师沉默行为:表现、危害、诱因及改善[J].江苏高教,2010(2).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

猜你喜欢
课堂沉默沉默
浅谈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
语文课堂应拒绝“沉默”
如何走出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困境
从文化角度探究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
陶行知“沉默”教女孩改错
不沉默才是金
略谈高中英语课堂气氛沉闷现象原因及应对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沉默成因的调查研究:基于学生视角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杜绝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