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大师风范诠释心理学的本质

2013-07-12 06:56○沈
博览群书 2013年5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心理学

○沈 群

南京师范大学的杨鑫辉教授是中国心理学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在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研究方面颇有造诣。他作为心理学界的老前辈,仍以“不老松”的可贵精神主编了《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50 位现当代心理学家思想选粹》。杨鑫辉一向主张心理学要面向现实生活,要为生活大众服务。他主持编写这本书的根本目的也正是为了满足普通大众认识和了解心理学的需要。正如他在该书前言中所说:“生活需要心理学,广大群众需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学,它的主要流派理论思想是什么。这也是编写本书的动因。”不过,作者没有直接向读者陈述心理学是什么,而是把这一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书中论述了50 位具有代表性的现当代心理学家的思想并作了客观公正评价,目的是让读者通过瞻仰心理学大家的思想风范对心理学的本真内涵作出自己的诠释。

人物选取全面,代表性强

心理学自1879年正式跻身科学殿堂以来,一直是学派更迭、人才辈出。正如英国心理学家诺埃尔·希伊在《50 位最伟大的心理学思想家》的前言中所说:“150年前,如果想在一个信封的背面列出欧洲和北美所有心理学家的名字,的确是有可能做到的。而今,拥有心理学学位的人已经成千上万。”这本书荟萃了自冯特以来50 位世界级心理学的思想巨擘,可谓既全面又有代表性。

首先,在人物选取上注重了全面性和广泛性。从理论派别上看,所选取的人物涵盖了结构主义、意动心理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生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几乎所有重要的心理学派别;从研究领域上看,所选取的人物涵盖了实验心理、教育心理、发展心理、人格心理、社会心理、智力心理、认知心理等重要领域;从地理分区上看,不仅选取了来自欧美的心理学思想家,而且选取了来自苏俄的心理学家代表。其次,在人物选取上还注重了经典性和代表性。书中所选取的50 位心理学家大多是厥功至伟的思想巨匠。有些对心理学学科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如科学心理学的缔造者冯特、意动心理学的开创者布伦塔诺、行为主义的旗手华生、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等;有些对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和推广功不可没,如实用主义心理学的代表詹姆斯、“应用心理学的多产的宣传者”闵斯特伯格、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大师罗杰斯、注重实践的理论家勒温等;有些在某一研究领域标新立异,如具有“意识的爱因斯坦”美誉的超个人心理学的代表维尔伯、饶有趣味的动物行为学的开山鼻祖劳伦兹、“三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斯腾伯格等。

结构编排合理,紧凑性强

对于一本好书而言,丰富精彩的内容离不开合理的结构编排。书中的50 位心理学思想家基本上是按人物所属流派编排的,而且每个学派的人物归类在一起,给人很强的紧凑感。这样编排的顺序依次是结构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意动心理学(布伦塔诺、胡塞尔)、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劳伦兹)、格式塔心理学(苛勒、勒温)、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霍妮、弗兰克尔、克莱因、拉康)、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维尔伯)、认知心理学(西蒙、米勒、皮亚杰、乔姆斯基)、生态心理学(巴克)、积极心理学(塞里格曼)、苏俄心理学(巴甫洛夫、维果茨基、鲁利亚、鲁宾斯坦、列昂节夫、阿纳尼耶夫)。另外一些人物难以准确地归为哪一个学派,只能说他们属于哪个研究领域。于是作者按照研究领域对他们进行了编排:把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凯利、麦独孤归为人格与社会心理领域,把桑代克、杜威、布鲁纳、柯尔伯格归为教育与道德心理领域,把加德纳、斯腾伯格归为智力心理领域,把斯佩里、加扎尼加归为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领域。这样的排列方式,不仅显得内容丰富精彩,而且线索脉络清晰合理,给人“多而不乱”之感。

内容阐述翔实,述评并重

就每位代表人物而言,作者主要从三个模块来入手,即“生平简介”、“主要著作及思想”、“简要评价”。首先,书中简要给出了心理学思想家的生平略传。一个人的早年经历可以影响到他后来的成长历程。作者通过呈现思想家的成长过程,可以让读者了解理论观点产生的背景渊源。其次,书中着重对心理学思想家的著作和理论观点作了较为细致翔实的阐述,可谓既全面又主次分明。例如,在介绍冯特的心理学思想时,就从“身心平行论”、“个体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意志论”四个方面来展开,基本涵盖了冯特的全部心理学思想。再次,作者不仅对心理学家的思想观点作了详细介绍,而且还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既看到了贡献的一面又看到了局限的一面。

观点表达准确,可读性强

《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不是一本纯学术著作,而是一本通俗性为主、学术性为辅的心理学普及性读本,可谓雅俗共赏。一方面,作者在思想观点的表达上力求严谨、准确和科学;另一方面,作者在语言风格上尽量克服晦涩难懂、呆板沉滞的学术语言,观点的介绍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使全书具有通俗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因此,该书不仅适合于心理学的专业人士,而且适合于心理学的爱好者和初学者,能够促进心理学的推广与普及,促进心理学走入大众生活。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谁更难过
人生什么最重要
心理学家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跟踪导练(二)5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