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地区痤疮流行病学调查

2013-07-12 06:01刘欣会王婷琳王晓艳张建中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病史痤疮患病率

刘 青,高 馨,刘欣会,李 杭,王婷琳,王晓艳,周 城,张建中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青年的面部。若不予治疗,容易留下色素沉着或瘢痕,影响容貌。痤疮的发病受年龄、性别、种族、地理环境、气候、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调查了解痤疮在山东省淄博地区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防治痤疮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点与调查方法

人群选择充分考虑本地不同地域、职业及民族聚居特点,以淄博城区内居民社区为单位,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式选出4个居民社区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12岁以上者,调查内容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生活饮食习惯、睡眠时间、肥胖指数、皮肤科情况、程度分级、患病病程以及治疗情况等。以问卷形式聘请专门的社区协调员协助入户调查,调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与皮肤病专业医师共同进行。

1.2 痤疮诊断及分级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中痤疮的诊断标准;严重程度分级采用Pillsbury分级法:Ⅰ度(轻):黑头粉刺散发至多发,炎症性皮损散发;Ⅱ度(中等):Ⅰ度加浅在性脓疱,炎症性皮损数目增多,限于面部;Ⅲ度(重):Ⅱ度加深在性炎症性皮损,发生在面部、颈部及胸背部;Ⅳ度(重度~集簇性):Ⅲ度加囊肿,易形成瘢痕,发生在上半身。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过程中进行统一质控,所得资料现场核对,调查的所有数据经两遍录入EpiData2.1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病率标化采用2003年全国人口调查资料。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点总人口3 000人,实际调查人数为1 455人,应答率48.50%。调查人群年龄12~49岁,平均(33.34±10.01)岁。其中男504人(34.64%),女951人(65.36%)。男女平均年龄分别为(32.75±10.06)岁和(33.45±9.96)岁。初次发病年龄:12~17岁82例(66.13%),18~19岁23例(18.55%),20~29岁15例(12.1%),30岁以上0例;初次发病年龄不详4例(3.23%)。

2.2 痤疮患病情况

痤疮患者共124例,患病率8.52%,标化患病率9.40285%。男性痤疮患病率高于女性(χ2=6.629,P<0.05)。未婚者痤疮患病率最高(23.45%),未婚者与已婚者痤疮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778,P <0.01)。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患病率明显高于小学及以下者(χ2=9.208,P<0.01)。学生患病率最高达23.42%,其次是科研或技术人员,其余分别是公务员或教师、务工者、无业、个体、商人及其他,其中学生与务工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66,P<0.01)。有皮肤油腻患病率高于无皮肤油腻者(χ2=13.469,P<0.01)。体质指数(BMI)<24患病率(11.31%)明显高于24≤BMI<28者(4.52%,χ2=15.176,P<0.05)与BMI≥28者(2.58%,χ2=11.166,P<0.05)。性格平和者患病率明显少于性格急躁者(χ2=6.689,P < 0.05)和内向抑郁者(χ2=7.692,P< 0.05)(表1)。

痤疮患者男女发病的高峰年龄均在18~19岁,而25~39岁男性痤疮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痤疮程度分级

痤疮患者中Ⅰ度78例(62.90%),Ⅱ度38例(30.65%),Ⅲ度8例(6.45%),无Ⅳ度患者。

2.4 痤疮患者治疗情况

痤疮患者中无任何治疗的有86例(69.35%);曾经治疗的有38例(30.65%),其中有18例(47.37%)是在医院治疗,有12例(31.58%)是根据广告买药治疗,有5例(13.16%)是美容院皮肤护理治疗。

2.5 女性痤疮与月经的关系

女性痤疮患者中有35例(51.47%)在月经期间不加重;有17例(25%)稍微加重;有12例(17.65%)明显加重;不详者4例(5.88%)。

2.6 痤疮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有脂溢性皮炎病史者痤疮患病率为18.52%,无脂溢性皮炎病史者为8.34%(χ2=2.336,P>0.05);有痤疮病史者痤疮患病率为8.56%,无痤疮病史者为8.6%(χ2=0.001,P>0.05);有酒渣鼻病史者痤疮患病率为11.11%,无酒渣鼻病史者为8.52%(χ2=0.00,P>0.01);有皮炎湿疹病史者痤疮患病率为6.67%,无皮炎湿疹病史者为8.56%(χ2=0.001,P>0.01)。

表1 痤疮发病情况 (例)

表2 男女各年龄组痤疮患病率 [例(%)]

2.7 对生活的影响及患者认知

痤疮患者中认为对生活无影响者83例(66.94%),认为对生活有些影响者38例(30.65%),认为对生活有严重影响者3例(2.42%)。痤疮患者认为痤疮属于自然现象者96例(77.42%),认为痤疮属于疾病者26例(20.97),不详者2例(1.61%)。

3 讨论

痤疮是发生于青春期的常见皮肤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与雄性激素分泌、毛囊口角化、丙酸杆菌感染引起周围组织炎症等多种因素相关[1]。

本调查中,痤疮总患病率为8.52%,与其他国家的报道相比有很大差异[2-5]。这可能与调查统计的方法不同有关,本次调查所反映的仅以调查当时是否存在痤疮为准,不做之前是否患过座疮的累加。调查中发现12~19岁痤疮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0岁以后逐渐下降,18~19岁为发病高峰,男性痤疮患病率高于女性,与尼日利亚[2]和韩国[3]相似。原因可能与性激素水平、对性激素的反应以及生活规律程度不同有关,虽然男女血液中同样有雄性激素的产生,但男性对雄性激素的反应却更强烈,另外男性的肌肤油脂分泌量比女性大,更易沾污物,而诱发炎症,这些都可能是男性的痤疮发病率高于女性,且情况也比女性更严重的主要原因。初次发病年龄小于20岁者共有105例(84.68%),提示12~20岁之间是痤疮初次发病的高峰,此年龄段应是痤疮防治的重点人群。从文化程度来看,高学历者发病率高于中学或以下学历者,这可能与人群的精神状态、生活、工作、学习压力不同引起的内分泌变化有关。从婚姻方面来看,未婚者痤疮患病率显著高于已婚者,调查中发现,未婚者年龄多在25岁以下,而该年龄段正处于痤疮高发段,另外,未婚者多处于求职、择偶、生活不稳定、饮食无节制等状况,肌肤本身的油脂分泌旺盛,痤疮可能发生的相关因素多于已婚者。学生患病率最高,其次是科研或技术人员, 学生正处于本病的高发年龄,科研及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这些都可能增加痤疮发生的几率[6]。另外,性格因素亦非常重要,调查显示,性格平和者的患病率显著低于性格急躁及内向抑郁者,这一现象说明本病有明确的心因疾病特点。

本调查124例痤疮患者中以Ⅰ度为主,其次为Ⅱ度、Ⅲ度,与韩国[3]相似,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有关报道相近[7]。女性痤疮患者中在月经期间稍微加重和明显加重者占42.65%,提示本病与女性生理周期激素水平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8]。

痤疮有一定的自限性,表现在本病有一定的发病年龄和自然病程。大多数人发病的高峰期是青春期,以后逐渐自行缓解和消退[7,9,10]。事实上,本病没有引起绝大多数人的重视。在本次调查的124例痤疮患者中有77.42%认为痤疮属于自然现象,只有20.97%认为痤疮是一种皮肤病;一些药物、化妆品广告的夸大宣传及群众健康观念的陈旧可能是造成患者就诊率低的原因。调查中只有30.65%的患者曾经治疗过,其中仅47.37%是在医院治疗。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并对痤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急躁及抑郁性格、皮肤油腻、文化程度较高、肥胖、高压力职业和未婚状况是痤疮的危险因素,而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睡眠不足、脂溢性皮炎病史、痤疮病史、酒渣鼻等因素在此次调查对象中,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与临床验证不符,可能由于本次调查样本量不够大以及抽样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可能因局限而有所偏差,所得结论仅代表本次所调查的较小区域情况,有其片面性。

[1]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 [M]. 3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5-938.

[2]Yahya H. Acne vulgaris in Nigerian adolescents-prevalence,severity, beliefs,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J]. Int J Dermatol,2009, 48(5):498-505.

[3]Do JE, Cho SM, In SI, et al.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Acne Vulgaris: A Community-based Study with Korean Adolescents[J]. Ann Dermatol, 2009, 21(2):125-129.

[4]Purdy S, Langston J, Tait L. 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cne in primary car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Br J Gen Pracll, 2003, 53(492):525-529.

[5]Tan HH, Tan AW, Barkham T, et al. Community-based study of acne vulgaris in adolescents in Singapore [J]. Br J Dermatol,2007, 157(3):547-51.

[6]冯洁莹, 范瑞强. 广州市1 561名中学生痤疮流行病学调查 [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8, 15(1):49-51.

[7]裴广德, 杜金锋, 黄英, 等. 河南省焦作地区痤疮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24(12):1129-1131.

[8]Schnopp C, Mempel M. Acne vulgar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Minerva Pediatr, 2011, 63(4): 293-304.

[9]庞莹, 何春涤, 陈洪铎. 痤疮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 22(9):753-755.

[10]石云, 丁大鹏, 崔剑平. 冀南地区城乡青少年痤疮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 22(10):611-613.

猜你喜欢
病史痤疮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