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站改施工的车务安全风险控制对策

2013-07-13 03:40肖小科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3年2期
关键词:行车车站方案

肖小科

(南昌铁路局 向塘西站,江西 南昌 330021)

铁路枢纽和站场扩能改造施工大多以分步、分期施工过渡衔接,其中Ⅲ级施工居多,Ⅰ、Ⅱ级施工相对较少。由于Ⅰ、Ⅱ级施工影响范围大,运输组织干扰严重,多部门参与集中施工,一般以信号换装、联锁软件更新、正线改拨等工程为主,要求投入大量的施工人员和机具,因此称Ⅰ、Ⅱ级施工为大型站改施工[1]。南昌铁路局向塘西站扩能改造工程历经 3 年零 2 个月,其中Ⅰ级施工 6 次、Ⅱ级施工 9 次,共 15 次涉及非正常行车的大型站改施工。向塘西站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克服大运量与站改施工的相互干扰,确保站改施工全过程安全,在大型站改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1 大型站改施工风险识别

1.1 大型站改施工组织特点

大型站改施工是一个整体性较强且涉及多专业、多部门配合的综合工程,具有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和使用机具多,非正常作业面广,施工分散,运输秩序干扰严重等特点。大型站改施工过程中需要停信号、联锁、闭塞、线路、接触网等设备,涉及货物列车运休、旅客列车停开、反向行车、变更运行进路等运输组织调整,需要采用人工引导接车、施工特定引导接车、手信号发车、人工准备进路等非正常作业办法。由于存在大量的非正常作业,大型站改施工作业组织存在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1.2 大型站改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针对大型站改施工组织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从施工前期准备、施工组织过程和施工结束 3 个阶段对大型站改施工运输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研判。大型站改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内容和流程如图 1 所示。

1.3 大型站改施工安全风险分级

根据大型站改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参考风险管理常用的定性方法,对营业线施工组织安全风险程度进行划分,共分为以下 4 个等级[2]。

(1)A 级。风险程度极显著 ( 不可接受 ),可能导致的后果非常严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解决。A 级一般是指具有突发性、源头性和系统性,并且导致严重后果的风险项点。

(2)B 级。风险程度显著 ( 不可接受 ),可能导致的后果较严重,需要采取措施解决。B 级一般是指具有易发性、阶段性和子系统级,并且导致较大后果的风险项点。

(3)C 级。风险程度轻微 ( 不可接受 ),可能导致的后果严重,需要适时采取措施解决。C 级通常是指渐近发展的或局部性的风险项点。

(4)D 级。风险程度不显著 ( 可接受 ),可能导致的后果轻微,通常是缓慢发展的或个别性的风险项点,但需要继续观测风险项点的发展,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措施解决。

在风险分级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大型站改施工风险控制项点等级分布统计如表1 所示。

2 大型站改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2.1 施工前期准备

(1)施工方案审批不严谨。站段审批施工方案时,由于没有提前掌握各专业的施工计划内容,未认真研究施工、运输、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报到铁路局运输处的施工方案存在问题较多,实施困难较大。

(2)安全协议签订不规范。站段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安全协议,其内容没有按照施工方案、影响范围、安全防护、应对措施及专业结合部分工等安全关键点提出针对性要求,造成施工单位安全重心偏移。

(3)Ⅰ、Ⅱ级施工“两图一表”制定不严,安全组织措施卡控不实。按照南昌铁路局车务施工安全管理细则的相关规定,涉及非正常行车的Ⅰ、Ⅱ级施工必须严格制定“两图一表”( 行车方案示意图、施工作业流程图,行车安全关键卡控表 )。车务部门制定“两图一表”时,容易出现图表不严谨,操作性不强,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

(4)施工预想会流于形式,质量不高。车务部门召开的施工预想会质量不高,没有针对施工关键点进行详细布置与卡控,造成作业人员、把关人员对施工影响范围、行车方式,以及安全组织措施等方面的要求不了解,导致把关人员、作业人员不

清楚上岗时间和上岗后的具体作业内容,对施工过程控制极为不利。

图1 大型站改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内容和流程图

表1 大型站改施工风险控制项点等级分布情况统计项目

2.2 施工组织过程

(1)把关人员不在岗。由于把关人员责任心不强,未到岗或中途离岗,导致施工现场出现违章蛮干、超范围施工等严重的违章行为。

(2)把关人员盯控不到位。①把关人员将施工调度命令提前交付施工、设备管理等单位,或者未确认停电范围是否与供电部门登记内容一致,就在调度命令上签字;②把关人员代替当班值班员布置进路或操控信号,违反单一指挥原则;③把关人员没有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标准。把关人员盯控不到位主要是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履职;业务素质不高,不清楚把关重点;组织纪律性差,直接代替作业,扰乱行车指挥秩序。

(3)互控不到位,现场“有标”不循。虽然现场作业有标准要求,但是现场部分作业人员未落实岗位责任。例如,在无联锁条件下准备接发列车进路时,应严格执行“双检查、双确认、双汇报”制度,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却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2.3 施工结束

(1)施工总结会流于形式。参加施工的人员常将现场施工结束看做整个施工过程的终结,未从思想上重视施工总结会,从而造成施工组织水平停滞不前或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2)过渡方案和措施不到位。车务部门忽略了施工结束后,由于设备不稳定或作业人员对新设备、新技术掌握不到位而产生的行车安全问题,对施工结束后的行车设备和人员平稳过渡不够重视,造成作业人员不能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情况。

3 大型站改施工风险控制

3.1 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体系

大型站改施工需要狠抓源头、盯控过程、总结分析,最后形成常态管理的系统卡控步骤,以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因此,大型站改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要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固定控制模式。向塘西站的改造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如下。

3.1.1 提前介入

预先掌握各施工专业的施工内容、组织安排、新旧设备变化、行车影响范围、施工计划工序和时间节点等主要内容。

3.1.2 审订方案

结合车站运输作业特点和办法,以及人员状况,调整施工作业程序、时间节点,提出运输调整建议,严格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3.1.3 制订施工过渡方案

(1)梳理各专业施工内容、时间节点、新旧设备变化情况,以及具体施工影响范围,确定施工关键环节,绘制施工作业计划流程图。

(2)根据施工作业计划流程图优先安排室内把关、作业人员,标注安全关键点,然后安排现场把关、作业人员,标注安全关键点,以及人员上岗时间、作业时间。

(3)统计各岗点需要配置的工具、备品 ( 钩锁器、挂锁、信号旗、电台、簿册、路票等 )。

(4)绘制施工行车方案示意图、设备变化示意图。

(5)制订后勤保障方案。(6)制订应急预案。

3.1.4 教育培训

进行《 临时行车办法 》培训,以及过渡方案、过渡安全组织措施培训。

3.1.5 现场演练

(1)下发施工把关草案,车间提前组织学习。

(2)方案制订组带领参与施工人员现场确认作业地点,指导作业方法 ( 含设备操作 ),以及作业安全关键。

(3)汇总现场演练情况,把关说明会上一并讲解。

3.1.6 召开说明会

(1)施工把关方案编制人员负责讲解施工内容、施工流程、行车方案、设备变化和列车运行调整等关键事项。

(2)解答把关、作业人员疑问,讨论关键点。

(3)领导会上综合调整人员分配、作业关键和其他重点事项,并布置施工把关、作业重点。

3.1.7 施工组织

(1)所有参与人员按方案规定上岗。

(2)安全巡视领导小组不间断巡查。

(3)应急小组待命,随时启动应急预案。

3.1.8 施工过渡

(1)召开施工总结会,汇总施工当日各岗点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改进对策。

(2)过渡期把关。

(3)收集过渡期间设备、行车办法和人员安排等问题,制定措施改进,设备方面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解决。

3.1.9 常态管理

设备稳定、作业人员操作熟练和安全组织措施卡控到位后,在下一步施工前,进入常态化管理。

3.2 施工技术风险控制

施工技术风险控制以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把关方案为重点,包括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每位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以方案为指导,涵盖职责、上岗时间、作业时间、工具携带、作业重点、注意事项和后勤保障。控制方案的科学性、严谨性是施工技术风险控制的关键。

(1)安全风险项点分析梳理。大型站改施工方案复杂,车站关键应卡控施工影响范围、行车方式、安全组织措施等内容。施工期间办理非正常作业时以信号、进路、凭证为施工安全风险关键。因此,在制订施工把关方案时,围绕安全基础工作,尽量将施工把关方案简单化、清晰化,便于指导现场作业和把关人员操作。首先,应根据施工方案的具体内容,梳理出各专业施工内容、设备状况、时间起止点;其次,根据停用的设备梳理出施工站( 场 ) 与相邻站 ( 场 ) 的行车方式、行车凭证;最后,根据行车方式确定人员安排。

向塘西站历经多次大型站改施工后,结合以往经验,将车场、场间联络线、施工时间、设备变化、行车方式变化等重要信息绘制成一张清晰的施工设备变化示意图,不仅携带方便,更利于把关、作业人员随时掌握施工重点事项。例如,2011 年 9 月16 日江家站信号换装施工的设备变化情况如图 2 所示。

(2)人员安排。大型站改施工具有涉及加岗人员多、作业地点散,以及工具、备品数量大等特点,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巡视、重点盯控和统一管理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制订施工行车方案时,应特别注意人员的挑选与搭配,坚持“先难后易、关键环节关键人、专业配综合”的原则,即先安排施工作业难点的把关人员,再安排其他环节的人员;关键环节由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反应快的业务尖子把关;人员不足时,次关键环节应坚持专业科室工程师搭配综合科室人员进行把关盯控。

图2 施工期间设备变化示意图

(3)配备工具和备品。非正常行车期间,应备足路票、绿色许可证和施工专用电台等,现场则需要配备信号旗、钩锁器、钩锁器挂锁、手摇把施工专用电台等工具。在考虑工具和备品配备时,要有一定数量的备用,以防施工期间临时发生工具损坏等情况。对分动外锁闭道岔加锁时,需配备足量的钩锁器及挂锁。

(4)应急预案。由于施工当日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临时、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制订施工把关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施工当日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预想、超前防范,将安全风险控制在预想范围内,做到有备而来,处变不惊。

3.3 施工安全风险教育培训

(1)临时行车办法培训。车务部门应根据施工改造后的设备变化情况,提前制定《 临时行车作业办法 》,比照《 车站行车工作细则 》编制要求进行制定,报铁路局运输处审批通过后,由技术部门负责对职工进行培训和教育,将设备变化、作业变化和特殊规定对职工进行详细介绍,并组织职工考试。

(2)操作培训。车站召开施工把关说明会后,由负责施工部门组织参与施工把关和作业的人员到施工现场,熟悉设备和环境及相关操作方法,保证施工日能够熟练操作。涉及辙叉号在 18 号及以上道岔人工准备进路时,重点对道岔加锁进行培训和现场演练。施工前期准备是决定施工能否顺利、安全完成的前提。因此,在施工前期准备时,一定要确保施工各环节严谨、接续流畅,保证施工按照计划顺利完成。

(3)召开施工把关说明会。在制订施工行车方案,以及工具、备品配置到位的前提下,车站施工管理部门提前 2 天召开施工把关说明会。制订施工把关方案的人员负责讲解施工全过程,对各环节进行详细说明,所有参加施工当日作业及把关的人员都必须参加学习。当出现施工天窗点涉及岗位作业人员跨班交接的情况时,两个班组人员都必须参加车站施工把关说明会,确保施工期间所有人员清楚施工事项,保证施工行车安全。在介绍把关方案后,参与把关及作业的人员对方案进行提问互动,方案制订人应清晰解答,重点对行车凭证、作业起止时间、作业地点、作业方法进行答疑解惑,保证人人清楚。

3.4 施工过程安全风险控制

(1)施工关键环节风险控制。施工当日,行车室和驼峰作业楼内有作业人员和把关人员,以及施工单位防护人员和试验人员,由于人员较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容易联系脱节,出现错传、漏传、误判等主观方面造成的危害。因此,关键环节的风险卡控应做到:①车站把关人员应控制作业楼内的纪律、秩序,严格执行协调会达成的条款,保证车站作业人员正常联系;②车站应严禁提前或超范围给点,如施工需延时,施工单位需提前登记,车站及时向列车调度员汇报;③行车室把关干部应严格卡控“四关”,即施工给点关、命令凭证关、接发列车进路关、施工限速关,施工期间的有关调度命令、进路、凭证,实行“双确认、双核对、双汇报”制度,盯控运统-46 登销记、调度命令签认和设备状态的变化,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作业;④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严格卡控作业标准,落实施工安全卡控措施,控制好发布命令、确认区间空闲、进路检查确认、行车凭证填写交付、引导信号使用等关键环节;⑤严格施工限速安全卡控,车站严格执行车机联控规定,趟趟进行核对,车站干部应盯住开通后和交接班后第一趟列车放行条件及命令的核对。

(2)施工全过程协调控制。车站必须做好施工组织协调工作,按行车组织措施,提前调整车流,加强行车组织指挥,为施工创造条件。车站随时掌握现场作业情况,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督促各施工和配合单位的联劳协作与相互配合。施工当日,车站施工现场安全巡视小组应不间断地检查每个作业岗点的作业执行标准情况,重点督促检查关键环节的作业控制、劳动人身安全和其他重点事项,对于临时出现的问题应立即启动车站施工应急预案。

3.5 施工过渡动态风险控制

(1)严格卡控施工过渡方案的编制。在分步、分期施工中最常见的是设备“等效替代”。为保证施工阶段顺利衔接,电务常采用联锁代替的方式,保证联锁软件一次性更换到位,现场设备则“等效代替”。“等效替代”包含各种替代类型,如线路替代、道岔替代、渡线替代、信号代替等[3]。因此,车站在编制施工过渡方案时,必须严格核对“等效替代”设备,结合具体的设备变化,绘制新旧设备变化示意图,制定车站的行车卡控办法,确保施工过渡期间的行车安全。

(2)严格卡控培训工作。针对施工过渡期间的设备、行车方式的变化,车站应提前对干部及岗位职工进行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试。对于考试不过关的岗位职工,应离岗集中培训,达到胜任标准后才能上岗。

(3)严格把关。施工过渡期间,车站应安排干部在岗把关,盯控现场作业安全。对于关键环节,把关干部要重点提示作业人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保证过渡期间的行车安全。

4 结束语

保证铁路枢纽扩能改造期间的施工安全,需要车务部门严格控制施工安全风险,消除施工中各环节的不利因素。在大型站改施工安全风险控制过程中,站段应增强施工组织安全风险意识,成立专业风险控制小组,分别针对技术方案风险、施工现场动态风险进行控制,不断分析、研判各环节中的安全风险,制定安全风险卡控措施,实现大型站改施工组织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1] 南昌铁路局. 南昌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细则[Z].南昌:南昌铁路局,2008.

[2] 张小军. 铁路营业线施工组织安全风险及控制对策[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34(5):10-13.

[3] 杨旭东. 关于站场改造施工过渡方案制定的几项原则[J].煤,2005,14(2):35-36.

猜你喜欢
行车车站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车站一角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夜间行车技巧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从技术上如何保障隧道行车安全
车站联锁仿真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地铁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