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2013-07-22 08:20郭耀颖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13年31期
关键词:跨国全球化经营

■郭耀颖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直接投资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仅仅依靠引进外资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为此国家开始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立足世界。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逐年扩大,取得了良好较的成绩。由此可见,“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是全球化潮流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和主要经济内容。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中国企业逐渐由以出口为参与全球分工的主要方式转向对外进行直接投资。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1.地区分布不尽合理,投资规模小。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从我国对外投资的区域分布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港澳地区比较集中,此外是日本韩国,其次对拉美的投资也比较多,从境外企业数量的国家(地区)分布看,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的聚集程度最高,集中了境外企业的53%。另外,投资规模偏小。凡是对外开放比较彻底,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领域,都是发展得比较好、竞争力强、与国际接轨比较密切的领域.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了对外投资快速增长阶段。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的18∶1迅速上升到2011年的2∶1。十年后已成为一个牵引庞大的全球化专列奋力穿越金融危机迷雾的“火车头”。然而,面对中国企业靠着血汗和智慧建立起商业竞争优势,旧体系的既得利益者们不是直面自己的弱点,而是不断五味杂陈地抛出“中国经济威胁论”。现在。不论是以什么意图质疑甚至攻击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也不论当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有诸多不足和失误,中国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跨国经营版图中不可或缺的新力量。但是,我国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非贸易性投资占90%以上,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不及48%。投资规模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2.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其在境外遭遇的与投资相关的障碍和壁垒也逐步凸显,有的已直接影响我企业的正常经营。同时,很多企业进行境外投资,缺乏对投资方向的认真分析,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外,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下滑,抑制了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对外投资。但对中国而言,危机之中也包含着良好的对外投资契机,关键是能否把握时机,积极调整对外投资战略。

3.缺乏高水平的跨国经营人才,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不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谁拥有跨世纪的人力资本,谁就会在21世纪抢占制高点。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其他发达国家加大了对全球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力度,纷纷采取优惠的、选择性的移民政策以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紧迫战略任务来抓,努力为企业发展、国家富强广揽天下英才。但是,很多企业人才有些不懂技术,不懂当地法律,不具备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知识,甚至不懂外语。严重制约了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企业紧缺的除工业电子、精密工程、模具设计及制造、汽车技术、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外,管理人员为重中之重。因此,培养和造就、选拔优秀的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管理水平积极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跨国经营意识,充分认识跨国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所起到的促进作用。2011年和2010的调查中,对外投资额超过1.5亿美元的企业占的比重分别为6%和1%。“从1%到6%,再从6%到8%,这种增长可谓爆发式的。当前,我国企业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时具有一些共同的行为趋向:直接向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投资,以便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的。现有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影响其国际生产活动的决定因素。所以,我们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对外投资,应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引导和规范企业的投资行为,保护企业的投资利益,以及对境外投资进行必要的投资管理。

2.培育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进行境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企业的海外投资要服从于整体的战略规划,要把防范风险放在重要位置,从企业实际出发,做好市场调研,并做好长远打算。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存在的相对差距,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同时,要把创新能力和发展核心技术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标。重视提高品牌价值,借鉴国际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吸收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3.大力培养从事对外投资的人才。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的资本、物资、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而这种运作的前提和结果必然带来人才国际化。目前,跨国经营人才的匮乏是困扰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国可尝试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应该加大境外投资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力度。引进高级跨国人才,借助外力,借助跨国人才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和管理水平的上台阶。

三、结束语

总之,中国对外投资起步晚,发展快,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创造了绝佳的海外扩张机会。因此,我国应当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我国对外投资战略的调整,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1]鲁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24-25

[2]张汉亚.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9(7):15-16

猜你喜欢
跨国全球化经营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