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沐浴在阳光下——访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校长张金星

2013-07-24 09:00张忠涛
未来教育家 2013年5期
关键词:留人金星阳光

张忠涛 /文

30岁的时候开始做副校长,35 岁的时候开始做校长。斗转星移,17 年过去了,不管是做副校长还是做校长,张金星总是有着一个唯美的梦想:让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让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让学生成为教师欣赏的对象;让教育沐浴在阳光下,家长和社会都认可。张金星怀揣着梦想,和他的师生们前行在希望的实践中。

点燃激情,凝聚阳光团队

“作为校长,应当明确学校的发展,教师是支点,要始终坚持教师发展第一的理念,将教师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关注教师才能成就理想的教育,只有点燃教师教育的热情,激活教师发展的动力,教师才能更阳光,才能用更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才能让学生更崇拜老师。”为此,张金星把管理的着力点放在对“人”的关注上,关注教师,关注学生。以他对教师的关注带动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从而让学校承担起育人的重要使命。

干部队伍建设:从培养中层领导独立、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入手,放开手脚,给予信任,用实际工作锻炼干部的各方面能力,以传、帮、带的形式,针对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领导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学校实施中层干部轮岗制,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工作高效率,形成很好的干部团队。几年来,在教育工委对班子的考核中,学校的班子和成员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在每年暑期的干部调整中,多名正副校级干部有得到提拔,而新组建的领导班子工作又很快步入正轨。

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坚持一方面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教师的生存,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教师们以主人翁的阳光心态对待工作,认为学校的发展与自己息息相关。通过多种途径和举措,提高了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了一支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教师队伍。张金星说:“我们的教师不是最有才,但就是有那么一点点不同,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阳光、快乐,有激情,热爱生活。”

拓展空间,培养阳光少年

少年阳光,国有希望,今天的少年就是国家的明天。对教育来说,好的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能力上。根雕艺术家看到树根,想到的是一件艺术品;教师看学生,想到的是未来社会的人才,教师培养学生是在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此,张金星要求教师不能用刻板的模式去加工,而是应该给学生发展的空间。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学生差异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性看待学生的一切,顺势利导,把精彩带给学生。”张金星说,“山里的学生参加北京市阳光伙伴杯比赛,连年获奖,是精彩;代表区参加市级英语电影配音比赛,获得优秀奖,也是精彩”。

激励赞赏,打造阳光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这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仅以学生成绩评估教学效果就只是太单一了,其实学生的反馈同样重要,学生是否感觉被尊重和关怀,学生的兴趣是否得到保护,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愉悦的还是被煎熬的。”张金星认为,课堂也需要阳光般的温暖,学生需要激励和赞赏,爱的语言就像阳光播撒到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关心,课堂气氛和谐、轻松,孩子不再有压力,不再窘迫和紧张,这就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

教育需要阳光,因为教育是责任、是赞赏、是宽容、更是期待和引导。

猜你喜欢
留人金星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第六章 飞向金星
第六章 飞向金星
第六章 飞向金星
引才难留人难 西部高校如何突围
金星探测“黑科技”来啦
点把点的他留人
走在阳光路上
因病施治化解医院“留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