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大山里的自主选修课——访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中心小学校长曹仲帅

2013-07-24 09:00王湘蓉
未来教育家 2013年5期
关键词:怀柔区课程内容剪纸

王湘蓉 /文

从怀柔县城乘车,行 驶 约140 里路,到达位于深山里的北京市怀柔区哨营满族乡中心小学,该校始建于1940 年,是一所深山区寄宿制满族小学。我们途中可谓一路山行,原以为这所小学教学条件应该很简陋、封闭,但崭新的教学楼处处彰显现代气息,在与校长曹仲帅的交流后,原来的想法更是彻底改变。在这所拥有三百余师生的山区学校里,师生的纯朴和教育的开放相得益彰。在采访中,曹仲帅质朴的话语和略带腼腆的笑容,让人不自觉间触摸到这位年轻校长内心深处暖暖的教育温度。“我们就是山区的学校,没什么成熟的办学经验。但我们努力把学校营造成师生探索求知的学园、温馨祥和的家园、生动活泼的乐园,最终提高师生生命质量,成就师生幸福人生,让学校生活成为一场可带走的盛宴。”这是曹仲帅和老师们的美丽愿景。

如何实现这种美丽愿景,曹仲帅有自己的想法和实践。

他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鼓励学校在遵循课程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设计学校自主选修课。根据这一精神,学校尝试探索开设了好吃有营养的自主选修课。

曹仲帅提出了自己的课程观,他认为素质教育的盛宴,就应该是既受学生喜欢又有丰富、均衡的营养。帮助学生寻找、发展兴趣和天赋非常重要。他举例道:“试想,如果我们非要把比尔·盖茨变成一个音乐家,他能取得多大的音乐成就?如果非要把贝多芬变成一名程序员,他有可能成为比尔·盖茨吗?肯定不行。如果做的事情是自己最喜欢的事,那么你会在吃饭、睡觉甚至洗澡时都在想着这件事,想不成功都很难。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只有找到它并发展它,才能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为此,曹仲帅在取得老师们的认同后,开始了自主选修课建设四步走:一是让每名学生依据兴趣写出自己喜欢的课程内容,然后全校汇总。二是让每名教师依据特长写出自己能开发的课程内容,然后全校汇总。三是将汇总后学生喜欢的课程内容和教师能开发的课程内容进行对接,确定了一批课程。这时,还剩下一些学生喜欢但教师不能开发的课程内容和一些教师能开发但学生不喜欢的课程内容。四是对那些学生喜欢但教师不能开发的课程内容,学校帮助学生寻找聘请一些当地校外师资,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对那些教师能开发但学生不喜欢的课程内容,纳入后备资源库。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喜欢“吃什么餐”,曹仲帅心中有数了。学生喜欢剪纸,学校就寻找聘请了当地民间剪纸艺人来开课;学生喜欢足球,学校就寻找聘请了怀柔区国安退役队员当教练;学生喜欢街舞,学校就聘请了当地某部队教官教学生跳。学校的课程从以前的单一到现有的剪纸、天文、健美操、编织、海洋、足球、丝网花、街舞、杨木杆、珍珠球、长绳等19 门(个)自主选修课程(兴趣社团),实现了每名学生的“2+1”,即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这些好吃有营养的自主选修课怎样组织和实施最有效呢?曹仲帅结合学校实际,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了一套课内课外动静结合、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的三级课程体系。在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实施地方、校本课程。在时间上,在市课程中心的指导下,学校将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融合打通使用,确保每天一课时。在空间上,将学校所有的教室、会议室、办公室和社区场地统筹安排,确保每门(个)自主选修课程(兴趣社团)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特点的场所。在组织上,实行跨年级、大走班制。同时,学校成立课程研究室,统筹协调三级课程的实施。

自主选修课实施后,校园变得“活”了,并显示出独特魅力,学生们兴趣浓厚,主动参与,学习成了一种乐事,甚至是一种享受。教师们执着专注、乐此不疲,在这个展示特长的平台上有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教育的温暖在学校的师生心中传递,而曹仲帅的朴素想法是师生幸福,这或许也是他的幸福。

猜你喜欢
怀柔区课程内容剪纸
怀柔区总工会为怀柔科学城单身职工举办“云端”联谊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怀柔区工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剪纸
怀柔区2015年专项奖励资金正式兑现
剪纸
剪纸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