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2013-07-29 05:45付吉云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巩固迁移激趣

付吉云

摘要: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而且是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对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提问;激趣;激疑;迁移;巩固

一、激趣性提问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则进一步强调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利用提问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兴趣的窗户,让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转过“山穷水尽”,进入“柳暗花明”,这就是教师课堂提问的激趣功能例如,我再讲授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一节“轴对称现象”时,在讲授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时,我问:“我们学过的哪些汉字属于轴对称图形?”学生顿时有了兴致,有的手支下巴,冥思苦想;有的埋头翻书;还有的查字典,忙的不亦乐乎交流发言时,争先恐后:“口、中、田、甲、申、吕、圭、喜、囍、日、目、臣、巨、林……”我趁机把问题延伸:“口、中、田、申、……各有几条对称轴?哪位学生能画出他们的对称轴 ?”学生的兴致更高了比较抽象的轴对称问题,化为对熟悉的汉字的再认识,把抽象变为具体,这种提问策略,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设计

二、激疑性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收获、课堂提问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不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在解疑中不断思考、不断收获的过程而要想使学生思的深刻,收的丰富,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要设置悬念,让学生欲罢不能的去追寻、探究下去如果善于设疑激疑,学生不仅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思维的方式、思维的层次上也会大有长进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第四章“四边形兴质探索”时遇到了这样的一道习题,如图,正方形AC的边长为4,将一只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顶点与正方形AC的中心O重合,三角形纸片的直角边分别与正方形的两边交与E、F,问题:正方形AC与直角三角形纸片重叠部分四边形OEF的面积为多少?这道题的解法是连接O,OC ,证三角形OE全等于三角形OCF,从而得到四边形OEF的面积等于三角形OC的面积而三角形OC的面积又等于正方形AC面积的四分之一,所以四边形OEF的面积等于将直角三角形纸片绕O点旋转,正方形AC和直角三角形纸片重合部分的面积是一个定值,总等于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我又设置了以下问题对于一个正三角形AC,用一个°角的大三角形纸片,把顶点与正三角形AC的中心重合,其重叠部分的面积与正三角形AC的面积有何关系?问题对于一个正五边形,我们用一个含有多少度角的纸片,使其顶点与正五边形的中心重合?其重叠部分的面积与正五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正六边形呢?问题3你所用的三角形纸片的角与正多边形的内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其重叠部分面积与正多边形的面积存在什么关系?问题4这一现象对于矩形是否能运用?对于平行四边形呢?这一操作是否只能用于正多边形呢?

这些问题串,层层递进,不仅深化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开启了学生思维

三、 迁移性提问

有许多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其间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可复习提问与教授知识有联系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顺利地过渡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的内容上去,加快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我在讲八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我让学生复习回顾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去分母 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 在尝试性地对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后,我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着重强调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最后一步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最后一步的区别,即解不等式的系数化时,要注意不等式的变与不变的问题这样一类比,一注意,学生既能轻车熟路的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又能突出其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异同,防止由于粗心造成二者的混淆

四、 巩固性提问

猜你喜欢
巩固迁移激趣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之我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激趣 导思 引探
初中英语词汇复习与巩固的几种方法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基于新课标, 打造灵动物理课堂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