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第52中学多元化的校园空间设计

2013-07-30 02:39温晓英赵美玲
山西建筑 2013年22期
关键词:实验楼太原市校园

温晓英 赵美玲*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 030024)

1 工程概况

太原市第52中学校是太原市百校兴学项目之一,本设计为中标项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双塔二马路3号,校址东、西邻铁路宿舍、南侧为双塔二马路、北侧为民居。占地约64亩,规划建筑面积21 692.26 m2,在校学生人数1 800人。基地呈台地型,基地内三个台地,每个台地高差平均为2 m左右。太原市第52中学校是一所36班完全中学,主要划分为三个区域,教学区、办公区和生活区。教学区由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组成,办公区主要由保留教学楼改为行政办公楼;生活区则包括宿舍楼、食堂等。

2 规划总体构思

本项目地块位于太原市铁路东边方向,地块呈梯田状,由三块台地组成,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而且对人的全面发展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太原市52中项目校园建筑环境规划,要从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入手,使校园建筑成为学校环境的一道风景线。

2.1 继承过去,创造未来——大院文化的再造

院落空间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织的要素,院落是师生休息、交流、思考、活动的场所空间。院落成为组织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宿舍楼在空间创造上的核心因素。在本次设计中,以大院落空间作为设计核心,用两个广场围合空间组合排列形成一个大的围合空间,虽然在形式上具有围合感,但是却处处贯通,使空间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样规划设计个性鲜明、严谨有序。轴线格局为一纵、两横的特色非常明确。

2.2 结合地形,科学布局,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

在学校的总体布局中,首先把三个台地基地沿东西方向依次分成办公用地、教学用地;宿舍餐厅后勤用地;教学综合楼(体育馆、图书馆、综合实验楼)用地、学生运动用地,并以运动场地中线作为短方向的轴线。在教学区入口设置景观大道,既方便学生的疏散又形成校园景观纵轴线。以校园两条轴线的交点为核心,创造了两个台地的开放型的广场,以校园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及体育馆控制校园节奏的中心,这样的基地处理方式合理利用了现有的地形,使各个功能用地达到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一种动态平衡。

2.3 群体呼应,和合不同

在校园的整体规划中,建筑师对校园建筑总体进行划分,区分的目的是为了在统一的背景下营造丰富的空间气氛。位于学校大门口的教学楼与图书楼通过连廊主体部分相连,创造了十分大气的入口空间,通过景观大道在整体校园规划空间上形成了主轴线,并且联系部分运用钢构架的序列延伸产生独特的立面设计效果,院落空间效果围合但不封闭,与校园主入口绿化广场互相渗透,从而营造出多重叠加的景观层次,为师生的室外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整体空间环境亲切近人,但又不失大气典雅。作为学校第二核心建筑体育馆、综合实验楼,在形体以及空间的处理上,突出了其轴心的地位,体育馆通过采用大台阶处理高差的方式,自然产生了一个大气的入口灰空间,这些处理方式,增加了进入该建筑的仪式感。体育场看台和对面的国旗遥相呼应,并围合了校园运动场主体的中心场地,形成了校园内部的一条横轴线,丰富了校园的视觉效果与空间组织力度(见图1)。

3 绿地系统与空间环境设计

3.1 规划原则

特殊的地形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灵活绿化,以加大外围生态绿地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公共绿地为突破口,积极利用原有的绿化,形成具有规划区特色的园林绿地系统,并创造优美的绿化景观,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使绿色大草坪、彩色花带、丰富的植物季相变化与相应的建筑空间环境相融合,塑造生机盎然的绿色生态空间。

3.2 环境设计

良好的室外环境品质对于学生情趣的陶冶、加深对校园的热爱,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寄宿制学校校园的环境设计,其主要功能是营造出优美的、与学校氛围相适应的环境,与校园建筑相映成趣。其中:教学区强调简洁明快的风格,绿化种植设计以规整式为主,乔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缀以灌木,运动区强调开放活泼的风格,主要设计一些雕塑、花坛、庭院灯具、景观小品等,形成丰富而活泼的室外活动空间。

3.3 总平面设计

新建校园在总体规划设计中心必须达到设计意识超前的要求,创造有特色的建筑及环境作品,突出以人为中心,力求创造适应现代教学发展要求的良好的物态环境,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不同层次的交流空间,以满足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

项目在总平面布置上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2)方便车流和人流,避免交通干扰。

3)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

4)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事外活动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做到功能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活动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3.4 建筑风格与色彩

校园的建筑风格采用现代建筑风格,结合校园建筑特征,我们采用了红色涂料、白色涂料,以及大面积的玻璃形成对比,很好的体现出中学校园轻盈活泼而又不失严谨的文化氛围(见图2)。

4 单体设计

4.1 建筑特色

庄重、现代、大方是本方案建筑造型的主要风格特征。力求以简化的中式建筑元素、优美的建筑体型、自然的空间形态、精致的建筑细部和统一的建筑主色调,营造出亲切、宜人的校园氛围。建筑外墙材料为涂料,并用颜色形成线条,经济而美观,建筑立面在强调虚实对比的同时,注重形体线条的简洁流畅,体现教育建筑的特色。

4.2 立面风格

立面造型精心雕琢,简洁而不失古典之美,优雅华贵而不流于形式。建筑处理采用平面局部退让的办法即形成建筑空间的特色,立面三段式的处理手法,协调了建筑的比例,局部处理手法的应用,可以形成丰富的空间动感和天际线,再配合柔和的色彩应用,营造出一个温馨浪漫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学学习生活环境(见图3)。

5 节能环保

5.1 环境保护

1)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主要污染物。a.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经排水系统排入室外化粪池,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统一治理。b.废物:本项目废物主要是办公垃圾,以纸制品为主。由卫生员集中后,统一由环保部门回收,可再生利用。c.废气:项目基本不产生废气。本项目建筑装潢材料均采用环保型材料,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内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来源。项目完工后充分通风,使残留有害气体充分散发后再入住。

2)治理方案。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定点集中堆放及时清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少量生活废水经排污管排到城市污水管网,施工时尽量减少噪声污染,夜间施工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

5.2 节能

1)主要能耗指标。本项目属公共建筑,设计中要遵照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DBJ 04-241-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

2)节能措施。a.建筑物体形系数控制在0.40以下。b.屋顶加强保温,四周墙体采用国家新型环保节能新产品,并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设计施工,达到国家节能标准。c.采暖与不采暖房间墙体和楼板采取保温措施。d.窗户(包括玻璃幕墙部分)面积不宜过大。e.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加强保温措施,以保证其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并减少附加传热热损失。f.院内道路照明采用节能灯。g.用水、用电等均设表计量。h.增加管道保温厚度,减少热损失。i.尽量采用节能型产品。

猜你喜欢
实验楼太原市校园
实验楼电气设计的特点研究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海尔布隆实验楼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某高校制药实验楼废气处理改造工艺应用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