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民族师范学生的化学学习现状调查及思考

2013-08-02 06:08白玛央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实验

徐 宾,白玛央,田 花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学与物理系,西藏 拉萨 850007)

化学教育是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在西藏,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理科教学一直是基础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要改善这种局面,不断提高西藏自治区的化学教学效果,就需要了解西藏自治区师范学生具有的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和理论的依据。

1 民族师范学生化学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

调查的主旨是了解西藏自治区民族师范学生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能力及大学阶段化学学习的现状,包括高中阶段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情况、大学阶段化学教学情况及学生对大学化学教学的期望等相关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体把握西藏自治区民族师范学生化学学习情况,更好地了解学生实际,提高西藏自治区化学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西藏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具体班级是2009级至2011级的3个年级,4个理科专业(含1个科学教育专业,下同)的学生。主要调查内容是学生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情况,而科学教育专业调查内容还包括大学阶段化学学习情况和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期望。

1.2 调查和工具

调查采用自编的“拉萨师专理科班化学学习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生源情况,包括学生毕业学校、理综成绩、录取成绩等;二是中学阶段学生化学理论教学情况,包括教学方式、学生接受情况;三是中学阶段实验条件,包括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的开出率;四是学生对大学阶段化学教学的评价;五是学生对大学化学教学的期望。

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调查采用随堂发放调查问卷、回收和随机访谈的方式。在4个理科专业的3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0个班,(其中,含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教育专业的3个年级中的4个班),共发放调查问卷325份,回收325份,有效问卷318份,有效问卷率97.8%。其中藏族学生239人,占75.2%,汉族学生79人,占24.8%。

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选项具有分布面广、集中倾向性很明显的特点,基本反映出西藏自治区师范学生化学学习的概况。

2.1 学生来源情况

按照省(区)重点、县(市)重点和普通高中的不同层次调查学生来源。按照录取时理综成绩调查学生情况。统计结果见表1和表2,括号内的数字为其中的汉族学生人数。

表1 拉萨师专4个理科专业民族师范生高中毕业学校情况

表2 拉萨师专4个理科专业民族师范生高考理综成绩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由于拉萨师专属于专科层次,录取分数线较低,因此普通高中的生源比例较高;从学生的高考理综情况看,绝大多数成绩较差,而汉族学生的理综成绩也不理想,这和录取分数线基本吻合,汉族学生400分左右录取,而藏族学生200分左右即可录取。

2.2 高中化学理论教学的情况

调查问卷设计了5个问题:一是学生对化学作业的态度,二是影响化学学习的因素,三是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自我评价,四是化学考试采用的方法,五是学生没学好化学原因的分析。调查结果见表3,括号内数字为其中的汉族学生人数。

表3 高中化学理论教学情况

表3 (续)

对高中阶段化学学习情况自我评价中,理解、掌握教授知识点80%以上的学生仅占到11%。在这35人中,汉族学生占到25人,这也与他们的理综成绩基本吻合(高考160分以上的汉族学生有21人);而一半以上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仅在40%以下,而且藏族学生占到绝大多数。对于没学好化学的原因,选择最多的还是语言障碍,理解不了,而这部分学生都是藏族学生。汉族学生没学好化学的主要原因则集中在知识点太多,记不住,这也符合化学教学的基本规律。

从表3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影响化学学习的主观因素中,选择自己努力程度的占到40.9%,说明不管藏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都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的努力。选择是否是高考内容的仅占到17%,可见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态度还是端正的,因为某些客观原因,导致没有学好化学。在对待化学作业时,大部分学生的态度比较认真,选择不会做直接抄别人的仅占到16.4%,而且大部分是藏族学生,这主要是语言障碍的原因。但在对待化学考试的态度中,绝大多数学生(72.6%)选择题海战术或背习题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应试教育模式的延续,而这部学生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于普通高中,说明高考上线率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占有相当的份额,同时,也说明在教法学法这方面,仍有极大的空间需要改善。

2.3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情况

调查问卷设计了10个问题:一是高中阶段演示实验开出比例,二是观看化学实验教学录像及多媒体课件情况,三是学生实验开出比例,四是学生认为实验做得少的的原因分析,五是高中阶段每组学生实验的人数,六是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七是做实验的最大收获,八是学生对自己实验能力的自我评价,九是做实验情况,十是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通过对这10个问题的回答,了解西藏自治区师范学生高中阶段化学实验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验能力,统计结果见表4,括号内数字为其中的汉族学生人数。

表4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情况

从表4调查数据可以看到,由于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源大部分来自普通高中,受到条件和课时紧张的限制,高中阶段化学实验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只有3%的学生的中学完全执行教材计划,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开出比率达到100%。分析原因主要有:

(1)高中教育中面临较大的高考升学压力,在高一、二年级就讲完主要内容,留出时间进行高考复习,这种安排只能是将实验课的学时用在讲课上,使得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开出率低;在黑板上画实验装置图,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在题海中验证和熟记实验问题;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经常观看实验教学录像或多媒体课件的比例也仅仅在4.4%。

(2)现在高中的班都大,一般都超过60人,而实验室不可能建得太大,一般容纳的人数不超过45人,做实验时比较拥挤,大部分学生只能是多人一组进行实验。调查显示,有89%的学生是3人或多人一组实验。

(3)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师组织不好,容易出危险,教师的责任大,所以大部分教师就将实验改为粉笔画画,或者有条件的学校就把录像放放了事。

(4)西藏地处祖国边陲,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实验仪器和药品的购买比较困难,投资较大,大部分学校无力承担,且短期内不可能有所收益也是导致实验开出率低的原因。

在对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调查中发现,89%的学生喜欢做实验,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喜欢做、基本会做实验的只占到30.2%,而汉族学生占到一半左右,藏族学生只有条件较好的重点高中的学生才会做。但这部分学生的实验能力也局限在“照方抓药,依葫芦画瓢”阶段。照讲义边看边做的比例是48.1%,对实验不清楚,效果差的占到49.4%也说明了这种情况。自我评价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仅占到1.3%,实验能力较弱或不会做实验的比例是52.5%。

总而言之,大多数学生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还不熟练,需要在大学阶段进行加强。虽然动手能力较弱,但在做实验的最大收获方面他们也有共识。认为做实验增强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的比例占到89.9%,这也是学校和教师今后应该加以强化的方面。

2.4 大学阶段化学教学的情况

在进行上述调研后,我们又对科学教育专业3个年级4个班级做了大学阶段化学教学的情况调研:一是教材的选取是否合适,二是教师的教法是否得当,三是学生实验情况。希望通过对这3个问题的选择回答,了解现阶段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教学的真实情况,为今后西藏自治区化学教学改革做好铺垫。共计发放问卷135份,回收135份,有效问卷133份,有效问卷率98.5%。其中藏族学生84人,占63.2%,汉族学生49人,占36.8%。统计结果见表5,括号内数字为其中的汉族学生人数。

表5 大学阶段化学教学的情况

现阶段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选择的化学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基础化学》(主编潘亚芬、张永士)和《基础化学实验》(主编卢建国、曹凤云)。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因此首先从教材方面着手。在教材选取是否合适方面,选择合适的有58人,占到43.5%,其中汉族学生有40人,占到该选项69%,认为教材难度大、内容深、不合适的却占到56.4%。这说明教材仅仅适合基础较好的汉族学生和极少数藏族学生,对大多数基础较差的藏族学生而言,需要重新考虑。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意识到教材的缺陷,因此都积极努力地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手段,基本得到学生的认可。

在学生实验方面,为更能了解学生的心声,我们设计了多项选择。认为实验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内容的为28.9%,说明很多学生已经认真思考与其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小学科学教师有关的问题了,这方面我们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认为实验内容偏难,小学用不上的为11.6%,同样一个实验,最好用简单方法再重复一遍的占到22.1%,这说明由于学生的实验基础差,现有实验内容不适应他们,而他们迫切希望解决现实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的实验态度不端正,如怕写实验报告、不想做实验的比例为16.6%,需要教师今后加以引导。

2.5 对大学化学教学的期望

调查问卷中通过5个问题了解学生对大学化学教学的期望:一是对现有化学教材的修订,二是教法的改进,三是希望做的实验类型,四是希望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五是希望通过化学实验提高的能力。调查结果见表6,括号内数字为其中的汉族学生人数。

表6 对大学化学教学的期望

在教材修订方面,选择基础差、需补习部分中学化学所占比例为61.6%,选择内容太深,小学用不上,讲些简单点、实用点的内容占32.3%,只有6%的学生选择不需修改,只需教师适当改变教法。在教师教学方法改进(可多选)方面,选择在内容上多联系现实生活的占到37.9%,体现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想法,选择适当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的占到26.2%,说明学生厌倦灌输式教学,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大量的感性认识。

在希望做的实验类型方面,选择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设计性实验选项的人数占到71.4%,选择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实验的人数占到9.8%,选择验证性实验的占到18.8%。实验课的考核方式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选择在试卷上考核的占到30.8%,说明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希望通过死记硬背来过关;选择在实验室考核的基本上是实验态度认真、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所占比例为33.8%;选择2种方式同时进行的占到35.3%。说明学生希望实验考核时注重平时实验过程、体现实验特点。在希望通过化学实验提高的能力方面,只有32.3%的学生希望提高创新能力,53.4%的学生仍然停留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这种较低认识水平上,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将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3 面临的问题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民族师范学生化学素养较差,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学校方面的因素,这些都需要教师认真地思考。

3.1 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他们对化学及化学实验的认识不足,有些学校不重视实验课,不少化学教师的课不能令学生满意,学生缺乏适宜的化学学习方法[1]。化学知识的学习几乎沿用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的方法,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2)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小学的科学教学工作,多数学生认为现在所用教材知识点太深、太难,不适应小学教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目的仅仅为了应付考试。

(3)大部分学生来自于教学设施较差的普通高中。普通高中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学生在中学阶段“欠了账”。同时藏族学生受语言障碍的影响,对于化学的基本术语不理解,而化学的知识点又多,更加深了藏族学生的学习难度。受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学进度一味地超前,致使这部分学生吃的是“夹生饭”。

3.2 学校方面的因素

(1)藏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学习差距较大,现在的教材虽然经过多位教师细心筛选,难度有所降低,汉族学生基本能够适应,但对大部分藏族学生来讲,由于基础的原因,还是不能适应。

(2)实验内容过于依附理论教学,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实验课上教师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向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安装、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学生往往疏于思维,在实验中只是一味地模仿,“照方抓药”、“依样画葫芦”,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2-3]。

(3)长期以来,在多数的高校中,实验人员被认为是“辅助”人员,对实验人员学历要求较低,实验课时普遍较少且不计课酬,其作用和地位得不到应有承认和肯定,严重挫伤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4)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主体的发展,有赖于教学设计的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 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21世纪的理想人格应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价值关怀的统一[4]。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创造性的基础学科[5],学好化学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但要从学生的思想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其学习方式,还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从“做科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科学素养。

4.1 脚踏实地,转变教学观念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师,其基本要求是具备广博的知识,而非精通某一具体专业知识,同时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这就要求各级领导,特别是系部领导,组织人员认真研究,编写校本教材,让大部分学生“学一点、会一点”,同时增设专业选修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饱,满足专升本的需求。

同时,课程设置方面,要有所倾向地加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内地计划,如书法和口语课,这些课余学生能够自学的科目,可以适当压缩课时。

4.2 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对化学“喜爱”的火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一种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去攻读、去研究、去设想、去探索、去创新[6]。化学学习兴趣是影响化学学习的变量。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种变量,注意培养、保护、激发学生乐于学习化学的心理,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成功激励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7]。

4.3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这条主线,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不喜欢严肃、紧张、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向往和追求的是师生平等、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与“做”的民主,以及开放与和谐的课堂氛围[1]。学生只有在平和、融洽的氛围中,才能充分表达他们的心声,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和指导,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4.4 结合学生思维特点,加强学法指导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会学习的关键。古人云:“授人以鱼,可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在对教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还要用心研究学法,并要经常给学生做学法指导。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些观点反映出教人以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既是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个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化学知识是人类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归纳、对比、联想等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总结出来的。化学知识的学习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生善于利用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水平[8]。

4.5 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模式

化学是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名师出高徒,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执行者主体,其素质(思想品德及学术水平)的提高是教学改革能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作为教师应运用绝妙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讲透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补充理论知识的前沿性成果,发表教师本人的学术观点与见解,包括给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源,引入“讨论式”、“问题探究式”等多种新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模式,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由“有解实验”变为“求解实验”,由“知识积累”变为“智能开发”,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9-12]。

4.6 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3个基本要素,而实验教学是大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13]。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最佳环节。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操作和学习的全过程[14-15]。

(1)构建合理的实验师资队伍。只有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一是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补充实验队伍,改善结构;二是对现有实验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三是鼓励各类编制人员充实实验室岗位,使实验室成为高校复合型人才的用武之地。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可行的实验教材。将实验课中的实验项目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因此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应该以学会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但对一部分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些科学研究工作的启蒙训练。

(3)建立多元实验教学评价机制。实验教学评价决定着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为了更好地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的三维目标,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重、纸笔测试和实验操作互补的多元化实验教学评价机制。一是将学生预习报告、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结果这3块过程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二是教师对照实验报告打分也作为平时成绩的补充;三是在每学期末安排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用3个过程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成绩。

(References)

[1] 乔金锁,刘燕,刘冷.制约高中生化学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J].化学教育,2011,32(1):52-54.

[2] 张艳君,成泽艳,刘建军,等.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1):54-55.

[3] 莫晓萍,王趁义,王凤玲,等.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1(4):52-53.

[4] 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4.

[5] 高剑南,王祖浩.化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

[6] 王锦秀.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策略[J].化学教育,2001(7-8):32-33.

[7] 饶志明,沈瑞杉.中学文科学生化学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化学教育,2004(4):51-52

[8] 李伟东.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创新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13.

[9] 刘晓字,明霞,王洪来.浅论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4,155(5):66-67.

[10] 韩彩.民族地区高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浅议[J].凯里学院学报,2008(6):55-58.

[11] 梁玉珍.三维目标视野下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1(9):136-137.

[12] 王仁国,赵茂俊,张云松,等.基础化学实验改革的反思[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8):132-134.

[13] 胡仁杰,蒋玮,刘凯,等.构建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实施科学规范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9-11.

[14] 商霞.高职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强化和优化实验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0(11):157-158.

[15] 张康华,曹小华,谢宝华,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1,32(2):33-35.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