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的研究①——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为例

2013-08-11 02:19王民强蒋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7期
关键词:核心专业体育

王民强 蒋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广西北海 536000)

体是“人”和“本”的结合,体育本质上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中共十八大报告为我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践行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把握以人为本。这既是对体育工作者提出新的工作要求,更是体育工作者所肩负的重要责任。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作为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向社会复合型人才转型的重要过程,通过教育实习可以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专业素质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检验,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

1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的理念

1.1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的目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于2005年9月开始招生,至2012年9月共招收349名学生,为四年制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202人。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有理论、懂实践、会动手”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的目标与其是相一致的,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良好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以及其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1.2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关注“人”的发展,特别重视“人”的自主发展。学生的发展是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的根本目的,贯穿实习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其过硬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促使其良好就业是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必不可少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人是有能动性的,与生活、工作环境有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自主的发展。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分小组实习为主,以集中实习为辅”的实习形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可以自主选择的实习环境,使其能够促使学生在与其相关的实习和实现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有意识的培养了全面发展。

1.3 “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与其它实习模式的区别

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开办将近20年,据调查发现,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本科院校约194所,其中独立院校约25所。当前,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主要实习模式为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分段实习、顶岗实习等模式,其中集中实习模式是当前大多学校所普遍采用的实习方式。这些实习模式的改良主要从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角度出发,集中于实习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上,虽然突破了传统实习模式比较封闭单一的局限性,却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度思索上体现不是非常明显。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将从学生自身出发,结合其他实习模式的优点,“以分小组实习为主,以集中实习为辅”为主要表现形式,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力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教授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帮助其树立良好的价值判断、自我反思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

2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的内涵

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在高职高专的教学中重职业技能和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重理论知识的双重影响下,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秉承两者各自的优点,为社会输送既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又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而这与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的内涵不谋而合。

2.1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具有全程性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始终,决定着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和设置,是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统一。通过课程安排,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内对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素养等方面“预实习化”,从而在实习阶段内能够有效的实现专业能力“预社会化”,依托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有形、无形结合,已达到高效能的实习效果,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学校的教学定位、教学方针、教学质量也能够在社会评价体系中得到反馈与检验,为实习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升提供空间。

2.2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具有系统性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要求在每一个学期,按照“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进行系统化。根据表1社会体育实习教学环节表,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通过实习讲座、认识性社会实践、工作性社会实践、课外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体育综合强化训练为主等手段将实习教育渗透入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早期的观摩、到中期的预实习、后期的实践反思,层层递进,逐步提高,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阶段性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我学习能力,促成其专业自主能力的形成。

2.3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具有多样性

具体表现在其“以分小组实习为主,以集中实习为辅”的实习形式上。“分小组实习”可以理解为学校规定实习起止时间,以3~5人志趣相投的实习生为单位,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实习模式,这不仅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实习方式,实际上也是个性化的实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较高的实习模式。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招生生源相对集中在10个省份,且大部分集中在太原市、大同市、桂林市、柳州市等21个城市,为“分小组实习”的建立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变被动接受安排为主动出击,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家长的力量,帮助学生完成实习教学工作,甚至就业工作。另外,针对部分实习生就业意识不明确,或暂时找不到相关实习单位的学生,依靠学校的力量把他们集中起来,在学校周边城市的实习单位,进行集中实习,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以分小组实习为主,以集中实习为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形成一个开放的体系,实现与社会这个“第二课堂”的能量互换。

2.4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具有针对性

针对性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表2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成表可以得出,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类课程、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和实践类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类课程。学生在必修各类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选修部分课程,以拓展知识面和专业技能,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从专业性质角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使学生能够胜任组织开展社会休闲体育运动和健身健美运动方面的教学、训练和指导工作,成为从事体育休闲和健身指导教练等体育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5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具有反思性

对于学生而言,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就是帮助其树立良好的价值判断、自我反思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通过不断认识、实践、反思最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素养。对于学校而言,通过不同的实习反馈,专业实习将反作用于专业课程。专业实习模式与社会就业需求是否存在偏差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出课程设置是否适应社会需求,从而反作用于教学和课程设置,为进一步完善实习模式体系提供了必要条件。

3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的效果

3.1 有利于“专业化、应用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充分利用实习资源,满足实习需要,提高实习质量,从而推动学生就业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表1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教学环节表

表2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成表

表3 北航北海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一览表

从表3北航北海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一览表可以得出,学生实习期间从事体育行业的人数越多,毕业时从事体育行业的机会就越大,并且成正比分布。为了便于让更多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行业中实习,就需要建立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分小组实习为主,以集中实习为辅”的实习模式,加大教学实习力度,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工作的相融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2 有利于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分小组实习为主,以集中实习为辅”的实习模式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实习范围,同时减轻了实习单位的压力,有利于不同的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对体育俱乐部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掌握具体新的技术和技能。

3.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学生自主选择实习点,实习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被实习单位优先选择,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实习模式通过科学合理构建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将社会体育专业与实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具备“理论思维与动手能力兼备”的实践者,有效拓宽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了就业率。北航北海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我校各专业排名第一,就业率在96%以上。

4 结语

以“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分小组实习为主,以集中实习为辅”的实习模式的研究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实践、不断修正的过程,将在学校“招生、教学、学工、实习、就业”这“五位一体”的进程中,让学生进行“体验—调研—实践—反思”,从而不断改良与补充,促进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机制的完善与发展,让学生在校茁壮成长,到社会上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1] 施小菊,梅雪雄,张涵劲.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6):140-143.

[2] 高治,王兵,陈兴胜.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优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2):89-92.

[3] 唐永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就业导向,持续健康发展高职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19):39-40.

猜你喜欢
核心专业体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