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彝族山苏支系农村人口教育素质调查与分析

2013-08-11 03:10罗明灿张志华石浦南
当代经济 2013年20期
关键词:支系峨山西村

○罗明灿 张志华 石浦南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50224)

一、峨山县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峨山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部。介于东经101°52'~102°37',北纬 24°01'~24°32'之间,属高原地貌形态,位于中亚热带半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区。总面积1972平方公里,县城驻地双江镇距省会昆明市126公里。

2、行政区划

峨山彝族自治县共辖5个镇(双江镇、小街镇、甸中镇、化念镇、塔甸镇),3个乡(岔河乡、大龙潭乡、富良棚乡)。现有彝族、白族等25个少数民族分布,总人口近16万,其中彝族占54.03%,山苏支系人口2130人。

3、山苏支系人口及分布

根据2011年峨山县统计数据,全县彝族山苏支系总人口为2130人,主要分布在塔甸镇和富良棚乡。其中,塔甸镇大西村为山苏支系人口集中居住区,该村1767人均为山苏支系;另有371人散居在富良棚乡的两个行政村。峨山县彝族山苏支系人口及分布情况统计见表1。

表1 峨山县彝族山苏支系人口及分布情况统计(人数、%)

从分布区地理环境看,峨山县彝族山苏支系人口主要居住在交通相对闭塞、经济发展缓慢的山区。

二、山苏支系农村人口教育现状分析

1、山苏支系在读学生情况

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峨山县彝族山苏支系共有在读学生256人,其中包括小学生190人,初中生46人,高中(包括中专)5人,大专及以上15人。在读学生人数占山苏支系总人口的12.0%。见表2。

表2 峨山县彝族山苏支系在读学生人数统计

2、大西村山苏支系人口及受教育现状调查

(1)大西村基本概况。大西村委会位于峨山县塔甸镇北部,属于彝族山苏支系聚居地,距镇政府所在地38公里,离峨山县城92公里。辖上本皮、下本皮等16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83户,总人口1767人(见表3),全部是彝族山苏支系,劳动力人口1386人,是一个典型的彝族山苏聚居村。

该行政村总面积55.5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85亩,主要种植烤烟、油菜、玉米、荞麦、紫洋芋等作物。2011年,全村村民总收入60.59万元,人均收入1107元。农户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烤烟种植,其次为猪、牛、羊、鸡等养殖业,部分家庭采摘野生菌的销售收入也是重要的经济渠道。

表3 大西村彝族山苏支系人口及分布情况统计

(2)村民受教育基本情况。从受教育程度看,全村在读大专以上人数9人(其中包括研究生2人,本科生3人,大专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0.5%;高中(或中专)3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0%;初中2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5.1%;小学84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7.7%;小学以下404人,占全村人口的22.9%;文盲210人,占全村人口的11.8%。见表4。

表4 大西村彝族山苏支系人口受教育情况统计

从整体上看,全村小学、中学的入学率分别为99.6%、99.0%,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21年(2011年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年),文盲、半文盲占全村总人数的34.7%,而且,近年来,该村在读初中生辍学率较高。与全国乃至云南省其他地区相比,全村受教育程度偏低,加强义育教育仍是该村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3)村干部受教育情况。大西村村委会有村干部5人,其中大专学历1人,高中毕业2人,初中毕业2人。各村民小组干部共有32人,其中大专学历1人,中专毕业2人,初中毕业6人,小学毕业12人,小学以下11人(占村小组干部总人数的34.4%)。

三、山苏支系农村人口教育素质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村干部访谈、家庭座谈、在读学生交流等调查发现,山苏支系受教育程度仍然普遍偏低,而且初中生辍学率相对偏高,其制约和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自身因素

调查发现,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意愿是影响山苏支人口教育素质的首要因素。学生辍学的原因为:一是缺乏兴趣。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他们是为应付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为国家、为自己的发展而读书。甚至在他们看来,学习只是为了考分数和识字,应付了事。二是逆反心理严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初中生辍学率比较高,特别是男生。初中生大多都在12—16岁之间的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变化剧烈,在这段年龄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开始对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意识有自己的看法。加之家长、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致使学生受责骂后因赌气而降低学习积极性,厌学、逃学,以至弃学。三是受周围同学的影响。调查发现,小学的辍学率低,而中学的辍学率较高,小学、中学的入学率分别为99.6%、99.01%,毕业率率分别为99.5%、70%。据村干部介绍,当一些学生不想读书的时候他们会教唆那些本来愿意读但学习成绩不是拔尖的(那些学生向上发展空间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就辍学。

2、父母对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以大西村为例,调查发现,该村现仅有两名在读高中生,而他们分别出生于教师家庭和该村的卫生所工作人员的家庭。该村统计的其他9名有大专学历以上的学生都来自于在该村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家庭。

3、学校所处位置及师资力量

从地理位置来看峨山县彝族山苏支系人口主要居住在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的山区,山苏支系的孩子自小学起基本是寄宿生,从7岁开始便要自理学习生活,导致了他们宁愿在家里做农活而不愿意去学校读书。

调查发现,山苏支系的学校师资基本没有达到国家标准,以大西小学为例,学校有13名教师,其中只有7名有正式编制,6名是学校的兼职老师,这也是当地学生的教育素质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对策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峨山县山苏支系师资缺编还较严重。要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需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教师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第一,切实解决农村教师的生活待遇问题,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使教师能够留得下来,放得下心。第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基本政策,例如,在山区工作几年是一个老师进城或者提升的前提条件。并且要结合现在的“三支一扶”,充分发挥其作用。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提高办学条件,同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尤其是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来农村教书。第三,加强本民族教育人才的培养。培养本民族的教师,能使他们在情感上更能得到认同,在学习和生活上更能帮助学生。

2、强化家长教育理念

针对家长对孩子受教育认识的不足,政府应加强相关的宣传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家长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变化,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使家长积极支持孩子的学校教育,从长远发展和孩子的切身利益考虑,形成家长、学校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孩子的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平台。

3、加强职业教育

当前,大多数人受教育的目的在于以后能谋个好的发展,而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调查发现,多年来,峨山县职业中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左右,学校实行的是订单式培养,就业形势较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必将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社会将需求大量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而职教正好可为培养这部分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应“立足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吸引广大农村适龄学生进入职业教育,为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积极的作用。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杨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综述[J].青海民族研究,2005(3).

猜你喜欢
支系峨山西村
有眼无珠
“一元的多样性的音乐”——西村朗《雅歌》中Heterophony技法研究
峨山县总工会:召开八大群体入会推进会
峨山县总工会:开展妇女维权宣传月活动
论边疆哈尼族支系语言
——以云南墨江自治县为例
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广西凌云地区背陇瑶的支系研究
苗族支系服饰色彩探析
彝族祭祖大典“耐姆”是彝族自称形成和分支的重要原因
南京尹西村东晋家族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