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第十六次市长会议上的致辞

2013-08-13 03:33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3年9期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区域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 范恒山

各位领导、同志们:

环渤海地区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对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寄予厚望。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第十六次市长会议对推动环渤海地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环渤海地区贯通南北、连接陆海,地区生产总值及投资、消费、出口等主要指标均占全国较大比重,自然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大中城市密集发达,发展潜力巨大。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中央将环渤海地区发展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推进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新引擎的更高要求,环渤海地区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更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贯彻落实好中央的指示,抓住机遇,促进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和科学转型,在全国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需要用更大的智慧,实施一系列超常规的举措。就此,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要把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作为推动区域合理分工、布局优化和经济升级的着力点。比较重要的,一是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为目的,广泛运用规划统筹、政策引导、平台共建等有效途径,推动形成分工合理、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切实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二是优化城市功能结构。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质量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城市结构功能雷同、 “千城一面”问题,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促进形成特大城市功能优化、特色城市群错位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共进的良好格局。

第二,进一步加强合作联动,大力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要把一体化发展作为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交通通道重要节点、港口和空港为枢纽,统筹规划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着力形成功能互补、衔接顺畅、高效运转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保障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支撑。二是促进市场要素对接对流。清理废止不利于市场一体化的规则与政策,不断强化法制建设,积极打破行政垄断与地区封锁,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自主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形成区域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三是推动社会管理服务共促共享。着眼于形成一体化的社会事业发展政策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管理体制,从根本上促进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公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区域内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与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特别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高效的协调机制、务实的推进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环渤海地区合作不断向深层拓展。

第三,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激发区域发展活力。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提升区域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根本手段。一是构建廉洁、效能和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规范行政职能,转变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着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二是构建能动、开放和诚信的市场运行机制。优化政策环境,推进公平准入,破除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区域联动的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各类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三是构建公正、平等和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创新规则,强化调节,推进财政、金融等公共政策服务的均等化,推进教育、卫生、医疗、就业、社保等社会事业公民享有的同权化,推进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建设惠及到全体人民。四是构建稳定、透明和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着眼于鼓励发展和增强活力,全面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调整立法角度,建立国际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适应现阶段发展实际的稳定透明的法制环境。

各位领导,同志们:

乘风破浪正当时。环渤海地区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各方面的有力推动下,环渤海地区定会不负众望,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排头兵和先锋队。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作为负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合作工作的职能机构,一直致力于服务地方发展,近年来,按照中央的部署,为环渤海相关地区量身定制了多个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扎实开展环渤海地区开放合作的相关工作,为环渤海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环渤海地区区域发展
环渤海地区设施蔬菜土壤障碍与治理措施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分区域
研发团队创新开放度、吸收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基于环渤海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环渤海地区港口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