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早期发展的影响

2013-08-15 00:48蒋红丹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李大钊陈独秀

蒋红丹

(辽阳市委党校 辽宁辽阳 111000)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924年4月被奉系军阀张作霖绞杀在北京,时年38岁。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对党的创立及早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李大钊积极领导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对党的创立及早期组织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1世纪初的中国,处于统治日益腐朽、国家和民族濒临危机边缘的动态中,李大钊和所有的有识之士一样,对旧恶势力痛恨不已,对国家的民族的危亡深感忧虑。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曙光。李大钊不断潜心研究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研究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新希望的同时,开始着手党组织的建立。1920年3月,李大钊在中国领导和建立第一个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目的的社会团体——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这为党的成立储备了必要的人才。时任北大著名教授的李大钊,除了任教之外,还给身边的人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组织一大批人包括毛泽东、邓中夏、高君宇在学会中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著作及有关俄国十月革命运动的书籍。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中国培育了很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也为党造就了一批最初的骨干。[1]党能够顺利成立,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成立研究会不久李大钊开始与陈独秀“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其实1920年初,早在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之前,李大钊就和陈独秀在北京讨论建党的问题。1920年2月10日前后,李大钊送陈独秀去天津转赴上海,在途中两人开始商量“计划组织中国共产党事”[2]

直到3月份指导邓中夏在北京大学秘密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李大钊始终非常重视成立中国共产党这个重大事件。同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来到中国指导成立中国共产党,李大钊会见了维经斯基,吸收了共产国际关于建党思想的指示,并与上海的陈独秀通信达成共识,相约筹建共产党的事宜。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随后李大钊热烈响应,同年10月,李大钊组织张申府、张国焘等在北京成立共产党小组,李大钊为负责人。随后武汉、长沙、济南等全国共产主义小组也纷纷成立,这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李大钊因为种种原因虽没能出席当时的中共一大,但是在党成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先锋和领导作用。

二、李大钊是在中国最早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对党的指导思想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作用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早在1913年他东渡日本留学期间,就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开始向旧恶势力发起抨击。但是当时中国正经历张勋复辟事件,旧恶势力的“回归”曾一度让李大钊感到很苦闷,为改造“青春中华之理想”[3]不断遇到挫折。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使李大钊从危难中看到了一丝光明,找到了中国革命和摆脱落后的希望。开始发表多篇文章诸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来研究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在这些文章中,他热情讴歌了十月革命,深刻鼓舞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自由解放的精神,并且预言这场革命必将对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指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历史的潮流。他在《庶民的胜利》一文中,热情洋溢地说道,什么皇帝、贵族、军阀、官僚、军国主义、资本主义“遇见这种不可当的潮流,都像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他满怀信心的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4]这些铿锵有力的言语不断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着!

李大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对党形成科学的指导思想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重点体现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的广泛传播。“李(大钊)先生是研究历史最有成绩的人,也是唯物史观最彻底最先倡导的人,今日中国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思潮这样澎湃,可说都是李先生立其基,导其先河”。[5]1917年7月李大钊在昌黎避暑期间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后来又针对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意见写了《再论问题与主义》,在这两篇文章中,李大钊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随后又发表了《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理恺尔的历史哲学》、《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等,这些文章的发表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进步青年通过学习李大钊的这些文章,开启了学习马克思主义之路,开始接触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抨击封建思维、接受新思想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党形成科学的指导思想起了很到的推动作用。

三、李大钊科学的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为党形成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李大钊写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的著名对联,这也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更是他求实的科学态度的真实写照。

李大钊以求实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以民族振兴为己任选择人生道路。 在人生最后阶段他写下了《狱中自述》,“感于国势之凌夷,慨然起研究政治,以期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6]李大钊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领导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及积极发展党的组织系统,在短暂的一生中始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为革命奉献着。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职位的高低,他曾三赴上海、两下广州、五跨长江与孙中山进行会谈,从而奠定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在生活上,非常关心底层民众的生活,特别尊重普通劳动者。经常深入到民众中去和他们同吃、同住,也经常教育和鼓励工人们要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利。他说,“凡是劳作的人,都是高尚的,都是神圣的”,都比“吃人血不作人事的绅士、闲人、政客们强得多”。[7] 日常生活中李大钊更是崇尚节俭,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尽管收入颇丰,但是他始终保持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青灯黄卷相伴,粗茶布衣为褛,平时吃饭一根葱一个大饼就满足了,在北京七年,也从未购置过房产。教育子女也是要求勤俭持家,1927年李大钊被害后,家中生活仅有一元钱,一生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但是却给孩子们留下了最珍贵的生活作风。李大钊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勤俭的生活作风为我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工作作风的形成奠定了很好基础。毛泽东曾评价说:“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8]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党在历次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和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好作风分不开的,而现阶段我们党面对着新时期、新任务和新考验,贪污腐败成风,公款吃喝泛滥,铺张浪费严重,时下中央正大力整治这些顽疾。相对比李大钊勤俭的生活做派,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反省,学习和发扬李大钊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早日把中国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1] 李淑兰 宗研.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0,72.

[2] 李继华 .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建党”的思想基础[J].滨州学院学报, 2006年(4).

[3] 董宝瑞 .李大钊对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独特贡献[J].滨州学院学报 ,2006年(4).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共产党历史(1921-1949)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158.

[5] 晋荣东.李大钊哲学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孙婧.李大钊早期宪政思想研究 [J].天津法学,2005(2).

[7] 季文会.浅谈李大钊的廉洁思想 [J].《是与非》,2010年(5).

[8] 李建生.李大钊之孙李建生谈祖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人民网,2011.6.3 .■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李大钊陈独秀
李大钊《青春》
李大钊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
唯物史观与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