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工程计价的依据及计价模式的改革问题研究

2013-08-15 00:54
山东工业技术 2013年9期
关键词:消耗量定额工程量

吴 芹

(宁夏煤炭基本建设公司,宁夏 银川 750200)

0 引言

造价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加强数据资料的管理和数据库的建设,概预算软件开发商也可考虑在原有概预算功能基础上增加一些数据资料积累的功能。在全国逐步实现计算机联网,达到资料共享,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自动化、网络化,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 强制推行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强制推行全国性的、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量标准,包括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计量单位、统一的项目划分、统一的项目编码,可覆盖或原则覆盖全国各地现行规则和标准,以解决量的统一问题,打好基础。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1995年建设部颁发的《全国建筑基础工程定额》就是统一的计算规则,但是其中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是与工程量清单体系相适应,工程计量以建筑安装后的净值为准,与工程成本本身的施工工序形成有机联系,便于精确估价,从而对业主和承包商更加公平。

2 制定全国统一的消耗量定额

由于我国施工企业在报价中长期依赖政府,尚未建立起自己的企业定额,或企业定额不成熟,各级各类的消耗量定额还需继续使用。所以造价管理部门仍需编制实物消耗量定额,它们仍然是计价的重要手段。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并反映一定时期施工水平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消耗量标准,实现国家对消耗量标准的宏观调控。至于制定消耗量基础定额,应体现出该定额既是在正常生产施工条件下,完成规定计量单位的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又能反映一定时期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所必需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的额定标准,在建材标准、设计、施工及相关规范等未有突破性的变化之前,其消耗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造价管理部门应以全国统一消耗定额标准为主导,编制统一的工程工料机消耗定额,并遵循:(1)由于建筑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的应用,定额子目的工料机构成和消耗水平实际上是处于相对变化之中,定额管理部门应及时调整定额含量中的不合理成分,使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行业的平均水平,达到激励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2)按照细算粗编和简明适用的原则,调整现行工料机消耗定额,改变定额子目划分过细的现状。如可考虑按构件来划分等,使工料机定额更好地满足招标投标的工程量清单报价编制的需要。(3)统一的定额消耗量标准,应分为工程实体消耗和非实体消耗。为便于引入竞争机制,企业自主报价,应逐步将现行定额含量中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子目或消耗量,以及施工措施性内容(如脚手架、垂直运输机械等)从定额中剥离出来,作为实物工程量招标投标中的施工措施费用,属于竞争费用,由企业自主报价。(4)新定额的编制应突破原定额模式,实现量价的完全分离。定额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消耗量指标,即只含量不含价,但我国原定额既含量又含价,实际上是一种单位估价表,这种形式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

在此需说明的是全国统一基础消耗定额应是 “参考定额”,“参考定额”顾名思义是参考的,不是法定指令性的,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尤其在尚未建成自己的企业定额的情况下),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参考定额自主调整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估价(或预算)的编制也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进行调整,不必完全套用定额。

定额在我国工程建设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必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企业内部定额的建立,定额的作用也必将逐步淡化,而企业内部定额的建立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施工企业内部定额体系具有两方面的功能:(1)它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自主报价的依据;(2)内部定额体系的建立要求企业具备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可以发挥显示企业实力的信号功能。

3 改革现行的取费方式

我国建筑工程费用的构成,是以直接费或人工费为取费基础,按照规定的费率计取,其实质是按直接费或人工费来分摊其他费用。国外的工程报价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发包方将所有分项工程施工顺序一一列出,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材料、作法给予简单的描述,并给出大致的工程量,要求投标者报出完全单价。工程单价中的基本费用(相当于我国的直接费)只包括人工费和材料费,而机械费、工程水电费和脚手架费等一般都要求列入开办费中。此外费用中的现场经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不可预见费和税金等都分摊到各项单价之中。将所有分项工程的价格汇总就构成了合同总价。上述费用中除税金按政府要求外,其他各项均由估价师根据经验和对特定项目的投标策略斟酌而定,从而在价格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

我国工程费用由工程直接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组成。我们应将其中的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合并成其他费用,再将其他费用分为非竞争性费用和竞争性费用两大类。非竞争性费用有税金(企业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劳动保险费、工会和职工教育费、工程保险费、排污费、定额管理费等,这部分费用根据国家规定的有关费率及其计算办法确定。竞争性费用有:(1)管理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财务费用;(2)施工措施性费用:临时设施费、垂直运输机械费、建筑物超高增加人工和机械费、大型机械进出场费、脚手架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材料二次搬运费、特殊工种培训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仪器仪表使用费、检验试验费;(3)企业利润;(4)风险金。这部分费用由投标企业根据自身设备技术力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材料供应及管理状况、资本营运能力等自主报价,从而体现其竞争能力。

4 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建设部建标[1999]1号文《建设工程施工发包和承包价格管理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下同)第16条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明确指出“编制标底、投标报价和编制施工图预算时,采用的要素价格应当反映市场价格水平,若采用现行预算定额基价计价应充分考虑基价的基础单价与当时市场价格的价差”。在第7条工程价格的分类固定价格中明确“工程价格在实施期间不因价格变化而调整。在工程价格中应考虑价格风险因素并在合同中明确固定价格包括的范围。”这就是说我们按定额计算造价允许按市场价格水平进行调整,也就是考虑市场形成价格因素;若采用固定价包干,就意味着自负盈亏,风险自担,也不受政策性调整和其它风险因素的影响而调整价格,故此在投标报价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5 结束语

总之,关于专业队伍的建设当前不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或建设银行的概预算的编审人员,还是定额工作人员,在数量上、质量上都远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当前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专业队伍的建设也是十分迫切的。

[1]胡明德.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陈建国.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3]国内外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消耗量定额工程量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预算审核技巧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基于LUBA模型的煤炭矿山企业定额编制研究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河南:修订工农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定额
石油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研究与应用实践
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有机化学反应中试剂最大消耗量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