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探索

2013-08-15 00:44李大棚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通俗化人民出版社大众化

李大棚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纵观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大众化”的概念和命题,但他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背景下,重新梳理和总结经典作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和实践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真正为广大群众所认可、接受并转化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和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组织,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力量

早在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强调要通过发挥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组织的力量,向工人阶级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领导。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自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必须以高度的热情把由此获得的日益明确的意识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必须不断增强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团结。”①为此,在随后领导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他们积极致力于无产阶级政党和国际组织的创建工作,亲自指导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及其革命实践活动,充分依托无产阶级政党和国际共产主义组织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真理,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紧密结合,引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历史也证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倡导和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组织,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渗透到工人阶级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②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世纪40年代末,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正式创立,实现了无产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第一次国际联合。这一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为今后培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精英和宣传力量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恩格斯就曾公开赞扬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一个极好的革命活动学校。随着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又先后出现了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等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尽管两个国际组织产生的时间、背景不同,但它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批判和战胜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潮以及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其影响下,欧美地区的许多民族国家纷纷建立自己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涌现出一大批像李扑克内西、倍倍儿、拉法格、梅林等工人阶级的领袖代表。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下,在欧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扩展,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和大众化。而进入20世纪初期,国际背景和时代特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世界资本主义也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阶段,此时,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正面临着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严重挑战。列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各种错误思潮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并积极致力于创建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国际组织。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第三国际组织在莫斯科成立,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也由此迎来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创建的新阶段,“第三国际的活动已遍布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③伴随着第三国际组织的规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世界无产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也为世界各国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二、维护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立足点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为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④而人本身的需求,就是对根本利益的需求。马克思还强调:“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可以说,维护和满足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成逻辑,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立足点。就理论出场的历史境遇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在当年欧洲的出场,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一个被旧欧洲统治势力联合围剿的“幽灵”。而这个“幽灵”之所以能够在这样艰苦的历史境遇中很快获得欧洲工人阶级的认可,并迅速成为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精神指南,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这一理论始终把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理论生成的唯一价值诉求。它与过去的一切运动都不同,“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⑤除了人们的根本利益以外,“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⑥

回顾19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不断结合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把维护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中心位置,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无产阶级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在其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达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⑦的志向和理想。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深入社会生活,亲眼目睹了普鲁士劳动人民遭遇的不公和悲惨境遇。对此,他先后撰写了《摩塞尔记者的辩护》、《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文章,言辞强烈地抨击普鲁士的残暴统治,痛斥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热情地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呐喊和辩护。随后,马克思又在《德法年鉴》上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的解放斗争结合起来,要让人民大众彻底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以期实现人民大众自身的解放。他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⑧总之,无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还是他们领导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开展的工人运动,无不包含着他们维护和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宗旨和人文关怀。经典作家列宁也时刻以人们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他认为,党的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首先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⑨众所周知,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列宁随后果断地调整政策,实施了以粮食税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从而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使人们坚定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三、促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前提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欧洲的思想文化,要在世界各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和结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并转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就必然有一个与各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相融合的问题。可以说,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基础。恩格斯在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推动其不断大众化的过程中,就基于解放全人类的理论价值和全球视野,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一国拓展为多国,由欧洲拓展到世界各地。但是,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民众在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本民族、国家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文化理解等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传播、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非常注重与各国民族文化的结合。

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能够被操着不同语言的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民众理解、接受,马克思、恩格斯努力克服语言的障碍,积极学习并精通多种外语。马克思的女婿保尔·拉法格曾回忆说:“马克思能够阅读欧洲一切国家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使精通这几种文字的人都惊叹不已。”⑩恩格斯也能用12种语言流畅地说和写,差不多能用20种语言阅读。据统计,“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用德文写的占60%,用英文写的占30%,用法文写的占5%,其余为西班牙文、意大利文,还有极少量拉丁文等。这也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除了用母语德语创作以外,40%的创作非德语内容,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不仅在德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大众化传播,意义非凡。”⑪由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熟练地掌握了多种国家的语言文字,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不同的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地发行,方便了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民众的直接阅读和学习,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接受。1877年,恩格斯在谈到《共产党宣言》的传播情况时说,它在1848年二月革命发生前不久第一次发表,之后被译成欧洲几乎所有的文字。“仅从马克思恩格斯在从1872年到1893年的12年里,就为《共产党宣言》的不同版本写下了7篇序言来看,‘本土化’、‘民族化’语言文字的运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国际工人运动不断结合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⑫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警告过美国社会劳工党“必须完全脱下它的外国服,必须成为彻底美国化的党。它不能期待美国人向自己靠。它是少数,又是移自外域,因此,应当向绝大多数本地的国人靠拢。”⑬这说明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普及,必须要结合各国的具体实际,必须与各国的民族文化相适应,要能穿起各国民族文化的服装,这是掌握各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重要前提。

四、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后,接下来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这一理论,怎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他们实现自身解放的现实武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无非有两种:一中是让理论通俗化,即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深奥走向通俗,有利于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另一种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变成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家。显然,第二种方法很不切合实际,只能通过通俗化来实现大众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主义通俗化,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将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事实上,让马克思主义“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⑭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不懈的追求,也是他们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他们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提供理论武器的,如果做不到通俗易懂,就不利于无产阶级和其他劳苦大众接受这一理论,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运用,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⑮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马克思曾经明确说过“我们力求说的尽量简单和通俗,我们就当读者连最起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也没有。我们希望工人们能够明白我们的解说。”⑯在整理《资本论》第一卷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在通俗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力求做到让人民群众“不能说这本书难懂。”⑰即使是一些专业领域的著作和文章,它们也要做到通俗易懂。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就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光辉典范。马克思除了在其著作和文章的内容上讲求通俗化以外,还在书名上力求做到科学性与通俗化的统一。他在出版《福格特》一书之前,曾向恩格斯征求了书名的意见,恩格斯建议:“那种只有在把书读到一半以后才能看懂的书名,无论如何是最不成功的”,“朴素的书名无疑是最好的,藐视嘲笑在书的正文中已经够多的了。”⑱最后,马克思欣然地采纳了恩格斯的建议。从后来,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书名就很好地体现出朴素化、大众化的特点。

恩格斯在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也要求马克思主义通俗化。“1880年,恩格斯把《反杜林论》中的第三章(包括《引论》中的第1章、第3编的第1章和第2章)改写成一篇独立的通俗的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书被马克思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入门’。”这一著作,后来被译成欧洲多种语言文字,在工人阶级中得到广泛宣传,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在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方面,列宁也继承以往的传统,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积累着丰富的经验和较为系统的论述。1894年,列宁在其发表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文中,就号召俄国社会主义者,把“理论通俗化,把它灌输给工人.....以便传播社会民主主义并把工人团结为一支政治力量。”⑲他还指出,“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坚决抛弃难懂的术语,外来语,背的烂熟、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⑳为了强调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重要性,列宁把其凝练成简洁而富有深刻性的著名公式:“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这也成为列宁在俄国革命和建设中,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今天重读列宁所写的诸多文章如《我们拒绝什么遗产?》、《社会民主党对农民运动的态度》、《怎么办?》、《进一步,退两步》、《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其所写的内容通俗易懂,文风简洁明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页。

②《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

③高放等著:《三个国际论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④⑤⑥⑧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87、283、285、9、332 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⑨《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⑩保尔·拉法格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页。

⑪方世南、张兴亮:《谁的语言体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大众化理路的辩证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⑫赵学珍:《经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页。

⑭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21、100 页。

⑮陈艳玲:《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3-104页。

⑲《列宁全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 284页。

⑳《列宁全集》,第 1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 89页。

猜你喜欢
通俗化人民出版社大众化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让传统诗词通俗化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抉择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