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物化学理论教学改革

2013-08-15 00:51孙晶波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27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姜 爽 孙晶波 崔 龙

(北华大学药学院)

《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同时它又为药剂学、药物分析等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后续专业课基础的特点。药物化学课程学习的内容是重点药物的结构类型、化学名称、理化性质、合成方法、体内代谢、构效关系、生物活性以及应用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为继续学习药剂学、药物分析等相关的专业课服务;同时,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在从事药物研究、生产、分析等工作中,掌握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讲好药物化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大纲要求,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又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以下是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精简教学内容,增加学科前沿知识,保持教学内容先进性

药物化学教学内容的改变,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改变为依据,在以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精简教学内容,增加学科前沿知识,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讲述药物的构效关系和新药研发的创新思路。选择有代表性的药物为讲课的重点,以点带面,不必面面俱到。重点药物的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大纲的要求,也要适应药物化学发展方向,不断推陈出新。及时融入药物化学领域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的技术增长点,增加学科前沿知识的讲授。要不断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于药物更新换代很快,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一些新结构、新作用机理的药物,有些内容如果无法及时地反映到教材中,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而对于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药物也应及时补充,比如很多药物在上市应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诸多问题,并退出市场等。这样教学才有利于学生掌握或了解药物化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讲解药物发明史,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药物化学课程知识比较庞杂,枯燥,如果仅依靠教材,按部就班,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药物发明史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从传统中药——五味子中筛选出五味子单体,并在其结构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最终得到保肝药物——联苯双酯。联苯双酯的发展历史,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典型案列,不仅使学生意识到我国新药研发存在严重的不足,特别是入世以后成为我国制药行业的一大制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与信心,只要我们合理利用资源,同样可以研发出好的新药。例如,从一次偶然的尸体解剖到不断进行结构改造,最后发现了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一方面,通过讲解加深了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探索、发明的科学素养。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改变教师以“粉笔+黑板+嘴巴”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案例式、导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也是教学中应遵循的一个原则,是相对于注入式教学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地开启知识大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科学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使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药物结构中官能团的性质联想药物的稳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等,例如药物结构芳伯胺基存在,想到重氮化反应;药物当中还有酯基、酰胺基等基团时,容发生水解反应;药物结构当中还有特殊的原子,如S原子,I原子,F原子等如何鉴别;这样不断联想,可以加深印象,有助于记忆。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创新型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形成独特见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具体生动的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结构中含有氯原子,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均裂产生自由基,产生光毒化的副作用。这一知识点就可以举一实例告诉学生有一病人服用氯丙嗪后过敏了,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讨论其中的原因,然后给出处理结果,即:是否需换药?如果换药有哪些选择?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案例分析的讨论,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很有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向式教学法,即把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指导下,学生自行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问题导向法为例,学习的过程始于问题,目标在于主动探索实践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掌握有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给学生写出普鲁卡因结构式让学生看到结构式中含芳伯氨和酯键,提问学生普鲁卡因有哪些理化性质,如何鉴别等。

四、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做到大信息量教学。药物化学内容繁杂,所涉及的药物分子量都比较大,结构复杂,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板书时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利用多媒体就可以节约这个时间。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接受掌握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重点药物结构适当板书,非重点药物结构及相关的合成反应等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这样就在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重点药物的记忆。

通过几个学期的实践摸索证实了上述改革,能使学生对药物化学的学习兴趣逐渐浓厚起来,教学效果提高显著。但是,教师教学条件、执教所面对的学生条件、教学内容都不尽相同,如何根据现有条件,如何更好的讲授《药物化学》这门药学的“带头学科”,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药学专业知识,还是一个值得继续摸索探讨的问题。

[1]郑虎.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钟长斌.以创新为导向的药物化学教学体系改革[J].药学教育,2007,23(6):27-28.

[3]方圆圆.药物化学课案例教学初探[J].鸡西大学学报,2009,9(1):13-14.

[4]陈莉敏.论药物化学的多媒体教学[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4):459-460.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奇妙的化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