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2013-08-15 00:51郭明辉胡建鹏
山西建筑 2013年22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木材国际化

郭明辉 胡建鹏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1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领域——人造板产业以及家具制造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入世后国际间的贸易合作日渐频繁,如何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在产品的创新研发、造型设计、工艺技术改造、经营管理等方面需要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其次,在国际间的贸易合作过程中,需要既能懂得企业生产实际、了解产品特性,又能熟练掌握国际交流语言、精通国际贸易谈判的复合型人才。

2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面对全球化形势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各高等林业院校通过优化教学结构、调整专业定位、创新教学方法等方法,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1,2]。但是,通过近年来的企业调研以及整合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发现,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课程设置欠合理,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开设时间较集中,部分课程之间的有序性被打乱,知识体系不连贯,许多实际意义高、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由于课程内容较难,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而放弃选择,比如专业英语、木工机械、木材加工企业设计等。此外,绝大多数授课形式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形式对学生创新思维、开拓精神和质疑精神的启发还远不够;部分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相对陈旧,学生无法学习到专业最前沿的知识,仅仅依靠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还是远远不够。

2.2 实践与科研能力不足

大多数企业和毕业生反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不能短时间内适应岗位需要。而从事产品研发和技术研究的同学则表现出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校期间的实验和实习周期较短,学生未能全身心的参与进去,多数实验和实习以演示和参观为主,考虑到安全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

目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锻炼机会相对较少,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也未能充分的投入时间和精力,这样就难以实现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此外,参加创新科研中的大多数优秀学生会在毕业后选择继续读研深造,不能立即投入到社会工作中,也是造成毕业生科研能力整体水平偏低的原因。

2.3 考核方式单一,个人素质偏低

现在的考试形式仍以闭卷为主,往往是“一卷定胜负”,学生只要课上记笔记,考前背笔记,就能轻松过关甚至拿到高分。这种态度导致学生受限于标准答案和重难点笔记,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充分理解和灵活运用。此外,部分毕业生在工作的过程中还表现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缺乏进取心、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爱抱怨、追求高待遇、人际关系冷漠等等个人素质偏低的现象。

2.4 职业规划教育欠缺

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步入社会前都未进行过职业规划教育,同时,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职业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部分院校的讲座内容过于形式化,没有形成系列化;有些院校开展并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但是活动规模和参与范围相对较小;缺少职业规划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在就业、择业或创业等方面存在诸多迷茫和困惑。

3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对策

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国际化的思维、能力和素质,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短期内获取市场信息,具备产品研发、贸易洽谈和企业管理等各环节的工作能力。以美、英、德、法、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从20世纪中叶开始就注重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可采取以下举措。

3.1 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国际化人才,首先要求教师队伍具备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能够充分了解专业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其中,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显得尤为重要。法、德、日等国充分为高校教师提供国际学术交流、科研项目合作和科研培训等学术进修的机会,教师可借此机会获得新知识和学术新思想[3]。此外,具备“双师型”特质的教师了解生产工艺、产品特性、岗位性质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授课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实践技能,应鼓励教师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工艺改革、生产线更新等环节,深化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3.2 优化课程设置,革新教学方法

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为学生提供更自由的选课空间,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学习。将专业英语纳入必修课是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必然选择,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原版资料或书籍作为教材,在保证充足学时的基础上,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英语知识,具备熟练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

美国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提倡“大课堂,小组讨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4]。为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授课过程中可以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质疑,陈述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学科建设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听取木材科学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的报告,充实专业的前沿知识。此外,网络教育可作为主要的辅助教学手段用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3.3 着重培养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美国的“学工交替”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以及英国的“三明治”教育都是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成功模式[5]。首先,在满足实验课与理论课同步的前提下,增加实验课的比重。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试件制作、设备操作、试件性能测试等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试验任务,同时延长课程设计周期,在此过程中通过勤动手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增强责任心和进取心,使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其次,带领学生走进生产一线,保证充裕的实习时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三,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项目,将科研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与学院应通力合作,加大资助力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申请到创新科研的机会,得到科研能力方面的锻炼。

3.4 创新考核形式

美国高校特别注重代表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成绩;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为目的[6]。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个以应用性知识为主的本科专业,其考核形式应始终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为考核目标。一方面应增加考题的灵活性,注重题目的实际应用意义,使学生脱离书本的束缚;另一方面,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激励学生时刻注重个人能力的锻炼,包括课上发言和讨论情况、实践表现、试验报告、小论文的完成质量和科研成果等等。

3.5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鼓励自主创业

在欧美、亚洲等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鼓励;从创业竞赛中脱颖而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7]。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鼓励开设相关的职业规划课程或是开设系列化的职业规划教育讲座,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了解职业规划、学会职业规划进而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应大力出台“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合”的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4 结语

我国人造板产业和家具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机遇和挑战,作为培养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沃土,高等教育必须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革新教学方法,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考核形式,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等方式,努力培养出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需求的木材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国际化人才。

[1]胡传双,云 虹,王 婷,等.华南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2(2):13-16.

[2]孟国忠,周捍东.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5):13-15.

[3]何 刚,乔国通.国外高校教师培训制度的比较[J].科技资讯,2009(32):203.

[4]陈 燕.浅谈国外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2(10):145-146.

[5]冯 研.对国外发达国家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8):169-170.

[6]刘淑英.国外高校考试“以学生为本”的体现及启示[J].科技信息,2008(33):549-555.

[7]耿 兵,段 玲.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3):19-23.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木材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数字说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