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3-08-15 12:17陶明明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花样跳绳武汉市

谢 璞,陶明明,胡 磊

跳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娱乐运动,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多年的历史。唐朝称跳绳为“透索”、宋称“跳索”、明称“白索”、清称“绳飞”,民国以后才称“跳绳”。相关研究表明,跳绳对心肺系统等各种脏器、协调性、姿态、减肥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健美运动运动。少年儿童经常参与跳绳,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还可以有效地发展他们的弹跳力、协调性、灵敏和速度等素质,促进少年儿童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内脏机能的发展,提高他们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的调节支配能力[1]。在当前大力推进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革、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及全力推广全民健身活动的背景下,探索和开发适合学生的、易于在学校开展的体育校本课程,以及便于在社区推广的有效健身的体育运动项目,这是发展学校体育和推动全民健身的现实需要。花样跳绳是在基本跳绳动作基础上运用创新思维创编新颖的动作进行跳绳,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对于器械和场地要求简单,运动强度较易控制,且集体花样跳绳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因此,特别适宜在中小学开展。目前,关于花样跳绳运动在不同地区开展的相关研究有:徐鹍鹏的硕士论文《上海市五角场地区部分中学花样跳绳开展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2],梁超的硕士论文《花样跳绳在上海市部分中小学推广的现状及可行性研究》[3],以及陈许兰的硕士论文《湖南农村中小学跳绳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隆回县农村中小学为例》[4]。而关于花样跳绳在武汉中小学开展的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及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花样跳绳在武汉中小学开展的影响因素亟待探究。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了在武汉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花样跳绳在武汉中小学开展的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武汉市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分别以“跳绳”和“花样跳绳”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系列数据库、维普期刊网、中国硕士(博士)全文数据库等专业文献检索工具以及百度等搜索引擎,并且登陆中国跳绳网等,搜集本研究所需要的相关资料,从中归纳整理出开展花样跳绳运动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在研究问题的确定、指标的选取、问卷的设计及修改等问题上咨询了相关专家、教授,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1.2.3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依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本研究的问卷设计严格遵循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经过专家咨询与反复修改,设计出了内容合理、针对性较强的调查问卷:《武汉市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封闭式问题,以文字指导受测者填答。每个问题后有五个等级的答案,即完全正确、正确、比较正确、有点正确、不正确,等级从高到低分别赋予5、4、3、2、1的分值,并且每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经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获得受调查的中学15所、小学15所,并向受测学校的有关领导、体育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剔除无效问卷14份,问卷有效率95.3%。

2)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问卷的信度是指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或多次,所得结果一致性程度。通常用科隆巴赫(Cr onbach′sα)一致性系数来表示被试在同一测验里表现出跨项目的一致性,本问卷的α系数为0.862,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是指测验结果跨时间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常采用稳定性系数表示。间隔15天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重测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36,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故问卷信度符合要求。问卷的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程度或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特性的程度。通过对有效样本数据进行K 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对问卷的内容与结构效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16,Bartlett球形检验的相伴概率达到显著水平(P=0.000﹤0.001)。一般认为,当K MO值大于0.5时,即可进行因子分析。故本问卷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1.2.4 数理统计法

按照社会学调查统计方法和体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要求,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查获取的武汉市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的影响因素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方差极大值正交旋转,得出主成份和特征值,提取重要影响因子,据此确定在武汉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本研究提供数理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武汉市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影响因素的确定

2.1.1 数据分析过程

首先,在SPSSl7.0统计软件的数据编辑器中定义变量并输入调查问卷数据。其次,选取因子分析(Factor)命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值正交旋转法对问卷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l的因子作为主要因子[5]。一般而言,当共同度高于0.8时,说明提取出的公共因子已经基本反映了该变量80%以上的信息,公因子能较好地解释该变量,因子分析效果较好。故将变量的共同度小于0.8的一一剔除,剩余10个变量,最终10个变量被提取为3大因子。方差贡献率表示同一公共因子Fj对各变量所提供的方差贡献的总和,用来衡量每一个公共因子相对重要性的一个尺度,这3大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155%,故可以认为这3大因子可以解释大部分的变量,反映了原有的大部分信息。最后,根据因子载荷的大小和因素包含的变量内容特点进行因子命名。各因子的特征值及因子贡献率如表1所示。

表1 各因子的特征值及因子贡献率

2.1.2 因子提取结果与因子命名

表2显示的是正交极大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被明显地分成三个因子,并据此进行因子命名。

表2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与命名

2.1.3 主影响因子分析

表1、2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武汉市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的主影响因子有三个,分别为:政府管理因子、领导师资因子、学校教育因子。

第一公因子在开展花样跳绳的政策支持力度、宣传力度和比赛的开展三个变量上的载荷值较大,根据变量的特点,命名为政府管理因子。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的管理主体,其制定的政策、法规等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花样跳绳的开展与推广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特别是体育和教育部门的大众媒体宣传、政策支持等的作用不容忽视。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制定赛制,开展各类花样跳绳比赛,既是对花样跳绳运动的组织管理,同时也是对花样跳绳的很好宣传。

第二公因子在各级领导重视程度和师资培养两个变量上的载荷值较大,根据变量的特点,命名为领导师资因子。各级领导是指省、市教育局和体育局的政府领导以及中小学的领导。各级领导的态度对花样跳绳的开展很重要。政府部门领导可以从政策制定层面加以重视,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支持花样跳绳的发展;中小学领导可以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开展花样跳绳的支持。师资培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花样跳绳的培训;二是体育院校开设花样跳绳相关课程,培养更多能够从事花样跳绳教学的老师。

第三公因子在场地器材、学生参与积极性、体育课教学内容、教材视频资料和课余体育训练五个变量上的载荷值较大,根据变量的特点,命名为学校体育因子。花样跳绳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只要一根跳绳和比较宽敞的空间即可。学校可向学生提供跳绳,也可由学生自备。有条件的学校可提供室内场地给学生在阴雨天气跳绳。通过花样跳绳表演及老师的讲解,吸引学生跳绳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创新体育课教学内容,把花样跳绳纳入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并结合学校实际,办成自己的特色教学内容。组织专业人员编写教材、录制教学视频等资料,便于指导教学实践。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把花样跳绳作为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

2.2 武汉市中小学花样跳绳开展模式的构建

影响武汉市中小学花样跳绳开展的主要因子有政府管理因子、领导师资因子、学校体育因子。通过分析了这三大因子的内在关系和外在联系,并结合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建立了武汉市中小学花样跳绳开展模式,确立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政府管理为主导,以中小学为主体,以学校体育教育为基础的花样跳绳开展模式。

2.3 促进武汉市中小学花样跳绳开展的对策

根据武汉市中小学花样跳绳开展模式图,从政府、中小学校和学校体育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下促进武汉市中小学花样跳绳开展的对策。

2.3.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政府组织管理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主体,在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上起着主导作用。相关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和体育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的组织管理。首先,相关政府部门领导要提高对花样跳绳的认识,了解花样跳绳对中小学生身体、心理的积极影响及开展的意义,提高对花样跳绳的重视。其次,政策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法规,加大开展花样跳绳的政策支持力度,从政策、制度层面加以引导、组织和管理中小学校开展花样跳绳。再次,通过大众媒体,加大花样跳绳运动观赏性和趣味性等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认识并接受花样跳绳。最后,制定赛制和比赛规则,定期地举行多层次、多形式的花样跳绳运动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鼓励师生参与花样跳绳运动。

2.3.2 明确中小学校主体地位,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政府对花样跳绳的宣传推广,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中小学的开展实践上。首先,中小学校领导要提高对花样跳绳的认识,把开展花样跳绳当作日常教学工作来抓,重视花样跳绳在学校的开展,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其次,中小学花样跳绳广泛开展的关键在于师资,要加大师资的培养力度。体育或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全市或全区的中小学花样跳绳教师培训,聘请专业人员通过集体授课形式,传授中小学体育教师花样跳绳的技能和教学方法。或者,中小学可以自行聘请专业人员培训本校教师,也可以通过引进能够从事花样跳绳教学的人才,以此来提升本校花样跳绳的师资力量。最后,在花样跳绳师资培养上,体育类院校也应发挥积极作用。体育院校可根据中小学对花样跳绳教师的需求,适当开设花样跳绳必修或选修课程,培养更多将来能够从事花样跳绳教学的老师。

2.3.3 努力创造良好开展条件,紧抓学校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教育是开展花样跳绳的基础,体育课是开展花样跳绳的主阵地,需紧抓学校体育教育,以体育课为突破口,多方努力创造良好的开展条件,促进花样跳绳在中小学的顺利开展。首先,由于跳绳运动的器材很简单,对场地要求也较低,一根普通跳绳的价格也比较低廉,中小学开展此运动的投入不会很大,易开展。有条件的中小学可为学生提供室内场地供阴雨天气跳绳使用。其次,中小学要做好花样跳绳的宣传,通过花样跳绳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再次,建议中小学根据本校实际,以体育课为突破口,创新体育课教学,将花样跳绳纳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并努力将其办成学校特色教学内容。老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花样跳绳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最后,加强花样跳绳教学内容建设,组织人员编写花样跳绳教材,形成科学的教学和评价体系,同时制作教学视频资料,以利于指导教学实践和推广花样跳绳。

3 小结

对武汉市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影响武汉市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最主要的三大因子,分别命名为:政府管理因子、领导师资因子和学校体育因子。依据这三大影响因子,构建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政府管理为主导、以中小学为主体、以学校体育教育为基础的在武汉市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的模式。根据所构建的花样跳绳开展模式,结合三大影响因子,从政府、中小学校和中小学体育教育三个角度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促进武汉市中小学花样跳绳的广泛开展。

[1] 王春华.浅谈跳绳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教师,2011(18).

[2] 徐鹍鹏.上海市五角场地区部分中学花样跳绳开展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3] 梁 超.花样跳绳在上海市部分中小学推广的现状及可行性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4] 陈许兰.湖南农村中小学跳绳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隆回县农村中小学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5] 何国民,宛燕如.实用统计方法及SPSS操作精要[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花样跳绳武汉市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花样童年
洁齿的花样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学跳绳
跳绳
学跳绳
跳绳
绽放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