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2013-08-15 00:52焦虎文
关键词:财富劳动制度

焦虎文

(忻州粮食学校,山西 忻州 034000)

制度是依靠软的道德力量和硬的国家强制力确保它的权威性和有效运行,应用惩罚与激励的手段,通过调节人们的利害得失来改变人们行为的规则的统称。制度通过固化来改变人的行为,但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上要求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引发了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就是为了实现财富的持续增长,对原有制度进行的改善和革新。

经济增长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物质财富的增长。一般地讲,影响财富增长的因素有:劳动力、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

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

指蕴藏在人体内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存在于活的健康的人体之中。从人类的历史发展看:人的劳动能力,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劳动技能的培训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高。

2.劳动工具是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人类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从人类利用工具的历史看:从石器→青铜器→铁器→机器。机器由工作机、传动机和动力机构成,机器不知疲倦的工作和人对自然能源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加工生产能力。

3.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

它包括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以及经过人类加工的原材料。没有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就成了无米之炊;随着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人们在自然界中发现了更多对人有用的物品:提取空气中的氮气来给食物保鲜,利用风来发电;科学让人们认识到物品的新用途:原来只能当柴火的玉米芯,现在可用来提取蔗糖和工业酒精;用来取暖的煤炭,可以制成化纤,织成衣服;可以制成汽油、柴油,推动内燃机的运转……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百姓眼中喂羊的野草,在中医看来却是治病的良药,自然界物品的价值,源自于人智慧的双眼;当科技人员把廉价的石墨在特定的条件下转化成昂贵的钻石,我们感到科技有一种点石成金的魔力;苹果产品是富士康生产的,却是乔布斯发明的,一颗拥有智慧和创造力的大脑,胜过一百万工人重复劳动的手,在简单劳动日益被机器取代的今天,人的劳动力更多的体现在人的创造力之上,这源自于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无线电的发现,造就了一个无线通信产业,光电效应的发现造就了光伏产业,科技发明会造就全球性的大市场,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新机器的发明,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源自于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可见,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对象的多种价值,需要人用科学知识去发现;高效的劳动工具,需要人的科技创新去发明,人的劳动力更侧重于人脑的创造力,所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制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制度对人的行为有抑制和激励作用,好的制度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坏的制度会制约财富的生产,从大的方面分,制度可以分为: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科教制度。

这些制度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呢?

5.1 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权力归谁所有的问题。如果权力归一人所有,就是皇权专制;如果归集团所有,就是集团专制;如果归大众所有,就是民主政治。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世界的大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可以促进财富的增长。

5.1.1 用宪政制约皇权,消除了强权对大众的剥削和奴役和杀戮,保护了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劳动热情

在封建皇权统治下,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权于一身,皇权左右着人们的生死荣辱得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生存法则助长了国民的奴性;为了巩固统治,推行愚民教育,制约了科技的发展。皇帝为了奢华的享受和应对战争,不断增加税收和劳役,官逼民反,引发战争。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不断上演着暴君——暴民的循环,经济也在摧毁——重建的循环中停滞,使中国经济始终停留在铁犁耕种的农业时代而不能发展。从世界范围看,英国于1689年通过《权力法案》,第一次让宪法权力置于皇权之上,规定:第一,不经过议会批准国王不可随意向百姓征税,第二,个人的生命、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至此法律不再是专制皇权的鹰犬,变成捍卫公平、正义的伟大力量。法治终于战胜了人治,政策再不会朝令夕改,人亡政息。个人的生命、财产不会受到他人和专制皇权的威胁。法定不变的税率,让人明白劳动越多,收获越多,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增加了产出。

5.1.2 用投票取代武力夺权,能让人们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经济

在专制社会中,统治阶级上层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分裂成两个集团,相互残杀,公开战争,将百姓裹挟其中,最后一方胜出,另一方败亡,却使人民血流成河,财物被毁。两狮相斗,殃及羊群,羊有何罪?在民主国家,人民用公开投票选举自己的领导人,避免了武力夺权对大众生命财产的破坏,使社会能在更高的起点上搞建设。布什总统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如烟海的大师的经典力作,不是政客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进笼子的梦想,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害人。这个笼子就是宪政、民主和法治”。

5.1.3 不许权力直接干预经济,减少权力寻租造成的危害

权力干预经济会出现官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导致徇私枉法,使社会失去公平、正义,破坏了机会均等原则。找市长好于找市场,引发权力与资本的勾结,使国家陷入国家资本主义的泥塘而不能自拔。

5.2 法律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人类初期,人们只能通过狩猎和采摘的方式,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迁徙和领地的圈定,这种获取财富的方式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你可以在无主人的森林里抓野猪,但你不能到别人家的猪圈里抓猪。这种情况下强者开始用战争的手段,抢掠弱者的财物,智者以蒙骗的手段剥夺愚者的财物。通过抢劫或欺骗手段剥夺他人的财富,只能改变财富在人与人之间的分配,不仅不能增加财富,反而会打击人们的劳动热情。如果法律不能有效地打击这种犯罪行为,会引发强者挥霍享受和弱者的恐惧逃离,只有消除强者对弱者的掠夺和奴役,才能让弱者安心生产,强者努力创造,人人努力劳动,促进财富的快速增长,这一切都依赖于法治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打压。

5.2.1 法治打击了强者对弱者的剥夺,使人只能合法劳动来获得财富

随着宪政民主取代专制皇权,法律不再是皇帝的鹰犬,而成为捍卫公平、正义的力量。法治不仅打压了国内民众之间强者对弱者的剥夺,而且打压了统治者对民众的剥夺和奴役,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切实的保护。法律堵死了抢劫他人的发财路子,获得财富的唯一出路就是劳动创造。人人如此,焉能不富?同时法治对私有产权的有效保护,能消除“公共地悲剧”的发生,避免对资源竭泽而渔式的掠夺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私有制能让人民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关爱养育自己的土地,达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法治的恒久信用,使投资有了明确的收入预期,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投资的增长必然带动财富的增长。

5.2.2 《专利法》的设立,保护了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激励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英国于1624年颁布了《垄断法案》,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专利法的诞生,专利法保护了人们的智力劳动成果,使科研投入和劳动付出得到补偿和奖励,林肯总统说:“《专利法》就是给天才之火加上利润之油”。让发明者名利双收,才能让整个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推动科技的不断进步。《专利法》就像一个科技的孵化器,催生出现代科学技术,我国于1985年才颁布了《专利法》,整整比英国晚了361年;加之法制的缺失,使仿制、盗版之风盛行,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抑制了企业的科研创新积极性,企业只能在低水平上扩张,“世界工厂”只能做低端的加工和组装,却没有享誉世界的名牌产品,根源在于没有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的支撑。必须用至高无上的法治,捍卫《专利法》的权威,才能真正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让中国真正实现民富国强。

5.2.3 《反垄断法》打击了以大欺小的抢劫行为,保护了人们的劳动成果和创造热情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垄断企业通过压价剥夺上游中小企业的利益,又通过提价剥夺下游消费者的利益,获取了超额利润。这是强者对弱者的公开剥夺,同时也抑制了大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国家制定《反垄断法》打击这种以大欺小的抢劫行为,确保竞争的公正合法,来保护公民的劳动和创造热情。

5.3 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制度是国家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方式的统称。

5.3.1 生产关系的改进促进了财富的增长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生产关系不断改进的历史,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奴隶的劳动与收成无关,导致奴隶在强迫劳动下消极怠工;地租一定、余粮归己的农奴制,让农奴明白:干的越好,自己得到的就越多,调动了农奴的劳动积极性,增加了财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推行,农民获得了土地的大部分收益,土地成为全家生存发展的依靠,农民将生存的希望化成对土地的热爱,后殖地力,增加产出。当代中国,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就不会有我国经济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可见生产关系的改进会促进财富的增长。

5.3.2 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促进了财富的增长

封建社会是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社会,是一种把有饭吃、有衣穿作为目标的,低水平的经济运转方式。在欧洲,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新大陆的发现,为产品找到更为广阔的市场;科学的发展和专利的保护,推动了新机器的发明;英国宪政法治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调动了人们的劳动创造精神。英国首先爆发了工业革命,率先实行了以发财致富为目标的市场经济制度:通过分工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公平交换实现社会化大协作,通过自由竞争逼迫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技术;通过资本的自由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自然能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机械的不断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5.3.3 合理的分配制度可以减少经济危机的危害

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会导致贫富的两极分化,富人很少买本国产品,而大多数穷人又买不起产品,引发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首先,国家通过累进税削减资本所得,通过转移支付,给穷人增加医疗、养老、失业的保障;其次,向富人征收《遗产税》可以抑制不劳而获的行为,鼓励劳动创造,减少贫富的两极分化和资源浪费。就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维护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5.3.4 股份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利于筹集资金和化解风险,推动大型项目的开展。

没有股份制的推行,就不会建成便捷、廉价的铁路交通网络;不可能对专利的使用,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推动了技术的快速利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5.4 科学教育影响人的创造能力

5.4.1 科学教育提高了人的创造能力

世上没有天生的科学家、医生和工程师,人的知识和创造力是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得来的。在专制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培养顺民和愚民为目标,限制学术的探讨和质疑,制约了人们的创造精神。在宪政民主国家,以培养公民的公民意识和创造能力为目标,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用较高的教育投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素质,造就一流的人才队伍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同时用专利法激励人的创造精神,用股份制的方式,为科技的应用提供资金支持,让科技快速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5.4.2 科学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一台售价79美元的MP3,外国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为32.5美元,中国企业获利1.5美元。可见,发达国家的企业凭借科技发明,占据了利润的大头,不发达国家提供资源和劳动力,污染了环境、减少了资源,仅得利润的小头。不仅如此,发达国家借先进的教育和专利的保护,不断催生出更先进的科技,优良的教育提升了人的知识和创造力,使人脑成为永不枯竭的金矿,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不发达国家在这种合作中,资源渐渐枯竭,污染日趋严重,社会再生产变得不可持续,迫使国家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

5.4.3 良好的教育可以减少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社会的有效运行主要依靠宪政法治来维系,但法律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情况,总有法律条文没有包括的例外,同时随着事物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还未制定出法律条款,这就为机会主义者钻法律空子提供了舞台,道德教育通过提升人的品德,来增加诚信和公平意识,减少交易风险。保护了公平贸易,有利于市场的拓展。

总之,在促进财富增长的五大要素当中,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依赖于良好的教育,劳动能力的修复依赖于医保制度的关爱;劳动对象的新价值需要人的慧眼去发现,劳动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依赖于人的知识和创造力,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靠人的智慧和创新。可见科学技术是财富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专利制度的保护和激励;依赖于开启民智的教育制度的推行;依赖于市场竞争中,业主对能提升竞争力的科技的迫切利用;更依赖于宪政民主的政治制度对个人生命、财产和自由的有效保护。人从来不缺乏获得财富的动力,但财富真正的快速增长,源自于法治对丛林法则的打压,对努力劳动,合法生财的鼓励,所以,制度创新才是财富增长的核心推动力。

[1]尹磊.美国遗产税制度的比较研究[J].山东经济,2006,(6).

[2]姜加军.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发明与创新,2003,(1).

猜你喜欢
财富劳动制度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热爱劳动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