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契机

2013-08-15 00:52张夏青
关键词:师生大学生生活

张夏青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510)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开发和更新,新式的网络交流平台——微博应运而生,它在简短的140个字符内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随时随地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发展,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注的重要平台。尤其是高校学生,微博更是成为他们表达心声、关注生活、交流沟通的重要载体,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的大学校园已是90后的舞台,他们在大学校园里尽情的汲取知识,展示才华,锻炼自我。不但具有大学生的共同特征,同时这个群体也有自身的特殊性。他们紧跟时代步伐,与潮流紧密相连,随时跟踪社会热点,了解当下新生事物,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微博作为近几年新兴的网络沟通工具,明显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宠儿。微博成了他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好帮手,可以用来寄托情感、发表言论、关注时事、了解师生,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喜悦。在微博受到如此青睐的校园环境中,如何利用微博构建和谐校园、了解学生动态,关注学生生活的有力工具,将成为当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新主题。

一、微博给高校大学生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今天你微了吗”,当这样的口号流行于大学校园时,作为校园学生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必须要驻足停留,并且走进微博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的思考为什么一个新兴的网络工具可以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反响,成为他们喜爱的网络交流平台。140字以内的文字交流短小精炼,避免了长篇大论的繁琐,三言两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它的开放、自由、平等、快捷、互动、全面等特性可以让拥有者随时随地的发表自己的感想、记录生活点滴、引人关注并关注他人。

(一)平等与自由的情感交流体验

微博作为一个基础的沟通平台,只需要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就可以成为它的用户,分享它的信息、享受它的权利。在这里没有上下级之分、没有贫富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拥有。这是一个平等的关注自我、关注他人的平台。开通个人微博之后,作为版主可以随意的增加或者删除微博内容,装扮微博空间、发表个人感言以及讨论时事热点。当然,也可以随时关注感兴趣的学校官方微博、校园社团微博、各个部门有影响力的师生微博等等,将微博打造成为关注学校、关注师生、了解社会的渠道。例如:当学校校长或者书记开通微博时,能够让广大的师生感受到学校领导的随和态度,在相互的交流中更深入的了解学校的政策,同时也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微博世界里的平等地位。微博的出现,将高校的管理者、师生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可以同时去关注和被关注,可以拥有自己的粉丝并且成为别人的粉丝。同时,关注自己的言行、说出自己的心声、关注他人的动态、了解他人的言论成为微博主要的沟通内容。仅有的140字可以让你随时随地的分享你的生活,没有障碍和限制,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由此可见:一方面任何人都可以是一个“媒体”,可以自己发布自己生产的原创内容,使得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另一方面对微博内容的关注与否完全由自己自主决定,在微博内容的选择上也同样是高度开放的。[1]

(二)互动中寻求关注与自我满足

微博在实际传播过程中,采用的是“//@用户名:评论内容”的方式,用户可以看到整个信息链,信息的连续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这样万里之外的微博用户亦可“当面”交流思想、互通信息、讨论问题,真正是“天涯若比邻”。[2]微博改变了博客的长篇大论,在短小精湛的文字表达中可以明确的看出作者的思想和观点,通过在线答疑实现广大学生同官方微博的互动,针对某一专题和同学们进行在线的即时交流,即便捷、快速的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又能够相互吸收和借鉴。针对自己的粉丝群和关注群经常进行快速的浏览,面对自己感兴趣以及有疑惑的观点随手转发或者发表评论,实现群体的相互关注与及时沟通。关注并对微博内容进行一定的评论往往会给微博用户带来一定的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微博上的关注度越高,越能让他们感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的喜悦。

(三)随时随地关注周围动态

通过微博随时观察粉丝群和关注群的身心变化,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大学生的动态,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变化特点。这一点对于高校的学生工作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由于师生比例过大,在高校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情况以及遇到的困惑或者困难,这种被动的局面给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工作带来相对的滞后性。微博的开通,可以迅速的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最近的动态,他们的生活烦恼、学习状况、工作情况往往都能够通过微博体现出来。不需要面对面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微博的特性符合我们时代的发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征、符合高校的学生管理理念。在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的同时,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寻求转变,改变过去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的强制性管理方式,而是依据以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师生平等、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因此,在微博作为一支新兴的交流工具日益受到学生们追捧和喜爱的过程中,应及时的寻求途径将这种新的因素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中。

二、微博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一)开通校方微博,实现校方与学生的互动

微博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新工具,同样可以将微博的力量深入到学校的各级党政部门以及作为这些部门的管理者的工作和生活中,改变传统的上下级信息传播途径、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交流方式以及双方的问题解决方法。第一:开通学校的官方微博。及时发布学校的官方新闻和通知,第一时间通知全校学生有关学校的信息和相关文件,大大缩减了文件在各个部门和师生之间的上传下达时间,信息传播速度得以快速提升。在新闻和文件的阅览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评论,不仅可以对学校的官方文件提出合理的建议,而且作为校方也可以及时的得到反馈信息,根据评论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样,反过来学生可以随时向官方微博反映问题,公开监督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上下级关系,建立学校党政部门和师生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协助以及相互扶持的良好关系。第二:开通学校管理者的微博,例如“校长微博”、“书记微博”。传统的“校长信箱”、“书记信箱”,是学生向校长表达意见的民主方式,但是大多只是摆设,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即使投递也起不到及时回复建议的有效作用。开通校长微博一方面可以引起他们的积极关注,和校长进行一对一的对话,体会到校长、老师与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和融合,感受到校长与师生之间的亲密距离,增强学校的师生凝聚力。校方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和反馈意见可以掌握学校的发展情况,了解到他们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快速的掌握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微博给在校领导者、老师与广大的学生带来的心灵的近距离沟通是传统方式所不具备的,是一种新的尝试、新的探索和新的方向。

(二)开通辅导员、班主任微博,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大学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情况、开展学生工作,最为熟悉所在系部或者班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上的状态,由于师生比例过大以及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不足,不可能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在各个时期的变化,掌握学生最近的关注热点和喜好以及发现学生潜在的一些问题和危机,但是微博信息的即时和快速传播可以有效的缓解现状。首先,辅导员以及班主任通过微博可以相互沟通,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动态,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扩大对学生的关注范围和关注领域,更高效、更快捷、更及时的实现相互关注。其次,微博拉近师生距离,便于倾听学生心声,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危机。从90后大学生的微博内容可以发现他们在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新闻、关注朋友的同时更喜欢记录自己的生活细节。例如:衣食住行、心情变化、学习情况、工作进展、兴趣爱好等等。每天打开微博就可以从简短的言语中了解到学生近期的心情和生活细节,从中发现变化,并进一步深入跟踪,了解实情,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最后,关注社会热点,建立讨论机制。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会出现感性的、片面的看法和评价,通过微博对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在不同的言论中引导学生客观、理性的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产生相互的“粉丝效应”,实现双向互动

将微博“织成一张网”,这张网涵盖学校各个部门以及全体在校师生,在这个平台可以享有共同的权利,自由的分享信息、交流喜悦和困惑、评论社会热点,在相互关注中成为彼此的“粉丝”,实现全方位的双向的接触和沟通。对于学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部门和教师来说,可及时掌握所关注的学生信息、心情、思想变化,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实践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早了解、早掌握、早介入、早疏导。教师可以吸引大批的学生关注,产生“粉丝”效应。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个被“即时关注”的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组建一个朋友圈子,共同讨论问题、共同成长。[3]

三、微博尚存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

(一)真伪难辨、成为网络黑手的工具

微博内容主要来源于微博用户对自己利益所求的表达、日常的所见所闻、感兴趣的社会热点以及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等等。它的控制性相对较弱,自由度比较高,每一位网友的点击、回帖、跟帖、转帖,这样看似无力和孤立的行动,一旦快速聚集起来,孤掌就变成了共鸣,小众就扩张为大众,陌生人就组成了声音嘹亮的行动集团。[4]但是,有些恶意的网络用户为了左右网络舆论或者提高自己微博的关注度会在主观意志的支配下发表一些偏激的语言、虚构的事实或者虚假的言论,在信息快速传播的微博世界里,大规模盲目点击和转发会误导社会舆论导向、歪曲事实真相、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及社会安定。就如日本地震之后盛传的“盐荒”,中国著名作家金庸的“被去世”事件以及教授‘潜规则’女研究生案件等等,这种虚假的信息降低了微博的公信力,也使公众对微博今后的发展产生质疑。因此,在关注微博、发布微博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大学生理性的看待微博信息,仔细辨别真伪,不被虚假信息所蒙蔽,成为网络背后黑暗势力的工具。

(二)复制文化盛行,成为信息的“复印机”

对微博内容一字不差的进行转发以及复制他人原创内容的现象在微博上大量的存在。依据新浪微博的数据统计,从10月6日7点44分发出第一条关于乔布斯逝世的微博到7日下午4点为之,对这条微博的转发量已经接近10万次,关注人群之多,覆盖之广,已成史上之最。另外,根据新华网的报道黄剑明一字不改地抄袭郑渊洁一年前发布的一条微博转发量已逾20000次。随手的点击使微博内容不断的被复制和传播,也造成微博信息的泛滥以及创新性的弱化。在高校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为了避免对微博的盲目追求和随波逐流,高校在微博管理上同样需要适时的引导大学生不要机械的复制和粘贴,在尊重他人的版权的基础上对微博言论进行分析和深入思考,透过现象发现问题潜在的本质。

(三)过度玩微博,被动的适应生活

当“微博控”这个词语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时,高校的管理需要及时的对大学生中的微博群体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得出每天玩微博的时间在大学生一天的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和造成的影响。90后大学生在彰显个性、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如果对微博的处理不当则会形成两种极端的不良后果。一种会在人际交往中充分的展示自我,得到师生的认同和赞扬并习惯于通过微博来分享自己的喜悦,为了不断的从网络中得到内心的满足和对自己的肯定,不断地刷新来关注微博评论。一种会在不适应的人际交往中逐渐迷失自我、丧失自信心、逃避人群,寻求微博作为发泄内心郁闷情结和找寻自我价值的途径,沉迷于微博带给他的虚拟世界,选择逃避现实的人际环境,用微博作为替代品。因此,合理、适度的引导大学生利用微博才是发挥其作用的正确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的运用微博,让它成为有利于我们的思想交流的有效工具,而不是被动的由微博操控他们,成为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的障碍。

微博的有利特性给高校的师生带来了生活上的快捷和便利,同时也丰富了在校师生的课余生活、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心里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有力的作用。但是微博能持续多久?会不会因为当前尚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而逐步失去原有的热度,或者如昙花一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因此,微博作为新的网络工具要持续的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强有力的武器,仍然需要高校完善微博管理,不断尝试新的方式进行更新和创新,寻求积极的发展方向,才能让微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帮手。

[1]胡明辉.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J].现代教育科学,2011,(5).

[2]俞曦.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3,(2).

[3]汤宗礼.微博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1,(3).

[4]姜胜洪.微博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红旗文稿,2011,(9).

猜你喜欢
师生大学生生活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麻辣师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