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军队院校普通英语教学建设和发展问题研究

2013-08-15 00:52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员双语

刘 璐

(装甲兵工程学院 基础部,北京 100072)

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观念的不断更新,领域知识逐渐走向融合,国际合作愈发频繁和细化。为了使我军能在未来国际事务中扮演积极角色,应对各种复杂的挑战和机遇,打赢联合作战条件下的高科技战争,各军队院校在教育部的教育改革规划和最新全军院校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全面开展教育转型工作,目的是培养出符合未来军队需求的各级军事人才。在此背景下,普通英语教学在当下该如何开展、未来要走向哪里成为各院校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拟从军队院校普通英语教学概念入手,提出面向未来的普通英语教学的三个必要属性,并以军队院校本科学历教育的普通英语教学为主要例子归纳三个属性的表现形式和出现的问题,最后进行综述和展望。

1.军队院校普通英语教学的概念

即各军队院校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培养对象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思维、提升人文素质等为目标在公共基础课程范围内开设的英语课程和进行的相关教学活动。在学历教育范围内,它包括面向专、本科生的《大学英语》、面向研究生的《硕士英语》和《博士英语》(各院校的课程名称会有些许不同);在任职教育范围内,它指的是《基础英语》(有时也叫《公共英语》、《综合英语》)。

2.面向未来的普通英语教学的三个必要属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普通英语教学无法满足我军培养复合型军事人才的需求,因此,面向未来的普通英语教学应具备以下三个属性,方能顺应未来学科的发展趋势,为我军培养合格人才贡献力量。

2.1 通识教育的属性

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关注人们生活、情感、道德和理智和谐发展的人性教育,目的是造就博雅通识、情操优美的健全个人,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有效手段。普通英语教学具有通识教育特色的传统,具备引领学生赏析文本的语言之美,咀嚼历史文化的韵味,一般性地了解科技的发展,提升情感和道德的水准,创造和谐的人际交往等功能。在转型的背景下,这个特色不能因为课程要刻意地去增强“军味”而被牺牲掉,反而应得到保护和加强,因为这也是符合支持转型的人本主义理论的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其情感、智能、道德的和谐发展,尊重其个性,促进其完整人格的构建[1]。这个特色是普通英语教学的基石,任何发展建设都不能与之相矛盾。

2.2 跨学科的属性

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国内有多名专家如杨慧中和章振邦曾指出,普通英语教学如果不搞教育理念创新、不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轻则无法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目的,重则导致整个行业走向消失[2]。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军未来需要的是大批学科知识贯通、政治思想过硬、军事本领突出的国际化人才。在复杂条件下,作为工具的英语必须广泛地与各领域知识建立联系,才能使人们更好地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传递信息。此外,未来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经历和手段更加丰富和直接,以语言学习为目的的教学任务早在高中甚至更早时期就有可能完成了,而以提高人文素质和情操水平等为目的的教学任务又不局限在英语教学的领域里去完成,因此如不积极寻求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拓展跨学科合作,普通英语教学实在是前路渺茫。目前,军队院校中普通英语教学的跨学科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常见的形式为专业英语和中英双语教学。本文在第三部分将讨论这两种形式在军队院校本科学历教育的普通英语教学中(简称军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设置和问题。

2.3 信息化的属性

从不同的定义角度信息技术有不同的分类。提到普通英语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当前最常见的形式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课程,集学习、测试、评估、交流、拓展等于一身。然而,如何解决当前的网络教学在功能实现上存在的问题,如何使其他同样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应用、以及在以信息技术中的其他技术为支撑的应用也能为普通英语教学所用并且用好,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缩短了培养周期,因此,军队院校的普通英语教学是否能广泛、有机、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具有军事特色的信息化课程体系,是其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第三部分将讨论军校大学英语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利用。

3.面向未来的军校大学英语教学

即通识教育色彩浓厚、积极从事并拓展跨学科合作、能够广泛有机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的军校大学英语课程和活动。

3.1 巩固发扬通识教育的特色

为了提供个性化、素质化的教育,目前转型中的军校大学英语教学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分级别、分课型、分阶段的教学模式,即将学生按一定的水平评定标准进行划分,采用主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按照每周2节读写译+2节视听说共4学时的安排进行教学,读写译和视听说的考核也分开进行。为了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素质化的教育,该教学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分级的标准。分级的目的不是要将学生分出若干种鲜明的层次,而是将优秀的和不足的群体与广大的中间群体区别开。至于三个水平层次的界定,当前普遍的做法还是以成绩为依据。这种成绩不能只是来自一两次考试,而是多方位评估后得出的结果。由于分级层次之间具有流动性,“好的上去,不努力的下来”,因此在新生入学的首次分级时可以依据入学成绩、入学后摸底成绩来进行,目的在于初步确定两端群体;而后应制定表述明确、所指具体、师生共同认可的水平评定标准并纳入教案手册,在整个学期中教员不断对学员进行评估,在期末人员调整时便依照各项评估结果 (可以划分为A±B±C±D±等级)和期末考试成绩来进行。当前的教学中虽然也纳入了平时成绩、学习态度等非“一锤子买卖”的评估标准,但用语模糊,师生的理解各不相同。以“学习态度”四字为例,包含哪些具体做法、程度如何、怎样检查,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想法。

其次是如何体现分级班的区别性教学。分级不是将课程目标“分级”,而是为不同水平的学员创造适合自己的成长路线。目前最常见的区别性教学手段是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员虽采用同样的教材,但内容取舍、授课深度、辅导力度有所区别;还有就是在不同水平层次的学员中使用同一教材体系中的不同分册,通过调整每册授课课时的方式最终赶齐。本文建议一种“1+2+1”的教学手段,将上述两种手段的优点合并。“1+2+1”即每周“1课时统一教材的读写译+2课时统一教材的视听说+1课时不同教材的前导课或后续提高课”。针对中等及以下水平层次学员的前导课是为了正常学习统一主体教材做准备,针对水平较高学员的提高课是为了巩固基础、超前学习主体教材、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升至更高阶段。前导课和提高课的数量可以根据四个学期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比如第一学期的前导课多一些,后续学期的提高课逐步增加。前导课和提高课的教材可以多样化,课型也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读写译、视听说或者综合性的讲座(中国学生的特点是个体之间的读写译水平差异不大,且高于视听说水平)。“1+2+1”符合分阶段教学的理念,使学期间的过渡更加平滑,保证了能力增长的持续性和拓展性。

再次是教材的选用。目前各院校多使用主流出版社出版的、配有网络课程的系列教材。本文建议应配合着主体教材内容再增加一些旨在提高学员修养、培育美感、增强人文素质的辅助教材或指定书目,可以涉及哲学、历史、文化、礼仪、影视乐赏析等方面,让学员自行或是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来修习,有的问题也可以拿到正课来讨论,同时在考核中增加对该方面的灵活性考核内容,让学员有发挥、思考的空间,而不是总是写程式性的应考作文之类的东西。

3.2 拓展跨学科运用领域

专业英语和专业课中英双语教学是当前最常见的跨学科运用形式。根本问题是要弄清两者的定位:专业英语定位于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增强语言技能、掌握专业词汇和一般性地了解专业知识;而双语教学定位于专业教学,主要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英语是工具,决不能成为阻碍知识传授的障碍。

专业英语教学可以依托大学英语教学力量、以面向全校学员的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校方可在开设专业双语课程之前开设符合本校学科特点的多门专业英语课程,并且规定学员自第三学期起每学期至少选修一门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课程,这样就在大学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之间搭起了一架桥梁。然而,需要指出的一点问题是,专业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不同,必须有专业或是方向针对性,涉猎范围太广的话则构不成“专业”二字。比如有的院校开设了《军事英语》选修课,从一般性军兵种知识到国际热点军事话题都包括在内,这就不如分别开设诸如 “军事外交英语”、“装甲装备英语”、“军事指挥英语”等选修课来得实惠、更能贴近学员和部队需求。

中英双语教学是更深入一些的跨学科运用,是“使用汉语和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非语言类学科的教学”[3]。它是院校环境下能综合检验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成果的“战场”,并使学员通过学习原版教材获得最新专业知识,优化思维习惯。但是长期以来,双语教学一直在授课对象、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4][5][6]。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建议双语教学也应分级别、分阶段的进行:在尚未学习专业英语课程、但语言技能水平较高的低年级学员中开展专业性双语讲座,在经过大学英语的基础训练、并学习过专业英语课程的高年级学员中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双语课程可先从学前普及度较高、基础和综述性强、用语通俗或者规范统一的专业必修课程中选择,例如 《计算机文化基础》;未来可过渡到专业性较强、但用语规范的基础综述类的课程,例如《装甲装备概述》。

由于双语课程的专业性很强,其教学任务在当前普遍由英语能力强的专业教员承担,校方同时对这些教员进行培训、送出国留学等培养。而综合军队院校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还可以探索一条大学英语教员和专业教员的合作之路。因为任何一种专业技能的具备和一门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不是短期能够形成的,语言能力也不例外。

大学英语教员尽管不懂专业,但均接受过国家或军队正规高校的高等教育,学习过一些理工类公共课程例如计算机语言、高等数学,具备一定的理工类思维基础。各院校宜鼓励那些有志于双语教学或是扩充自身知识以符合军队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员在工作之余学习与双语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进修相关学位;或者通过选拔,让适合的英语教员进入专业课堂旁听或是为其开设培训班等。然后,让经过培训的语言教员先作为双语课程的辅导教员参与教学,从教案、多媒体演示片、讲授语言、批改学员作业等方面为专业教员提供建议,直至承担大部分教学任务。这样不仅为大学英语教学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7],从长期看更是一种学科间的双赢性的融合方式。

3.3 广泛、有机、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

当前,信息技术介入军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与主体教材配套的网络课程,从而让师生能够打破时空条件的限制,能够在比较广泛的范围内选择资源,并且生成便捷、多元化的互动[8][9]。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网络课程还只是一种很初级的形式,它本身和周边领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是网络课程使用者的问题。由于宣传力度和技能普及力度不够大,很多教员和学员不想也不会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提供的各种功能,无法真正建立起立体的教学。本文建议将网络课程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汇编成册,在新生上课前的训练期就进行宣传和培训,并对其内容进行考核。同时每学期在教员中至少组织一次针对使用方法和经验的研讨会。最重要的是,要在课程考核手段中规定要使用网络课程提供的考核功能。这样广大师生才能认真对待、充分使用网络课程,为建设信息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走好第一步。

其次但也十分重要的是网络课程本身的问题。由于军校目前使用的是地方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系统,其中有些功能虽然创意很好,但在军校局域网内无法实现;有些功能则不符合军校的需求;还有一些链接的地址无法访问。而专业英语尤其是具有军事特色的专业英语课程则没有网络课程。因此,本文建议网络课程本身的建设需要从军外、军内两方面入手。在对外购买网络课程时,由于院校购买的只是执行代码,而源代码在卖方手中,院校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可同卖方协商一个包含试用、修改、升级的方案,即卖方在网络课程中去除不合适的功能、增加院校需要的功能并在承诺期内按时根据需求的变化再作调整,同时签订保密协议。在院校内部,大学英语教学队伍可与计算机教学队伍进行立项合作,当无法让地方单位对网络课程进行修改时,合作团体也可以自行实现需求的功能,将该功能放在院校服务器上,通过访问地址来对使用中的网络课程功能进行补充;甚至是为本校的专业英语开发网络课程。以此类合作为契机,英语教员队伍应具备转型的思维,在本队伍中积极培养懂得计算机技术、会编写程序等的跨学科人才,为英语教学和队伍管理提供“贴心的”信息化支持。

此外,除了网络课程,还有一些同样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应用也可以为军校大学英语教学所用,比如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对年轻人的吸引是巨大的,因,此不妨对学员进行正面引导,比如在国外公司开发的联机作战游戏中,各种武器、战术战略、情景介绍等都是英文,英语教员可将这些英文资料收集起来,组织学员进行学习;或是介绍一些游戏资料盘中不包含的、但是在现实中外军已经使用的较新战术情况等,而后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让学员加以领会。这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第二课堂活动。网络游戏用于训练、教学的情况在美军中已经开展,收效甚佳。

最后,除了网络技术之外的其他信息技术也存在着与大学英语教学“结盟”的空间,比如广播技术等,未来是否还存在其他可能目前尚不可知,但至少英语教学应带着开放的态度去看待这类问题。

4.综述和展望

军校普通英语教学要保持传统,但不能固守传统,“打开门、看好家、走出去、引进来”是院校教育整体转型改革大背景下的最优发展路线。作为军校普通英语教学队伍中的一员,笔者衷心希望自己热爱的事业能够蒸蒸日上,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不辜负我军和国家的期望。

[1]陈丹丹.2+X1+X2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问题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08,14(4):94.

[2]蒋苏琴,肖芳英.论跨学科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1,(8):157-158.

[3]马建华,何长久,刘宝强.关于军队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1):11-13.

[4]高洁子.论如何在军队院校开展双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1,(13):537转815.

[5]张鑫,王晖,刘慧超.军队技术院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12,33(4):97-99.

[6]严海峰,宗培.军队院校双语教学问题的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09,7(3):34-38.

[7]陈秀娟,林永成.从双语教学视角探究大学英语教师转型[J].科技信息,2008,(18):203-204.

[8]刘学文.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高校双语课程信息化建设[A].第二届亚太地区信息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142-143.

[9]刘艺,李波.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多元化互动功能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2012-03 月,(3):19-23(转 29).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教员双语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晚安,教员先生
浅论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浅谈青年教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