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改革研究

2013-08-15 00:44刘林涛田慧珍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系部实验室实验教学

刘林涛,田慧珍

(江苏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各高校都加强了实验室建设,高校实验室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实验设备的数量、种类增加,实验课的科目和实验人数也在增加,各种安全隐患随之增大。过去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制度等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实验教学与安全管理的需要,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以人为本改革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对确保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实验室拥有大批贵重精密仪器设备,使用着各类化学、生物药品,存有各种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有的实验要在高温、高压、超低温、真空、强磁、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条件下进行,还有的实验要在有病毒的危险环境下进行。因此,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与否不仅关系到高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否顺利进行,更关系到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教训十分惨痛:

2008年3 月某大学动力楼4层发生火灾导致10个实验室被烧毁;

2009年7 月浙江某高校化学催化室有毒气体泄漏,一位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室内中毒身亡;

2010年12 月,某大学一实验室有28名师生被发现感染布鲁氏菌病;

2011年10 月,某大学化工学院实验楼爆炸引起火灾,导致790m2实验室被毁。

实验室事故主要分为火灾事故、机械或电器等伤人事故、爆炸事故、毒害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传染性疾病和辐射。

根据海因里希灾害理论模型,从发生事故的原因来分析,不安全环境是发生事故的间接原因,不良管理是事故的基本原因,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1]。此外,由于思想不重视、制度不建全、管理不善等原因发生的实验室失窃、设备受损的事故也较多。这些事故的产生,主要还是人的因素。

目前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2]是:

(1)安全教育不深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疏于管理;

(3)安全方面投入资金不足,安全设施老化落后;

(4)实验设备缺乏专职管理人员;

(5)安全监督机制不完善,责任不清;

(6)缺乏安全管理的激励机制。

这些问题促使我国高校对实验室安全体系进行改革,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建立一整套先进的安全体系,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实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

2 牛津大学校实验室安全体系对我们的启示

由于经济、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不同,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实验室在实验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2.1 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分析

牛津大学对实验室安全管理非常重视,有着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机制和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3]。

(1)管理机构。安全管理的总负责人是牛津大学的一位副校长,他也是牛津大学健康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席。牛津大学还设有健康安全咨询委员会,由来自牛津大学各专业的人员组成,该委员会就健康与安全政策提出建议。健康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聘用了3位专家,分别负责为放射性防护、生物安全和职业健康提出建议。大学设立安全办公室,负责处理所有与安全相关的事宜。此外,学校还设有财政分委员会,负责检查落实与安全项目相关的支出。各系部领导全权负责系部内所有教职员工及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安全。各系部均聘有一位专职安全员及多位兼职安全员,协助大学安全办公室在各系部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2)规章制度。牛津大学制定了大学卫生与安全政策总则(University General Statement of Health and Safety Policy)。参照总则要求,各系部分别制定本系部的卫生与安全政策书(Departmental Statement of Health &Safety Policy)。系部的安全政策书需要根据每年的安全检查报告,每年至少进行1次调整和更新。为保证安全规章制度能有效地执行,牛津大学做到了安全责任到人,制定了相关的安全评估程序、监督和检查制度,并对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对导师的安全责任也有特别说明。

(3)实施保障。牛津大学由系部领导委派各学生导师、管理者及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对环境安全或行为安全做出风险评估。安全责任书中的实验室安全条款制定得是否得当、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都需要通过审查体系来进行监督。健康安全管理(health &safety management profile,HASMAP)审查由大学安全办公室独立组织进行。审查报告将反馈到各系部领导,报告中会明确整改方案。审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问题并督促系部及时进行安全整改,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系部的实验室安全检查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牛津大学规定:系部要根据安全检查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例行安全检查,并需以书面报告形式报送大学安全管理办公室备案,同时抄送系部安全管理委员会。

2.2 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对比分析

从组织机构上看,我国高校的安全管理总负责人也是一位副校长,但是安全管理只是其众多兼职之一,其他事务会占用更多的时间。我国高校一般没有专门的安全办公室来负责所有与安全相关的事务,安全问题主要由安全保卫处和设备管理处等部门分别管理,这样就容易出现协调不利、相互推诿的情况。各系部领导也是全权负责系部内师生员工及实验室安全。各系部均会设立一位兼职安全责任人(一般为院系某一副职领导或办公室主任)来协助实施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从教育与制度上看,安全制度主要是责任人制,学校与系部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协议,系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以这种方式来细化安全管理责任。这种方式给人感觉有些强硬,不够人性化。安全教育主要是教师在上实验课前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知识讲解,每年学校也组织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从实施保障上看,每年保卫处或相关职能部门会督促和检查重要场所的安全保卫情况。实验室的安全检查主要以系部安全检查为主。学校规定,每年的节假日或大型活动期间,系部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并需做好书面记录,以报告形式报送大学保卫处或设备管理处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备案。但是,高校每年在安全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安全的监督保障机制不够完备,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指导和监督不力就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员安全观念不强;安全监督机制不健全,日常监管不力;安全保障不得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处理;安全教育不够科学,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

3 以人为本改革实验室安全体系

3.1 “以人为本”是改革实验安全体系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在当今现代化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指导意义是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尊重人的创新精神。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改革同样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安全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3.2 改革实验室安全体系必须确立的原则

(1)确立“以人为本”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理念;

(2)确立安全教育为大学核心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有适当资源配备,有明确的安全指导及严格的培训;

(3)设有评估体系和绩效考核,部门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应包括安全管理及实施情况;

(4)实验室安全需要专职和专业的人员提供安全技术支持;

(5)确立管理上清晰的权责,并有针对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6)要有持续进步的改善策略,专业人员要定期学习、更新安全知识,引进国际最佳指导[4]。

3.3 改革和完善实验室安全体系的具体措施

(1)牢固树立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核心理念。从满足师生的基本安全感和基本尊严的需要出发,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安全规章的制定以及监督执行过程中,应自始至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实验室的主体是人,而不是仪器设备,对不安全的事项要实行一票否决[5-6]。

(2)做好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有关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安全事故与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有关,思想上的麻痹必然会造成管理上的疏漏和行为上的随意,使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所以,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的安全宣传,使师生从思想上加强安全观念,强化安全意识[7-8]。可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等媒介,广泛开展消防等安全知识以及发生危险时自救方法的教育和宣传。

(3)改革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把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造性落实到实验教学中,需要重新审视和改革我国现行的高校实验室安全规则。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实验室安全规则的理念,在制定新的安全规则时,必须改变以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和实验教学观念,树立教师、学生为实验主体地位的思想,给师生宽松、和谐、活泼的实验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胆地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9-10]。

(4)安全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到人。①分管安全的校领导要对学校全面的安全负责。校一级建立安全委员会,聘请专职或兼职的安全员,对学校全面的安全(包括人员情况、工作环境、规章制度、行为措施等)进行评估、监督和检查,如存在安全隐患,要从专业角度提出安全整改方案。②系部领导对系部的安全工作负责。要建立系部一级的安全委员会,成员中要有实验室负责人、实验教学人员,并聘用一位专职安全员。系部安全委员会要定期开展系部内的安全检查,监督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得以有效执行,为安全政策的制定、执行等提出建议,对教职员工、学生给予安全指导,保持与各安全领域专家及校级安全委员会的正常沟通。专职实验员对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负责,要检查和排除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安全事故[11-12]。③教师及实验教学人员的安全责任要有特别说明,强调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仪器设备安全和工作环境安全。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安全指导、安排相关安全培训并备案,要了解学生的安全防护能力,随时监督学生实验中的安全。

(5)加大实验安全设备投入。学校要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通过门卡进行管理。增加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激励机制,对安全工作做得好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宣传,保证用于安全管理和改善实验环境的资金到位。

(References)

[1] 孙曼利,殷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企业导报,2011(4):94.

[2] 曾懋华,洪显兰,彭翠红,等.对比中美实验安全规则 反思我国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311-312.

[3] 刘浴辉,向东,陈少才.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68-169.

[4] 关继祖,俞宗岱.香港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2-3.

[5] 崔彩贤.高校实验室环境安全体系构建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6] Meng Huan,Chen Zhen,Xing Gengmei,et al.Ultrahigh reactivity provokes nanotoxicity:Explanation of oral toxicity of nano-copper particles[J].Toxicology Letters,2007(175):102-110.

[7] 施瑞,李丽洁,李晋.实验室开放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144-145.

[8] 张慧卿,王树军.谈如何加强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中国纤检,2011(9):46-47.

[9] 高惠玲,郭万喜,唐岚,等.引入EHS管理系统评价要素加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化进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9):43-45.

[10] 高波,施光明,姜华磊.高校实验室危险性分析[J].实验室科学,2010,13(4):167-170.

[11] 陈立君,顾凤岐.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39-341.

[12] 胡婧.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共建和谐育人环境:浅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8,6(1):246-247.

猜你喜欢
系部实验室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ISO思想系部层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思路探索
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