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课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3-08-16 02:12屠春娟石皋莲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多元化考核体系

屠春娟 石皋莲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0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制定我国教育未来十年总体发展战略时也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诊断、导向、调控、激励等多种功能,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内外教育专家在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在评价体系构建方面的实践研究较少,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考核学生时仍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随着项目化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基于“课证融通、工学一体”项目化课程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对项目化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多元教学评价源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对当时盛行的智力测试提出了质疑,指出人的心理和智能由多层面的多要素组成,无法以任何正统的方式,仅用单一的纸笔工具合理地测量出来。他指出,每个人至少有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其存在形式各异,每个个体具有独特的智能特征,在完成不同的任务、解决不同的问题时,每个个体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由此构成多元化的人类智能。

本文提出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旨在突出强调职业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高为评价重点,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元化,将特别关注动态生成的活动评价、教学过程的情景评价、个体差异的客观评价、活动学习成果的展示性评价和企业人才需求的特性评价。

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

多元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多角度地衡量教学效果,以促进教师向教学整体最优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其实质是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业成就,以提供教学改进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针对“课证融通、工学一体”的项目化课程,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以提高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结合本专业今后从事的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典型知识、技能和素质,从课程评价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提出适合项目化课程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设计思路如下:

评价主体多元化 与以往评价体系中仅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不同,本评价体系融合了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综评、企业参评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学生自评是一种内部评价形式,指在进行某一项工作任务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完成情况等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过程,能促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朝着个性化、主动化方向发展,同时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提高。同伴互评是一种外部评价形式,指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对同伴任务完成情况相互进行评价。这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提高。教师综评是指教师在学生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对其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企业参评是指通过企业兼职教师对来源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成果评价,它与教师综评一样,也属于外部评价形式。

评价方法多元化 评价方法主要有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定性评价,强调教学结果,而形成性评价则关注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运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评估与诊断。其中,形成性评价的重点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档案,关注学生各阶段过程中的任务完成情况;终结性评价的重点是综合评价和考试评价。综合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取得的实际成果为评价依据,同时兼顾学生在班级中的展示、汇报,由同学、教师对展示的内容和水平进行评价。考试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养三方面。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主要侧重对掌握知识的评价,而忽视对能力与素养的评价。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将知识、能力、素养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学生不仅要记住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以《零件的三轴数控编程与加工》项目课程为例,多元评价内容具体包括:加工工艺的编制能力、数控程序的编写能力、机床操作能力、质量控制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组织与交际能力等。

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案例

以我院数控技术专业的《零件的三轴数控编程与加工》项目课程为例。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共设计项目案例6个,子项目15个。每个项目按任务布置、图纸会审、工艺编制、程序编写、零件加工、5s清洁、汇报总结、项目评价8个步骤完成。学生的期末成绩计算方法如下:期末成绩=48%短阶段评价+16%长阶段评价+16%综合能力评价+20%创新能力评价。

短阶段评价 短阶段评价以形成性评价方式为主,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同伴、教师、企业,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职业素养、零件加工和质量控制等能力,评价类别包括70%项目考核和30%素质考核,一般在每个大项目结束后安排有1次短阶段考核。具体短阶段考核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短阶段考核评价标准表

长阶段评价 长阶段评价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和企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能力,评价类别包括60%技能考核和40%理论知识考核。在达到中级工职业标准和高级工职业标准要求后分别安排2次长阶段考核,评价标准根据具体项目要求确定。以该课程的项目三较复杂轮廓类零件的制作为例,技能考核评价标准见表2。

表2 长阶段技能考核评价标准表

综合能力评价 综合能力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同伴、教师、企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等综合能力。在课程全部结束后安排1次综合能力考核,具体评价标准见表3。

表3 综合能力考核评价标准表

创新能力评价 创新能力评价主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同伴、教师,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平时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完成,具体评价标准见下页表4。

评价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本文提出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坚持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综评、企业参评相结合,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这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学习目标,肯定学生每个阶段的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

表4 创新能力考核评价标准表

[1]Gardner H.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王雁,马学颖.浅谈多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甘肃科技纵横,2005(34):151-152.

[3]王宿红.浅谈构建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J].科技资讯,2011(32):184.

[4]李成.构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探索[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13-115.

[5]黄绮.基于模块化教学的高职外贸函电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1(22):101-103.

[6]谢婷,肖玉.新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3):111-112.

猜你喜欢
多元化考核体系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家庭年终考核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