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专业方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13-08-16 02:12许英杰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实训

许英杰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1600)

为更好地服务“三农”,为上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培养紧缺人才,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于2011年新增了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专业方向。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故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突出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套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该专业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

人才需求调研

为了解上海地区对高职层次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方向的人才需求情况,我校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对上海各郊县与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的企业、行业主管部门、村镇、研究机构等单位进行了调研,调研方式以实地调查为主。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在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较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养殖场粪污处理运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人员,有些只具备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由于他们文化基础程度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较弱,接受正规培训少,工作中凭经验多,靠科学知识少,工作成效及个人发展具有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服务上海新农村建设,急需农村基层环境保护人员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所需的农村环境保护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类: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维护人员 由于农村污水处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大面积污水处理设施处于管理缺位、混乱或无人管理状态,存在污水处理工艺滤料更换和设备维护不及时,部分化粪池清理不及时,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态不佳,处理效果不到位等问题。

大型集约化养殖场废水和废弃物治理岗位 大型集约化养殖场粪便一般用作堆肥,废水采用厌氧发酵处理,但废水处理设施和相应的沼气工程设施缺乏专业的运行维护人员,从业人员所学非本专业知识或学历较低,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资格证书。

生态农业相关的环境保护人员 上海市农委主任孙雷在谈到上海市农委“十二五”规划时,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农业的基础。目前,大力提倡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都需要进行土壤、水质监测及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环保技术人员。

农村基层环境管理人员 由于目前多数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应的指导,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因此,在农村基层需要相应的环境管理人员,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对农民在生活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规范管理。

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从目前的农村和农业环境岗位需求情况、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入手,对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专业方向的专业实践能力进行了分析(见表1),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供了依据。

表1 主要职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及专业实践能力构成表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可以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业单项技能训练模块、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模块三个部分。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专业方向实践教学体系表

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与保障

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应按自建和共享的思路来进行,既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又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校外企业进行沟通,本着“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双赢发展”的原则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我校已建立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如表3所示。

表3 校内外实训基地列表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适应实践教学需要,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本专业教师队伍较为年轻化,虽然具备较高的学历条件,但真正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较少,实践经验不足。要多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应多吸收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不同环节的兼职教师,并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同时,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责任心,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

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教学考核改变以往由指导教师一方评价的方式,采取企业专家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课程考核方式公平、公正,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训的热情。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高职教育采用“双证书”制度,即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应落实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技能培养标准,将职业技能考证培训融入第五学期的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中,将考证通过情况作为实践考核的一部分。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较大难度。农业生态与污染治理是新开设的专业方向,其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上海 “三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1]张志.构建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思路与体会[J].中国建设教育,2008(4):48-50.

[2]李志伟,崔力拓,陈丽文.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开发探索——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2):172-176.

[3]杨高英,雷兆武.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实习实训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42-43.

[4]张新,沈占彬,王培强.高职环境治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11(4 下):24-25.

[5]石光辉,刘学方,等.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5):30-32,80.

猜你喜欢
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实训
环境保护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