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3-08-20 08:23钱郑凤陈德宣刘
中外医疗 2013年8期
关键词:室上性早搏室性

钱郑凤陈德宣刘 贝

1.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232;2.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上海200030

心律失常是心脏的异常电活动,室性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时常伴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多以服用化学药物为主,但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的西药均有加重心律失常的风险。为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日益为临床所关注。为了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该研究2011—2012年6月对70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联合使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我院门诊入选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40例。其中,男82例,女58例,年龄61~73岁,平均(66.5±4.4)岁。 患者均伴心悸、胸闷、气短、头晕表现;基础疾病为冠心病7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8例,肺源性心脏病18例,心功能(NYHA)Ⅰ~Ⅱ级。排除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急性心肌梗死、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导致的心律失常及混合型早搏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室性早搏伴窦性心动过速68例,室上性早搏并心动过速72例。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基础疾病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200 mg/片,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饭后口服,1片/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9 g/袋),1 袋/次,3 次/d,9 g,3次/d,疗程同对照组。期间每周监测肝肾功能,4周后做动态心电图评价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心律失常改善标准[1]:①显效: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室性或室上性早搏较之治疗前减少90%以上;②有效:症状有所改善或缓解,室性或室上性早搏较之治疗前减少50%以上;③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室性或室上性早搏较之治疗前减少<50%或无变化。总体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治疗患者数。

1.4 统计方法

各组疗效的比较采用Wilcoxon-W秩和检验,选用Z统计量,总体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不满足条件者通过fisher精确概率法求得P值),所有数据经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律失常改善情况

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疗效构成不同(表1),观察组显效率与总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4)。从早搏性质看,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治疗后达到显效的比例及总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08)。

表1 不同组别患者早搏改善情况一览表[n(%)]

2.2 药物不良反应

用药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7例(10.0%)、6例(8.6%)患者出现心率低于45次/min并持续1 min以上的窦性心动过缓症状(χ2=0.085,P=0.071),给予胺碘酮减量后,心率均回复正常;同时,两组患者用药中,均有部分病例出现口干、纳差、恶心、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症状,后逐渐耐受,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此外,服药中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病例。

3 讨论

心律失常多由冠心病、高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器质性病变引起,老年人心律失常中尤以室性心律失常居多,室性心律失常主要是由缺血、缺氧等造成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出现离子泵功能异常而致心肌细胞电生理异常,由此导致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激动在心室内形成折返,陈发性室性或室上性早搏伴室速常是心室颤动的先兆[2]。而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减弱心肌收缩力及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因此对老年患者往往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引发新的药物性心律失常,尤其对心梗患者而言,心律失常得不到良好纠正常危及生命[3]。而中医认为心律失常属 “心悸”、“怔忡”范畴,多为气血不充、阴阳亏损兼心脉瘀阻所致,故主张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悸复脉。

胺碘酮是多通道阻滞剂,属于Ⅲ类抗期前收缩作用药物,通过轻度阻滞钠、钾、钙离子通道;同时非选择性阻断α受体和β受体,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能调节缺血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减少缺血心肌磷脂的破坏,因此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疗效肯定。同时,胺碘酮负性肌力作用远低于美托洛尔等药物,并可扩张周围血管,一定程度上对抗了自身的负性肌力作用,但长期大量用药,仍可造成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的产生[4]。

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甘松、琥珀等多味中药配伍而成。其中,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可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改善冠脉供血;黄精养阴润肺、健脾益肾,所含有的菸酸、黏液质醌类化合物及皂苷具有抗动脉硬化、降脂、降压作用,配党参则功用倍增;甘松能益精壮筋,方中由以其所含的缬草酮在抗心律失常方面效果为著,缬草酮具有膜稳定作用,对多种离子通道抑制作用,可延长内外膜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APD)及不应期,阻断折返激动,改善因异位兴奋灶所致的心律失常;三七具有止血化瘀之功效,可减慢心率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琥珀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调节植物神经的紊乱。诸方配伍共奏补中益气、定悸安神、散滞化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通过对家兔的动物实验表明[5],稳心颗粒能抑制心肌细胞Ca2+内流或K+外流而发挥延长心室肌APD及3期复极化时程的作用;许晓琼[6]等报道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克服了单用中药起效慢和单用西药易复发的缺点,二者联合使用治疗室性早搏有效率达89.4%;刘英华[7]等报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服用稳心颗粒,能明显降低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或溶栓后再灌注引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此外,李逢春[8]报道,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PAF)窦性心律维持率(81.25%)远高于纯服用胺碘酮组(56.7%),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综上所述,通过对140例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采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用药,结果显示总体有效率达94.3%,显效率达62.9%,远高于单用胺碘酮组83.9%的总体有效率与35.7%的显效率水平,进一步印证稳心颗粒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的临床效果;同时在联合用药过程中,可在胺碘酮常规递减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胺碘酮的维持量,预防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

[1] 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2):405-412.

[2] 吕聪敏,潘运萍,杨丽红,等.室性早搏与心肌电生理异质性关系的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782.

[3] 王桂荣.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142-143.

[4] 郭瑞兰,陈学敏,刘炜,等.中药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2009,15(9):110.

[5] 陈文韬,黄从新,郭凯,等.稳心颗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的影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24(4):341-343.

[6] 许晓琼,孙明.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病人心率及主要症状改善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9):800-801.

[7] 刘英华,朱玉山,王健兵,等.稳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10-11.

[8] 李逢春,佟晶洁,郝伟,等.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32例[J].陕西中医,2008,29(7):839-840.

猜你喜欢
室上性早搏室性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