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文化中的门户设计★

2013-08-20 12:34韩庆防
山西建筑 2013年22期
关键词:雨篷门式院墙

房 辉 韩庆防

(1.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510; 2.山东科技大学基建处,山东青岛 266510)

1 院落文化

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基本形式的代表性之一——“院落”,在《辞海》中解释道:“院落是指四周有墙桓围绕、自成一统的房屋、庭院。”可以看出,院落是一种空间形态,是由围合建筑实体与天井虚空间构成。院落文化更加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和中国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民居多以院落空间组织功能,它不仅是建筑对于地方气候的有效回应,也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居民对自然意境的追求。

2 门户

杜甫《绝句》诗中提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正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一幅幅变化无穷的自然风景画。

门作为建筑群体空间序列的起点和内部空间同外部空间的连接点,位置十分重要。当人们在体验一组建筑时,总是通过一定的空间序列组织来进行不同的时空转换。而在众多的时空转换要素中,它不仅引起人们视觉的停留和反复观瞻,成为院落空间序列的开场白或前奏曲,同时也是心灵的窗口,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建筑或建筑群体的感受。

3 门户的演化

千百年的农耕生活造就了各地民居的发展,院门作为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家庭的门面,是人们辨认不同住户的标志,同时也是住宅主人地位、文化和财富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讲,户门设计营造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给外界的印象和感受。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上来看,民居建筑的门户发展主要经历了阙门式、院墙式门、独立门斗式及建筑式大门四个阶段类型。

3.1 阙门式

我国古代宫殿、祠庙前两侧立石墩,上起楼观,两阙之间为空缺,故起名为阙。借鉴“阙”创意的门,两侧竖立柱墩或板,中间不设置连接体,造型上界定了内、外不同空间的领域,既起到大门的寓意,又不遮挡中间的视线。

如图1所示的民居门户设计,采用简易的阙门式布置,这种方式造价低廉,从一定程度上界定了院内外空间,但是作为民居建筑的隐私性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

3.2 院墙式门

民居建筑院墙是主要相对于民居建筑自身高度而设置的低于建筑本身高度的一圈外墙,其具有一定的围合性和防御性。

如图2所示的院墙,其高度比正房稍低一些,比阙门式门户很好的改善了视线遮挡问题,并很好的保护了院内的隐私性。这种门户造价低廉,无雨篷和装饰手法处理,且高度较低,出入口不是很明显突出,在行走过程中略显压抑。

3.3 独立门斗式

独立式门斗同样属于外墙的一部分,在外观上凸出于外墙,增设了雨篷构件(如图3所示)。雨篷的处理手法类似于正房屋顶的处理手法,双坡屋顶,瓦屋面铺设(如图4所示),使民居院落的出入口更加鲜明与突出。如图5所示的门户,在雨篷的造型上进行了改变,坡改平,改善了出入口的高度,并通过色彩的添加体现了居民精神方面的追求。

3.4 建筑式大门

这种院落已经不存在独立的外墙,外墙已经成为沿街建筑的一部分。而作为前面外墙中的门户变成了建筑中的门户,也就成为我们现在提到的建筑式大门。作为民居院落中鲜明突出的门户,是以建筑的形式出现的,而不再是以单纯的单门出现。这种门户形式可以有效地增加居民的储存空间,很好的保护了院落的隐私性,但是同样带来的问题是减少了居民院落场地的大小,减弱了院落中内外空间的渗透性交流,如图6,图7所示。

4 结语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带来农村生活的改变,也同样对民居建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门户成为院落空间序列的开场白或前奏曲,同时也是心灵的窗口,经历了从开放到封闭,从功能追求到精神追求的升华,从简单到精致,不断地体现了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创造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在加快,城镇化的推进在提高,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这些流传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如何将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到新的城镇建设中去,这可能就是我们进一步要探讨的问题了。

[1]胡哲铭,李秋实.探讨传统居住文化——谈院落空间的现代居住建筑中的演绎[J].华中建筑,2009(27):49-50.

猜你喜欢
雨篷门式院墙
院墙重重
院墙上的风景
落在院墙上的白幕
2638吨!中国石油一建公司MYQ型5000t门式起重机刷新吊装记录
MYQ型5000t门式起重机简介
静音雨篷
大跨度钢结构雨篷在现代建筑工程的运用
金建航:院墙外的天空
新旧规范中雨篷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解析与对比
上拉杆式钢结构雨篷悬吊位置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