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80年代到新时期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以电影《女大学生宿舍》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例

2013-08-23 08:50罗婧婷西南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硕士生
电影评介 2013年16期
关键词:宿舍青春价值观

□文/罗婧婷,西南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硕士生

电影《女大学生宿舍》剧照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剧照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赵薇的导演处女作,也是继台湾青春题材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后,大陆出现的首部小清新青春题材影片。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相似的这一类型片始终无法避免的镜头元素无非是校园、宿舍、教室、晚会、各种聚餐和一系列拙劣的泡妞手段,《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难免落入俗套。不过上映11天票房破5亿的骄人成绩,无疑证明赵薇给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涯提交了一份相对完满的答卷。

一、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女大学生角色分析

影片以18岁的郑微如愿考上青梅竹马的大哥哥林静所在城市的学校为故事开头,当她满怀期冀地进入大学校园时,却发现自己心爱的男生已经出国,并没留下任何联络方式。郑微伤心欲绝之时得到室友阮莞、朱小北、黎维娟的安慰,从此与她们结下深厚友谊。这一宿舍的四位女生是该片的主要女性角色,她们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片中四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拥有不同性格,每个人怀揣各自理想,或自由或奋进,她们经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也写下不同结局。而她们正好代表了四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

杨子珊饰演的“玉面小飞龙”郑微,霸道、开朗、敢爱敢恨,彷佛《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活到了新千年。导演赵薇用女追男这一事实塑造了一个现代女性敢于自我追求的形象。大学里的郑微遇到男主角陈孝正,灰暗人生瞬间有了新的起色,她打破“女生要矜持”这一传统顾虑,死缠烂打吃尽苦头,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他名正言顺的女朋友。随着毕业季的到来陈孝正为了一己私利,用他们四年的恋情换取了公费出国的机会,曾经风光一时的校园模范恋人黯然淹没于毕业分手的大潮中。

另外,片中的女神级人物阮莞是一个高雅、完美的女孩。她柔弱的外表包裹的是一颗倔强又坚定的心,她热爱摇滚,为了爱情隐忍付出,一次次为男友犯下的不可原谅的错误买单,甚至陪着怀有男友孩子的小三去医院打胎。在与男友纠结相恋多年未果之后,阮莞终于向生活妥协,为结婚四处相亲,尔后跟一个自己不爱的仅见过六次面的男人订婚。

朱小北是一个颇具性格的角色,她是一个带有浓重男性色彩的女生,短发、穿男装,说话做事大大咧咧。乐观、直爽的朱小北出身于贫寒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靠开包子铺的姐姐供其上学。因为被怀疑偷窃物品,用极端暴力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尊严,从而被校方退学。

和朱小北有着相似身世的黎维娟,不动声色地告别贫贱男友,以一种更加现实的方式向命运抗争,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做了一个五十多岁大款的二老婆,过着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

在影片中,如郑微这样的五好青年,付出真心却两手空空,最后变得谙于世故,找不到好归宿的孤老女人;如阮莞这般大度、包容、隐忍的女性,最后却被生活杀死。如朱小北这样热情、义气、个性豪爽洒脱的女中豪杰,最后却以被学校开除收尾;而如黎维娟这般爱慕虚荣的女性,最后嫁为人妻成为两个孩子的后妈、豪华酒店的老板娘,成为有钱、有权、有面子的幸福女人。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清晰展示了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处处可见。而精神生活却严重失衡,传统道德观遭到挑战,严重滑坡,价值观极度扭曲。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更加值得深思。

首先,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所折射出的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价值观来看,在当代社会环境氛围的影响下,现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婚恋底线,被标记上了这个时代的深重烙印。其次,反映出了当代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片中的大学生在择业上都更愿意选择出国或者留在一线城市工作,更多的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带有明显的功利个人主义色彩。第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所折射出当代女大学生的幸福观,认为“择偶是女人继投胎之后第二次选择自己的命运。”将自己的命运依附与男人,择偶明显物质化,无论物质财富的获得是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的,她们认为只有物质富裕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

二、电影《女大学生宿舍》中女大学生角色分析

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样反应大学生生活的电影还有拍摄于1983年的《女大学生宿舍》,《女大学生宿舍》给我们生动的展示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这一代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积极进取,追求自我,自立自强,报效祖国,奉献社会。表现了80年代初大学生的理想和情操,给人以情感陶冶和精神启示。

剧中,五位不同身世、不同性格的女大学生,在同一间宿舍进行着各种矛盾的碰撞与磨合,共同谱写着独特的80年代校园文化,同时又以这种独特的文化进行着自我教育。骆雪梅来自农村,单纯善良;辛甘则生活在城里,家境优越;匡亚兰自幼失去了双亲,性格刚强的她靠打散工来到了大学;宋歌是班干部,她尊师守纪,热爱劳动,可内心深处缺乏对同学的信任和热情;夏雪蕙质兰心,却有点胆小,具有诗人的气质。影片以匡亚兰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为主线,围绕几个女大学生的青春与生活,友谊与信任展示了80年代初女大学生勇于追求、探索的新精神风貌。

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新时代的女大学生与男生游湖、混迹于男生群里打牌作为娱乐的方式相比,80年代的女大学生则是以每周河边野炊谈人生理想,国家发展,以演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阿Q正传》为乐。她们谈论的话题是“在居里夫人和贤妻良母之前的选择。”她们认为作为一个女性,要想被别人瞧得起,首先就要在事业上站得住,要具有超强的自信心。谈到理想,匡亚兰说“也许我永远也成不了一个支配命运的强者,但是我愿意沿着强者的足迹前进。”在她的身上,显示着这一代人生活中的历史烙印和心灵创伤,更揭示这一代人的自强不息和奋发精神。

在中国80年代特有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开始真正的创新与发展,政治控制与思想控制逐步放松,大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获得突破性的个人自由、社会发展自由和能力的自由。女大学生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在价值观的选取上表现出男性意识,拥有独立、崇高的理想,大学生独有的清高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相较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年轻男女们以个人为本位表现出的价值主体自我化,《女大学生宿舍》则表现出80年代大学生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趋向。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一切向钱看”、“金钱万岁”的功利化价值观相比,《女大学生宿舍》中则体现出80年代大学生重义轻利、重贡献轻索取,以追求较高精神境界为主要目的的价值取向。80年代的大学生追求政治进步,主张将祖国的前途和个人的命运结合起来,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努力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既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同时又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得务实和理性,他们努力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寻求平衡,努力消解自我价值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紧张与冲突。

三、80年代到新时期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

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某一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觉醒和复苏:集体主义价值观主导期(1978年至7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把祖国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集体主义是他们行动的不二准则;二、批判与反思:价值观的破碎混乱期(1980年初至1992年前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在经历了最初的批判与反思后,在旧的价值观遭到怀疑与批判,而新的价值观又尚未形成的情形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破碎的、混乱的,缺乏主导价值观的补充与引导。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在理智与情感之间挣扎,在崇高与利己之间飘荡;三、理性与务实:价值观的整合重建期(1992年至2003年),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得务实和理性,他们努力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寻求平衡,努力消解自我价值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紧张与冲突;四、压抑与自由:价值观的多元并存(2003年至今),进入21世纪后的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上更加多元和自由,他们或许在平时表现出更多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否认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不好的。(钱润光:《改革开放30年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11期)

从理论上讲,影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真实的再现生活,同时也用生活中受众常常忽视的真、善、美去引导受众,体现出艺术的魅力。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原生态的表达方式,通过四个典型的女大学生人物形象反映了当前女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价值观问题。它展现了新时期的多重的价值观,在物质和精神问题上,它表现出了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需求的价值观。在感情问题上,它表现出了非伦理化的价值倾向,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应该是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自律的过程,即康德所谓的当代女性自己为自己立法。在这个过程中,肯定当代女性的主体性地位,使她们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是基本前提。因为,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被女性接受,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范梅:《当代女性价值观回归的思考》,载《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期)作为具有广大影响力的明星导演赵薇,在影片中并没有向观众指出女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什么,该怎样去实现,这无疑是对我国传统道德的一种解构。

电影艺术作为现当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我们应该尽量减少甚至避免新颓废主义的传播,而更多的将正能量的镜头元素通过电影艺术展示在受众眼前。我们需要让受众从思想上重新认识树立正确价值观,建立系统的价值体系,为当代女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提出更好的对策和建议,以保证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猜你喜欢
宿舍青春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热得快炸了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一个都跑不掉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