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项目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究*

2013-08-23 06:34张洁段再超魏世亮周桂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2期
关键词:河北师范大学课程体系工程项目

张洁 段再超 魏世亮 周桂英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信息工程学部 石家庄 050091

基于工程项目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究*

张洁 段再超 魏世亮 周桂英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信息工程学部 石家庄 050091

通过分析高校通信专业发展的现状,指出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措施,旨在优化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信工程;实践教学;工程项目;教学改革

随着3G牌照的发放,以及2009“3G”元年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网络建设大潮,电信行业正式迈入高速移动互联网时代。行业飞速发展必然带来海量的人才需求。据工信部相关研究报告显示,3~5年内,预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100万人以上。

然而,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从事移动通信领域研究、设计和应用的工程人才需要日益迫切,尤其是与实际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技术应用相适应的人才最受社会欢迎,这就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通信专业的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通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

1 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现状

通信工程专业是一个比较年轻且发展迅速的专业,其学习的核心内容是通信技术。20世纪末,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然而,受到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始终未能彻底改变传统学科型教育模式的影响,通信工程专业在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建立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不足与缺失之处。

1.1 课程体系陈旧,无法突出实践性

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通信工程专业学习的内容和重点也要紧跟着变化。除了基本的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等内容外,紧扣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的内容需要不断加入,一些明显老化的内容则有待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调整,兼顾理论与实践两个范畴,系统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然而,现有高校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模式[1],采取一本教材讲到底的方式,内容单一,缺乏课程、学科、领域等方面的“跨域交融”,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和被动学习等问题[2-3]。同时,各个高校的教学培养方案中,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远远低于理论学时,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十分薄弱,更不用说有机会进行工程项目实景模拟,提升实践能力。

1.2 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

现在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多采用传统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演示验证性的教学方法,只是满足于学生的感性认识,而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性教学项目仍附属于理论教学项目,并且滞后于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内容单一、设备陈旧。高校的人才培养与最先进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之间存在时间上的迟滞及脱节,毕业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不强。

1.3 实践指导教师缺乏项目实战训练,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教学教师担任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责任,同时必须兼有工程师和管理师的职责,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有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决定了新引进的实践指导教师只能是“从高校来到高校去”,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教学内容跟不上技术发展的变化,实践能力现状是依葫芦画瓢,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

图1 基于工程项目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 基于工程项目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针对目前高校通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结合自身办学体制灵活的优势,在实践教学方面大胆地进行一些改革尝试,提出基于工程项目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措施,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基于工程项目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如图1所示。

2.1 以工程项目为依据,建设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建设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的重点放在公共基础、电类基础、专业骨干、专业选修以及实践教学等上。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骨干课程体系的建设,确保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深度和能力高度。专业选修课程体系要根据行业的需求,建设有企业参与的前沿课程、特色课程、工程课程,使技术课程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为此,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就增设了针对通信网设计的MATLAB通信系统仿真、Opnet建模与编程的选修课,以及针对工程项目设计的通信工程概预算和电信服务等课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努力形成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专业性和广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课程体系。

2.2 改革实践性课程设计,突出其创新性、实用性

从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构成分析,一般理论课程有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模拟电路、锁相技术、数字电路、射频电路设计、移动通信系统、通信原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主要有电磁波测量实验、微波技术测量和设计实验、微波课程设计、通信实验、射频电路设计实验、锁相技术实验等[4-5]。这些实验可以在相关专业理论课程开设的时候同时进行,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增设工程性的器件测量实验,如微波无源器件的测量、微波有源模块、移动通信信号模拟信号源等。为了能综合应用知识,在每门课程结束后还可以开设课程综合设计,采用学生自由选题和教师指导设计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方法。

例如,通信专业学生利用无源器件和有源设备,可以按照实际工程模型建立分布系统的演示模型,进行无源、有源、多系统合成等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和测量实验,进一步提升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3 努力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大校内外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

在学校学习相关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因此必须将企业应用与企业需求纳入教学实践环节[6]。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引企入校,与企业对接,建设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使学校紧密融入社会,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贴近市场需求,让学生在企业中去实际感受和操作,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增长工作阅历和实战经验。

2.4 以学生科技创新为载体,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设立的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可以让学生以项目为背景,结合专业模块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让学生自主命题,并安排教师进行指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真正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以加强学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基于工程项目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色

3.1 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生本教育”的意义

改革实验实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能力的提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是在实践中悟出来的。”

3.2 实践教学内容的时代化、教学体系的灵活化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设置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3.3 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科学化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以职业技能考核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模式,把学生的工作任务与实践项目的完成过程和效果作为教学成绩的考核评价标准。考核的项目主要由操作技能、工程项目设计和项目设计答辩三部分组成。

4 结束语

基于工程项目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围绕通信专业学生提高从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进行,以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线,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

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移动通信实训平台,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不仅能够熟悉实验环境,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而且能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并能够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实践。同时通过引入行业生产性实训与仿真实训项目,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

另一方面,辅之以企业现场观摩、专题讲座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各个工作流程。按照企业用人标准,适时适度调整实践内容与教学方法,最终形成一个适应于高等教育动态的综合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出与企业“无缝”对接的通信技术应用性人才,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1]黄大勇,房朝君,程文莉.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性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4-147.

[2]赵树恩,李玉玲,张铸,等.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0)∶121-122.

[3]李元元,李正,徐向民.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31-32.

[4]陈建军,韩庆文,蒋阳.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4)∶110-112.

[5]胡永祥,杨伟丰,等.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25(3)∶105-108.

[6]李志军, 张智勇.通信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46-149.

Exploration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actical Teaching based on Engineering Project Model

Zhang Jie, Duan Zaichao, Wei Shiliang, Zhou Guiying

Based on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problem of th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Meanwhile, the feasibl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reform measur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With the aid of the above reform, the aim of optimizing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has been achieved, and it form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realize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actical teaching;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G642.4

B

1671-489X(2013)12-0136-02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136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0102)。

作者:张洁,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程控交换技术、室分系统设计、接入网技术等通信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

猜你喜欢
河北师范大学课程体系工程项目
贺河北师范大学百廿校庆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油画作品选登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等学校书法创作教学摭谈——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